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模式的憲政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社會政治基礎的形成英國憲政傳統模式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社會基礎,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推進該模式的發展。在《憲法古今》中就曾提到英格蘭國王與貴族政治之間的斗爭,正是在長期的斗爭中,從而形成了比較好的社會政治基礎,人們對貴族政治體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王權與貴族政權之間的斗爭,逐漸形成自身的社會基礎,在一段時間內雙方無法消除對方的勢力,最終形成一種均衡的局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貴族的出現,他們代表了更多資本主義民眾的利益,而原有的均衡局面已經不能夠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需求,這些新貴族急切需要更多的市場和勞動力,新舊勢力之間的斗爭有進一步擴大,但是面對新興的生產方式,陳舊的封建主義必定走向衰敗,他們通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建立起憲政體制國家,控制著議會,從而對英國的憲政權威有著較強的掌控力。
(二)法治和王治的制約平衡英國憲法中主要體現的就是法治,但是在憲政形成之初,王治權利相對較大。從英國憲政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十七世紀的英國國王權利達到鼎盛時期,但是即使在這一時期,國王也不敢公開自己的權利凌駕于法律之上,這也就為英國憲政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到十八世紀,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新勢力的產生,原有的封建政權已經不能夠適應當時英國發展需求。因此出現資本主義新貴族爭取政治權利的斗爭,使得法治與王治達到一種均衡的狀態。麥基文通過對中世紀的憲政進行總結歸納,能夠反映出傳統法律主治所包含的意義。《憲政古今》中就可以看出,整個中世紀的英國憲政存在較多的問題,在這樣的矛盾與沖突中,逐漸實現王治與法治之間的平衡。
(三)政治權利內部的制衡英國憲政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實現法治與王治之間的平衡,還要實現資本主義政權內部的制約與平衡,這樣才能夠推動整個英國憲政的發展。建立什么樣的憲政政府,成為當時許多政治學家研究的課題之一,比如洛克就在《政府論》中提出過建立三權分立的政府,提出“行政權”、“立法權”等概念,為以后英國憲政政府的發展提供了雛形,同時也影響到今后美國憲政制度的建立。在傳統的均衡政治中,對于“政治主權”的認識不夠充足,概念意識相對模糊。但是隨著憲政思想的逐步完善,對于行政中的職權劃分以及政治主權認識逐漸加深,并且認識到政權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做好內部分工,相互之間進行制衡,從而提高各行政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保證各項行政工作的順利完成。麥基文在《憲政古今》中就曾指出,英國的均衡政體來源于古羅馬的“混合整體論”,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羅馬混合政體中的制約模式主要是由平民院、元老院以及保民官三部分組成,各個代表機構之間相互協調同時也相互制約,從而達到政治管理目標。英國的憲政受到該種理念的影響。從而形成自身獨特的行政內部制約模式,使得平民能夠進入到議會之中,參與英國各項憲法法律的制定中來,實現社會的民主化發展。
二、英國憲政發展模式的現代化
(一)分權模式的出現英國憲政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比如分權模式的出現。該模式的出現就是在英國權利均衡的模式下產生的。從十八世紀年到十九世紀,英國的憲政逐漸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在該時期,資本主義政黨逐漸走向成熟,這就為英國憲政分權模式的出現提供良好的社會基礎。許多政治權利逐漸被資本主義政黨所掌握,尤其是到十八世紀后期,英國的輝格黨在原來的行政設計上已經體現出現代政黨的特征,比如一些政黨機構開始逐步形成,同時還出現了政黨組織、政黨官員以及政黨運動等。所以說政黨政治的出現,為英國現代憲政分權模式的形成提供強大的政治基礎。其次,當時英國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新興經濟的出現,也推動了英國分權模式的出現。比如在十八、十九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實現了機器大生產,同時也加快了城市化發展速度,原有的政治體制制約了新興經濟的發展,需要調整政治中存在問題,所以英國憲政分權模式應運而生,從而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政治保障。第三,內閣制的形成于完善。到十八世紀中期,英國的內閣制開始形成,國王的權利逐漸減少,內閣的權利上升,政黨掌握更多的政治權利,從而為分權模式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環境。
(二)民主化水平的提升英國憲政的現代化發展,還需要較高的民主意識,這樣才能夠推動現代憲政的實施。政治的現代化發展必須要有民主化的推動,英國傳統的政治模式可以保證人民一些基本權利不受侵害,并且隨著政黨制度的完善與發展,英國人民的民主意識在逐漸增強,他們在遇到政治問題時敢于運用自身的民主權力來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英國民族化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現為:第一,廢除陳舊選區的劃分方法。在傳統的選區中,許多新興資本主義的民主權利得不到維護,這就影響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相關人員為了追求更多政治利益,逐漸控制舊的政治選區,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利益。第二,實現民主化斗爭與改革。在英國憲政現代化的過程中存在著斗爭與改革,比如英國1867年的議會改革,擴大了擁有選舉權的范圍,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到憲政選舉中,從而實現自身的民主權利。
三、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麥基文《憲法古今》一書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期的輝煌歷史,這樣的歷史主要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所推動的,同時也是由于憲政的實施所形成的。因此加強對英國憲政史中的傳統模式以及現代化分析,有著比較現實的意義,可以找到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為各國今后的發展提供參考。
作者:吳娜單位: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