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差異,并對居家養老服務提出發展對策。方法采用問卷對河北省60歲及以上5378人(男性2486人,女性2892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結果60~69歲老年男性對“運動健身、棋牌活動、書法繪畫”需求最高,女性對“運動健身、唱歌跳舞、棋牌活動”需求最高;70~79歲老年男性對“棋牌活動、運動健身、書法繪畫”需求最高,女性對“家人慰藉、唱歌跳舞、談心聊天”需求最高;80歲及以上老年男性對“洗衣做飯、家人慰藉、清潔衛生”需求最高,女性對“家人慰藉、洗衣做飯、談心聊天”需求最高。對服務人員的性別需求以女性為主,男女的整體需求比例接近1∶5,隨老年人年齡增長,對男性服務人員的需求率有所增加;對服務人員素質需求,調查表明“勤儉節約、尊老愛幼、遵紀守法”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必備素質。結論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及服務人員需求有差異,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應當根據社區老年人年齡層次的需求差異有所針對性地培養服務人員,提升服務人員素質,促進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滿意度的提升。
[關鍵詞]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面對我國“未富先老”、家庭養老功能逐步減弱的現狀,居家養老不得不成為當前我國應對養老問題的最佳選擇。居家養老具有消費低廉、服務多選,使老人不離開自己熟悉生活環境的優勢。本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年齡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及其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河北省行政區域劃分的11個市:石家莊市、保定市、邯鄲市、邢臺市、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島市、張家口市、承德市、衡水市、滄州市,每市隨機抽取60歲及以上老年人500人,共計發放問卷5500份,回收有效問卷5378份,有效率為97.78%)。其中男2486人,女2892人;60~69歲2291人(男1059人,女1232人),70~79歲2242人(男1036人,女1206人),80歲及以上845人(男391人,女454人)。
1.2問卷調查法
嚴格按照問卷設計的程序制定了“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調查問卷”,問卷由3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收入水平等情況;第二部分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情況:包括日常生活服務類、醫療保健服務類、休閑娛樂服務類、精神慰藉服務類四大類內容;第三部分為對服務人員的要求:包括性別及15項素質。并請相關專家對問卷效度進行了評估,專家認為問卷效度較好,同時對問卷信度進行了檢驗,肯德爾系數最小為0.865。說明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2結果
2.1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內容需求情況
居家養老服務4大類當中,日常生活服務和醫療保健服務中的內容需求率均隨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休閑娛樂服務中唱歌跳舞、運動健身、踏青旅游需求率均隨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讀書看報需求率男性隨年齡的增長,先增長而后下降,女性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書法繪畫需求率男女性均隨年齡的增長,先增長而后下降,棋牌活動需求率男性隨年齡的增長,先增長而后下降,女性隨年齡的增長而持續下降;精神慰藉服務中談心聊天、家人慰藉需求率均隨老年人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增長,心理疏導需求率男性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女性隨年齡的增長先下降而后增長,法律咨詢需求率男女性均隨年齡的增長,先增長而后下降。在22項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中,老年人最需求的是家人慰藉,男女性均呈現隨年齡增長,需求逐漸增大的發展趨勢;其次是棋牌活動,排在需求第三位的是運動健身,老年人需求率最小的前三位分別是老年助餐、洗澡助浴、夜間照料。
2.2不同年齡段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性別、素質需求情況
無論男女老年人居家養老對服務人員的性別需求以女性為主,男女的整體需求比例接近1:5;隨年齡的增長,對男性服務人員的需求率有所增加。在對服務人員素質需求方面各年齡段無論男女對勤儉節約、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三項素質均是100%的進行了選擇,也提示這三項素質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最基本的必備素質;緊隨其后的是保健學知識、廚藝嫻熟、心理學知識,素質要求最低的三項是溝通技巧、康復訓練、講普通話。隨老年人年齡的增長,對服務人員講普通話、溝通技巧、衛生知識、法律知識四項素質的要求呈現下降趨勢,但對營養學知識、急求知識、護理知識要求呈現上升趨勢。
3討論
年齡小的老年人對休閑娛樂服務需求相對較高,年齡大的老年人對日常生活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精神慰藉服務需求相對較高。特別是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家人慰藉的需求變得越來越突出。獨居的老年人內心渴望著常與子女一起吃頓飯、聊聊天,但很多忙于工作的子女連這一點點要求都滿足不了父母,而親情不是服務人員能夠替代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提出“作為子女贍養人有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撫慰,照顧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義務”。周劍等調查研究表明,老年人希望服務人員做飯時不要做得太多,最好每頓飯都吃完,用水時,水龍頭不要開得太大,避免浪費。另一方面,老年人要求服務人員具有較好的“保健學知識、心理學知識、營養學知識及廚藝”,由此可見,老年人對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尤為重視。為更好地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充分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發展對策如下:①加強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學校建設。學校應根據市場需求,招生時男女比例就按1∶5錄取,課程設置要涉及康復、心理、醫學、營養、護理、家政、社會工作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培養相關方面的專業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一支職業道德水平較高、業務技能較強、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滿意的隊伍。②適時掌握社區老年人情況。針對社區老年人年齡結構、性別情況,有計劃地調整服務人員結構,充分滿足不同年齡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提升居家養老的服務質量。③加快居家養老服務評估體系建設,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居家養老服務評估體系建設是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必要保障,這對于資源的合理配置,老年人養老服務的平等具有重要意義。
4參考文獻
[1]廖鴻冰,李斌.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理性選擇〔J〕.求索,2014;34(7):19-23.
[2]張憶雄,馬佳,桂瑩,等.不同地區社區養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質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1334-6.
[3]周元鵬,張撫秀.上海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背景、需求趨勢及其思考〔J〕.人口與發展,2012;18(2):82-90.
[4]陳友華.社會變遷與老年文化重構〔J〕.人口與發展,2013;19(5):78-88.
[5]楊志超.精神贍養法律化與制度完善〔J〕.理論導刊,2013;35(6):96-8.
[6]周劍,蔡華玲.安徽省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淺析———基于人口老齡化的背景〔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33(6):186-7.
作者:李立;陳玉娟1;張立立1;楊慧玲1 單位:石家莊學院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