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當前,我國憲法實施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實施機制的有效性。我國憲法實施的體制是在人大的監督下進行憲法實施。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文章擬采取行政法的路徑對我國憲法的實施過程進行完善。
關鍵詞:
我國憲法;實施;行政法路徑
一九八二年憲法修訂過程中關于憲法委員會是否設立的爭論引發了憲法的實施問題。研究憲法實施的途徑和過程可以發現憲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文章從我國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進行探討。
1.憲法和行政法都是公法體系的核心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將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兩大部分,這也是被不少法律專家和學者所公認的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文明成果。公法和私法的劃分為現代法律體系的分類和法律秩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起初,我國不少專家學者對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是反對的,隨著人們的覺悟和認識的提高,我國開始認同和接受公法和私法是劃分方法。雖然目前我國的法律專家接受了公法和私法的劃分,但是具體到劃分公法和私法的具體標準和操作方法上還遠遠沒有達到一致的意見。當然,這種爭論是建立在肯定公法和私法基礎之上的,爭論的產生和繼續將會推動著我國更科學、更合理的公法和私法法律劃分體系和標準的確定。對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憲法對行政法的引領與支配
世界上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其重點關注的內容,也正因為如此,才顯示出這部法律的價值所在。行政法在多年的實施過程中也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關注內容和領域。在行政法施行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獨有的精神應當在憲法精神中有所表現。當前,存在于我國行政法中最大的問題是公民權利的保障和權力的約束。這個問題在法律是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法律的實際實行中,我們應當嚴格的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來約束領導干部使用手中的權力,依法保障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權利不受侵犯。這不僅僅是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需要,也是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中國的需要。
2.1行政法治的基礎在于公權力的監察體系公權力來自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它是國家政府為了達到自己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實施行為的目的所使用的一種工具。在使用公權力的時候,實施權力的人應當尊重公民的自由、尊嚴以及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因為這是一個政府價值觀的衡量標準。相對于執政者來說,人的個體具有很高的價值,一個人的人格以及尊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是維護人類世界和平的基礎。2004年我國政府將尊重與保障人權寫進了憲法。政府利用代表人民意愿的公權力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求利益的最大化。行政法治中的一些內容就是對政府權力的一種約束,所以說行政法治的基礎在于公權力的監察體系。
2.2行政法治的關鍵在于權力制約憲法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合理的配置各個部門之間的權力,讓各個部門之間達到一種平衡,由此進行相互制約。一般來說,國家的公權力可以劃分為:立法權、司法權以及行政權三種。世界上很多國家實現憲政的基礎就是依靠這三種權力之間的制約以及平衡。隨著時間的流逝,三權中的行政權不斷的進行擴張,這種態勢已經為人們所達成共識。所以,對行政權在法律層面和實際操作層面進行限制勢在必行。除了對行政權進行立法限制之外,還應當設置一定的科學合理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將權力的使用牢牢限制在為人民服務、為國家謀發展中去。當前,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政府的權力是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運行的,這也是在充分考慮到我國實際國情的情況下設立的。人大之下的一府兩院在憲法所設定的程序下有序運行,這樣設立的目的就是對權力的運行進行制約和規范。行政法是以憲法為支撐的,具有同憲法一致的精神和觀點。
3.行政法促進憲法實效化發展
3.1憲法實施現狀憲法實施的關鍵是其要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憲法的權威性歸根結底來自于憲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法律效力的顯示。如果一部憲法沒有實際的法律效力,那么這部憲法只不過是一個黨派的政治宣言書,是黨派背書的工具,更枉談依法治國。憲法的權威性還體現在它在實際生活中的執行情況和適用性,憲法不能高高在上、走向神壇,同社會實際格格不入。憲法必須同普通法律一道走下神壇走向社會,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同西方國家的憲法憲法相比,我國憲法的實施現狀在一定哦程度上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這是因為從我國人大監督憲法實施的角度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監督憲法實施方面迄今為止似乎從未采取過什么有效舉措,因違憲而被追究和制裁的案例尚未見諸報端”。全國人大委員會是憲法規定的具有法定地位的解釋憲法的機構,但是其從來沒有對憲法進行過解釋。由于憲法本身并不具備直接適用于司法的功用,換句話說憲法同我國的社會實踐之間還存在著相當的距離。所以憲法所規定的內容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被擱置。
3.2憲法實施及行政法的使命根據西方憲政國家的法律建設發展經驗來看,建立起來一個非常有效的違憲審查制度可以使得憲法的效力得到確認和體現。這種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個國家的憲政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并且國民具有相當的法律意識作背景的。當前,提出要建立一個法治社會,公民維護自身權益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即使到目前為止違憲審查制度還沒有啟動,但是行政法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體現著憲法精神的一面還是為公眾所見的。我國設立行政法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后來發展到控制政府部門權力的控權法,行政法本身就是憲法的延續,它是建立在憲法之上的,對憲法某些條款進行解讀和發展的法律。所以,如果沒有憲法,行政法是無所依附的,它就失去了自己的靈魂。行政法的使命同憲法實施的目的是相一致的。就行政法本身來說,它具有防止權力在實際生活中濫用的法律規定和約束,行政法對公民的各項權利和人身自由提供法律保護,并且規定政府在施行公權力的時候要注重維護公民的各項權利。
4.總結
由于行政法是建立在憲法的基礎之上的,行政法同憲法的精神在實質上是相同的。行政法在實際運用中體現了憲法的法律規定,所以說憲法可以通過行政法這條路徑來實施。行政法將高高在上的憲法同人民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行政法在憲法實施的過程中起到了聯系社會實際和憲法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參考文獻:
[1]孟鴻志,王秀哲.論憲法與行政法的統一與互動[J].法學論壇,2010,(07):123-126.
[2]張文顯.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李俠.論我國行政法治中的人權保護問題[J].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20—121.
[4]朱福惠.公民基本權利憲法保護觀解析[J].中國法學,2012,(06):130—132.
[5]魏建新.論我國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J].河北法學,2010,(04):138-144.
[6]陳斯喜,劉南平.中國現代行政法的發展對憲法的影響[J].行政法學研究,2012,(01):102-105.
作者:楊夢帆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