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下的新自由主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新自由主義的主要經濟觀點
新自由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主導理論,其思想及理論內容豐富,包含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就其關于經濟方面的理論觀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調實行國有企業和公共服務的私有化,反對公有制和社會福利制度。新自由主義認為,私有制經濟具有內在的穩定性,能夠自動實現經濟的均衡,使失業水平穩定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私有制還能保證個人的自由并給人民自由的權利,從而充分發揮了每個人的積極性。相比之下,公有制經濟不利于個人自由,而福利制度不僅刺激社會的懶惰之風,而且加重國家的財政負擔,只有私有制經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自由,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國際競爭力。第二,主張全面市場化,反對政府干預。新自由主義強調市場機制的作用,認為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資源可以得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最高效率。他們反對靠政府財政政策調節宏觀經濟總需求的做法,認為只有市場競爭制度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離開了市場就談不上經濟。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和計劃調節只會破壞經濟活動的規律,并扭曲市場機制的作用,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第三,鼓吹全面的經濟自由化,包括價格自由化、資本市場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就本國范圍內而言,新自由主義強調把健康醫療和教育等基本福利部門,以及傳統政府補貼的生活必需品,如水電、住房、公共交通等部門都私有化,價格要完全放開。而就國際范圍而言,新自由主義鼓吹資本市場自由化,要求對資本市場解除管制,允許資本自由流動。另外,他們還主張實行徹底的自由貿易,并進一步將其發展為要求外國投資完全自由化。在國際范圍內,他們要求發展中國家放松對資本和金融市場的管制,主張資本、商品及服務等跨國自由流動。
二、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在引進西方優秀文明成果,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過程中,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想也乘機滲透到我國,并且在經濟領域引起極大反響。其中雖然也有正面的影響,但其負面影響是主要的,我們要高度重視。
(一)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正面影響
新自由主義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一種主要思潮,在特定時期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過一定的正面影響,主要表現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改革開放以前,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束縛了國內社會生產力的發展。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學習并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論來發展國內經濟。新自由主義作為當時歐美國家的主流思潮也傳入中國,國內領導人借鑒了其關于市場是有效配置資源機制的理論精華,強調“計劃”與“市場”同為經濟手段,提出了“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的著名論斷。1992年,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從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指導下,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解放,國家的綜合國力也大大增強,經濟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新自由主義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
新自由主義傳入我國時,曾在我國理論界及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雖然有人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對新自由主義特別是其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有助于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觀點。但是,有些激進派無視我國國情,極力鼓吹、推崇新自由主義,企圖照抄照搬新自由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公然反對公有制,認為公有制只能是低效并造成巨大浪費的經濟制度。在新自由主義激進勢力竭力蠱惑下,國內的經濟實踐產生了一些嚴重后果。
1.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國有資產是我國國民經濟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新自由主義私有化觀點影響下,全國各地掀起了國有企業私有化浪潮。一些企業的領導干部趁機和不法私營企業主或個體老板勾結,無償或低于市場價轉讓國有資產,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在盲目推行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中,部分腐敗分子也利用國企改組改制、產權交易之機轉移侵吞國有資產,導致數萬億元國有資產遭受損失。
2.過分依賴外資。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政策,以致大量外國資本涌入中國大陸,外商直接投資的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截至2009年底,中國已連續十年成為外資流入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可否認,外資對我國經濟打破僵局、維持高速增長有著很重要的貢獻,對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但是,過分依賴外資會給中國的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安全和健康發展等帶來巨大的潛在威脅。
3.失業人口增多,社會問題突出。在加快市場經濟轉軌,促使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過程中,由于勞動者素質不高,加上沒有健全的制度規范,一些企業領導利用職務之便大幅裁減職工,使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越來越沉重,失業人口愈來愈多。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給社會帶來更大的沖擊和負面影響。一方面,失業意味著收入中斷,造成失業人口及其家庭生活困難,城鎮貧困問題突出;另一方面,大量失業人口的長期存在容易滋生社會治安問題,影響社會穩定。
4.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市場是非常殘酷的,它可以推動消費和創造財富,卻不能公平地分配財富。因此,它往往有利于強勢者更加富有,卻加重處于社會底層者的貧窮,如此惡性循環,會導致窮者愈窮,富者越富。我國是個人口大國,幅員遼闊,地域間經濟發展狀況本身就存在差距,放任市場一方面會導致我國東、中、西部等各地區的發展更加不平衡,區域貧富差距拉大;另一方面,就同一區域而言,市場不可能自發地將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將會導致貧富差距拉大。新自由主義思潮中關于市場是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等觀點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借鑒,但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新自由主義是適應西方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向國際壟斷資本主義轉變要求的理論思潮,是發達國家推行國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戰略手段。作為古典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綜合,新自由主義不可能解決兩者都包含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引發的社會沖突及經濟危機。近年來,一些受新自由主義思想侵蝕嚴重的拉美地區爆發了經濟、社會危機,更是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認清其壟斷資本國際擴張的本質面目,堅持科學發展觀,理性地應對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侵蝕。在當前改革開放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堅決抵制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西化侵蝕,堅決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作者:羅燕強單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