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審批服務提速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西鄉堅持把“推進審批提速、方便群眾辦事”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踐行倡導的“馬上就辦”精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大力倡導“馬上就辦”,顯著提高了辦事效率),大力推行“馬上就辦”、“超前服務”,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筆者就縣行政服務中心的具體工作進行了調查,見證了“馬上就辦”的諸多事例。
一、三點具體做法
1、創思路,整合資源,搭建“馬上就辦”的服務平臺西鄉縣于2010年12月成立縣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經過5年的探索和建設,已由原有辦公面積427平方米,入駐部門15個、人員29人、事項191項發展到目前擁有2048平方米的辦公面積,進駐部門25個、工作人員104名,各類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298項、收(稅)費項目73項531個標準,事項入駐率達到72%。集中受理和辦理與企業和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縣政府整合工商、質監、食藥三個部門設立市場監督管理局,整合衛生、計生局設立衛生計生局,整合國稅、地稅納稅服務窗口設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國稅、地稅審批事項進駐行政服務中心的優勢,精心打造了崗位最全、人員最優、流程最短、服務最優的“三證合一”審批窗口,將企業登記由原來的15至20個工作日,縮短至2至5個工作日,實現了審批大提速。西鄉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全市首家“聯辦審批,一證三碼”的“三證合一”辦理窗口(2015年9月28日,升級為“一照一碼”),今年3月27日,開出全市首張“三證合一”的工商營業執照。申請人只需提供一套申報資料,即可一次領取到載有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號的營業執照,實現“三證合一”。而審批過程中,工商、國稅、地稅、質監則通過網上并聯審批系統完成部門之間的信息傳輸,實現“一窗收件、聯合審批、信息共享、頒發一證”的審批模式,減少企業來回跑、多頭跑。此前,開設企業,申請人需分別申領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往往需要一個月才能辦完全部事宜。如今,只需到一個窗口、提供一套資料,8個工作日內即可辦理完畢。目前,漢中市“三證合一”辦理已全面推行。
2、建機制,統籌推進,形成“馬上就辦”的服務合力成立了由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社區網格化工作領導小組,在縣行政服務中心建立社區網格化監管指揮中心,對鎮(街)上報的事件進行受理、分流,直接交辦給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23個職能部門首席代表,并掛牌督辦。從而在全縣形成上下層級之間、部門之間“網上信息直通、統一協調指揮、網下統籌辦理”的格局。此外,加強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高標準打造全市領先的縣級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建設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17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215個,實行審批流程簡化、審批戰線前移,部分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及服務事項實現立等可取,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快推進網上預約、熱線互動,將入駐縣行政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按照“八公開”的要求在縣政府、縣行政服務中心等網站公開公示信息。聯合電信公司建成服務熱線電話,開通短信提醒服務功能,群眾在家即可全面了解辦事流程,隨時可與窗口服務人員互動,辦件結束后自動生成短信提醒,實現了信息互聯、熱線互動。
3、轉方式,拓展內容,建全“馬上就辦”的運行機制。在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等制度的基礎上,認真踐行“馬上就辦”精神。大力實施延時服務、節假日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特事特辦以及全程、全程陪辦等服務方式,減少中間環節、縮短辦件時間,實現了“即辦事項即時辦、現場勘察盡快辦、延時服務盡快辦、上門服務抓緊辦”。以創新助學貸款辦理方式為例,成立了現場勘驗組,對申報條件存在問題的現場勘驗現場審批,上門服務,并增設熱線電話,通知所有貸款預申請學生及時辦理貸款,對在校期間錯過預申請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辦預申請資格后辦理貸款手續。
西鄉將“馬上就辦”理念提升為“提前服務”,作為窗口工作的新亮點,成為新常態,進一步為辦事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樹立良好的政府窗口形象,群眾滿意率連年攀升。2015年1-8月,西鄉行政服務中心共受理各類事項228051件,已辦結227949件,辦結率99.95%,其中提前辦結210931件,共計節省86177個工作日,接受群眾評議227949次,群眾滿意率100%。為此,行政服務中心在2014年行風測評中獲得公益服務類第一名,先后獲得省“青年文明號”、漢中市“先進集體”、漢中市“人民滿意基層單位”等榮譽稱號。
二、三點認識及思考
在推行“馬上就辦”的工作中,如何將“馬上就辦”與依法行政、規章制度和領導簽批程序有機統一起來,筆者提出三點認識。
1、“密切聯系群眾”是“馬上就辦”的理論基礎“馬上就辦”的底氣來源于對人民群眾的真感情。為人民服務是宗旨,讓人民滿意是目的,對人民負責是關鍵。民之所想、所急、所盼,是工作的著力點,要“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聞;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理直氣壯辦好事,義不容辭擔責任,“馬上就辦”是把群眾記在心上而不是掛在嘴上。
2、“調查研究”是“馬上就辦”的根本方法“馬上就辦”依賴于對基層情況的真了解。進山區、下社區、走企業、訪貧民,了解許多基層單位,實情在握,成竹在胸,“馬上就辦”的內涵也得到不斷豐富。“馬上就辦”需要革故鼎新的勇氣、敢于擔當的品格,還需要有調查研究、科學決策、現代治理的本領。尊重規律、實事求是,要“蠻拼”,但不能蠻干,不能頭腦發熱、心血來潮,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否則,“馬上就辦”就會變成馬上就亂、馬上難辦。要承諾,更要踐諾,“馬上就辦”重在“馬上”,貴在“辦實”,事前有布置,事中有督辦,事后有檢查、有評估,才能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樁樁都辦實。三是要制定規章制度,給“馬上就辦”提供保障。黨的十八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多批次的取消、下放、調整審批事項,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也陸續分批次出臺了“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文件。目前,正在制定“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探索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管理新模式,這些“提前服務”為“馬上就辦”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同時,各級各部門要總結好做法、好經驗,形成一批“馬上就馬”的實踐成果,讓廣大黨員干部趕有目標、學有榜樣。還應該加快清理與已出臺的審批事項不合規的有關法規,并制定《行政審批服務條例》,給“馬上就辦”提供法規保障,使“馬上就辦”有源有根,有依有據。
作者:蘇平安 單位:西鄉縣發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