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監督完善路徑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國行政監督存在的疏漏
(一)行政監督體系不合理、整體功效不高
當前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已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政府機關內外各種監督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理順,互相存在各種不夠明確的問題,又缺乏聯系和溝通,使監督工作難免存在“空白和交叉的地方”。
(二)監督機構內在動力不足,影響監督工作效果
當代中國正處于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錯綜復雜的環境下出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負面的價值觀,并且與監督制約機制脫軌,缺少有效的責任機制的約束。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執紀執法隊伍,已成為提高行政監督效能的當務之急。
(三)行政監督法規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當前,我國行政監督的法規不完備,行政監督實施過程中所必需的法規規范還很不健全,使具體的監督活動無法可依,缺乏可操作性,這就難免導致監督的主觀性和不合理性。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將監督工作落到實處。
(四)人民代表大會、社會監督的實際效力比較小、比較弱
在實際政治生活中,人大監督有時無章可循,難以落到實處。人大實行會期制度也影響其監督效果,并且人大常委會委員們大多是身兼數職,不能有效地行使監督權。很難看出人民代表大會的實際監督效力。在社會監督中,主要有新聞輿論監督和公民監督。我國對于新聞輿論的限制很多,導致新聞媒體完全受控于政府和政黨的意志,未能發揮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
改革、完善行政監督的對策
(一)健全行政監督的協調體制
只有健全監督的協調機制,才能充分發揮行政監督的整體功能,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法律層面細化對于監督主體工作的各個方面的法律規定,;應建立專門行政監督協調的機構,更好地加強各監督主體的整合,給予其相對獨立的地位統一協調整合各個監督主體。
(二)健全監督機構的動力機制
行政監督工作主要是通過監督主體的實施來完成的,所以我們應提高監督主體的綜合素質,使其主動地積極開展監督工作。明確監督責任,完成各項監督任務,健全行政監督機制,提高行政監督效能的重要保障。
(三)完善行政監督法律體系
從總體上說,要在行政監督立法、守法、執法三個環節入手。首先,應該盡快改善法律監督的進程,在行政訴訟、檢查監督、司法審查、反貪肅貪等方面不斷完善法律機制,可以吸收外國先進的,成熟的做法和中國已有的某些經驗結合。[2]其次,立法部門應對一些不能與時俱進、不切實際的、相互矛盾的法規制度進行刪減,廢除,使行政監督法律體系不斷完善,行政監督的程序更加規范。
(四)完善人大監督機制,提高社會監督效力
強化人大監督機制是制約公共權力的重要途徑。首先,應該設立監督機構,該機構針對監督人大監督權的落實問題而設立的。其次,重視人大代表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升代表們的工作熱情,意識到人們代表本身的職責和使命。第三,應該采取科學的監督方式,有利于提高監督的效能。
在社會監督的范圍中,應該保證人民監督的途徑多樣化,使人民群眾的監督得到法律的保護,強化人民監督的力度;[3]然后,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應加強新聞立法,為輿論監督提供法律保障,使其獲得獨立自主的地位,發揮其應有的對權力進行監督的作用。
綜上所述,行政監督是保護國家、社會和公民合法權利的重要手段,它關系著社會民主化與科學化的進程。我們將完善行政監督體制作為戰略性的任務來實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行政管理的社會主義方向。但是完善行政監督體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我們應當進行綜合決策,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才能盡快地完善這一制度。(本文作者:劉菲單位: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