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在我心中演講稿五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孩提時候,最開心的就是搬著小凳子去看電影,《劉胡蘭》、《永不消逝的電波》、《洪湖赤衛隊》,這些革命影片陪伴我渡過了一個個難忘的夜晚。讓幼小的我影響最深地就是影片中英雄人物總是會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此,他們或沖殺在前、或慷慨赴死。在我懵懂的心里共產黨員成了充滿魔力、讓人敬仰的代名詞。
慢慢地,我長大了,走入了校園,學習了中國古代史,5000年的燦爛文化讓我為之驕傲,接著便是中國近代史。這是一段如此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用~和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他們在中國的國土上飛揚跋扈,燒殺搶掠,肆意地踐踏著我們的錦繡山河。義和團運動失敗了,辛亥革命勝利了,宣統皇帝下臺了,國民政府成立了,中國的苦難卻在繼續。老百姓們飽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苦痛,山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祖國的兒女在苦苦掙扎,在大聲地呼喊,長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年的一個夏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仿如一道曙光劃破黑暗的長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它挺身而出,帶領著千百萬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喚醒了四萬萬勞苦大眾,歷經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趕走了帝國主義,推翻了蔣家王朝,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城樓上莊嚴的宣告響徹大江南北,整個世界都為之而震驚。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有一首歌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飄揚的五星紅旗是那么的鮮艷;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那些影片中的英雄人物會因為一句“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而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從那一刻起,黨在我心里是一座豐碑,是一個燈塔,是一面旗幟,讓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奮進。于是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歲月如梭,我蛻去青澀,進入黨校工作。在這個黨性鍛煉的大熔爐里,我快速的成長著。孔繁森、李素麗、陳金水這些優秀黨員的事跡一次次感動了我。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爭,沒有硝煙,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最艱苦、或最平凡的崗位上,但他們一樣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自己的寶貴青春和滿腔熱血奉獻給了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他們讓我更堅定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決心。我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終于在年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在鮮紅的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是如此驕傲和自豪。
歲月的長河終于匯入了二十一世紀的洪流,面對著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面對著日趨激烈地國力競爭,黨任重而道遠。在前進的道路上黨還面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距離。有些人因此產生疑慮,擔心黨能否經受住考驗,能否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國內外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前進。而我有時也會因為這些感到迷惘和困惑,漸漸地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今年年初,黨中央提出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作為一名基層普通黨員參與其中。在這幾個月中,我認真學習了《讀本》和《黨章》,重溫了黨的歷史,我陷入了沉思。我們的黨歷經風雨、歷經坎坷,幾十年來勵精圖治,粉碎了西方國家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解決中國人民溫飽問題的預言,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回來了,回來了,中國終于崛起于世界的東方,重顯東方巨龍的風采。試問還有哪一個政黨能創造這樣的奇跡。在這幾個月中,我認真地學習了金曉梅等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原來在我的周圍依然有著這樣的共產黨員,他們默默地忘我地奮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無私無悔,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著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自己的行動實現著在黨旗下的誓言。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風范,我很羞愧,為自己曾經有過的迷茫和困惑;我很難過,為自己對自己要求的放松,但是我更自豪,因為我是這偉大政黨的一員,我要奮斗,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如果有人問我,黨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可以自豪地說,黨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盞指路的明燈;如果有人問我,黨在我心中有多重?我可以鄭重地回答,黨在我心中重千斤!
我是一名新黨員,從小對黨懷著崇敬。
記得剛懂事的那會兒,泛黃的小人書、經典的黑白電影是童年的深刻記憶,在記憶里,黨的英勇形象和事跡往往顯得那樣清晰。
成長的日子,從小學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從工作到生活,我感受到黨的教育和關懷無時無刻不在,曾經的伙伴,身邊的同事,許多都是優秀的黨員同志,他們的榜樣形象,加深了我對黨的認識。我開始思考,一名黨員的責任在哪里。在組織的關心下,我終于用行動寫下了莊嚴的入黨誓言。
今年以來,我作為一名新黨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從學習、評議到整改、提高,我了解到,許多黨員在談話中都留下了激動的淚水。我在其中也經受了最深刻的靈魂洗禮,我對黨因此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黨員是黨的活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從黨員身上集中體現出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鮮紅的旗幟。一面旗幟,就代表黨的魂!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當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鐮刀、鐵錘為標志的鮮紅黨旗時,集結在這面莊嚴旗幟下的共產黨員便開始了救國、建國、強國的漫長征程。在戰亂、貧弱、落后的舊中國中,使中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復興的燦爛曙光。我記得曾有一位詩人這樣贊頌道,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成長、壯大,成就了一樁開天辟地的大事情,我們的祖祖輩輩才有了一柄鐵錘,能砸開所有的鎖鏈,才有了一把銀鐮,能聚攏遍地的收成。
追思黨的英烈,、、劉胡蘭、等等許多杰出共產黨員的形象在我腦海里浮現,他們以堅貞不渝的忠誠、堅定不移的追求,前赴后繼,不僅贏得了華夏兒女的由衷信賴,而且激發起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實現民族解放而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時間的車輪已駛入21世紀,在這個奔騰的時代,我們的祖國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涌動下,已經邁上了繁榮昌盛的強國大道。
作為出生在新中國的我,或許無法真實地感受到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的赤誠,也無法真切地體會到解放前后新舊中國那鮮明的對比。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學習黨的先進性、實踐黨的先進性。
我認為,在黨的光輝指引下,革命年代,英雄輩出。和平時期,同樣不乏英雄。
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牛玉汝、任長霞……是什么,讓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是什么,讓我感到如此親切;又是什么,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思念著、感動著。樸實的話語是他們共同的本色,愛民的赤心是他們一樣的情懷,平凡的事跡折射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從他們身上,我體會到,作為黨的兒女,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甘愿為老百姓犧牲一切,那就是最大的英雄!
事實上,英雄就在我們身邊。我市黨員集體的優秀代表陳金水、金曉梅、張建華、吳春法就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們來自群眾、熱愛群眾、服務于群眾;他們恪盡職守、兢兢業業、追求一流;他們把青春拋灑、把無悔深藏,身邊的工作同志尊敬、愛戴他們,周圍的人民群眾認可、贊許他們。他們難道就不是英雄!
我是上個月日才借調到市委辦工作的,盡管時間不長,但已分明感受到辦公室工作的嚴謹與細致、緊張與勞累。前幾天,我就了解到這樣一件事情。時間是去年了,為了準備上級領導來訪的匯報材料,辦公室寫作班子的同志連續兩個晚上加班到凌晨四點多鐘。當時身為領導秘書的金錫釗同志趕完稿子,緊接著就隨書記奔赴基層考察,回來后又參加匯報會。會議大約進行到一半,坐在后排的金秘書實在是太困了,竟不知不覺地睡著了,身旁的同事不忍心打擾,直到散會時才不得不去叫醒他,“阿釗!阿釗同事邊推邊喊,他就是醒不過來,大家心理緊張起來,再用力推搡,他才勉強地睜開朦朧的雙眼……在辦公室工作,因為辛苦,有的同志已經早生華發;因為勞累,有的同志已落下了病根,因此,有人形容辦公室秘書都是“拼命三郎”。我想,如果沒有一股拼勁,一種敢拼、善拼的精神,就不會創造工作的奇跡。為工作拼、為事業拼、為人民拼,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
平常時刻能夠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夠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能夠豁得出來。正是過去無數黨的英雄兒女的壯舉和我們身邊千千萬萬普通黨員的無私奉獻,才在老百姓的心中鑄起了共產黨這座不朽的豐碑。
有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你我永遠的掛念……”比天大、比海深的還有什么?那就是黨對人民的深情。只要我們牢記黨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兢兢業業、追求一流,克己奉公、清正廉潔。黨的事業將更加燦爛輝煌,祖國的明天必將更加和諧美好。讓我們肩并肩、手拉手,永遠跟黨走!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我愛這土地)
年輕是什么?
年輕是春日的竹筍,草原的新綠,出水的芙蓉;
年輕是初生的太陽,遠征的新帆,離弦的利箭……
年輕的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年輕人的路該怎樣走,青春的真正價值又是什么呢?是無數共產黨員憑著那份永恒的追求,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為我撐起了一片晴空。
任長霞——人民的好女兒,一個多么讓人為之驕傲的名字。默讀著任長霞的事跡,我就像那些被她幫助過的市民、鄉親一樣,心靈被深深地震撼。
在工作中,她面對上訪的群眾常常流淚,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女人眼窩淺”;在生活中,舍小家、為大家,看著一天天蒼老的母親和有病臥床的父親,她說:“不是女兒不孝,實在是那么多事擱在那兒,等著我去辦哪”;在罹難之后,民警和群眾自發地請求醫生:“求求你,救救她,要我身上什么器官都行”,這是一種什么情結,一種和人民血肉相連,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情結。
年月日,那是河南省登封市有史以來最悲壯的場面,14萬群眾自發為她送行,十里長街鮮花如海、挽幛如云;陽光下,淚水橫流;靈堂前,哭聲一片。其悲、其壯撼天動地。感動個人可以“作秀”,感動一方百姓,卻來不得半點虛假。任長霞,一位從未見面卻已經離去的英雄,用登封百姓的話說:“任局長您能拆掉石碑,可您拆不掉俺老百姓心中的這座豐碑”。
朋友們,當我說著這樣感人的事跡時,我很驕傲,因為在我的身邊也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共產黨員。我常常會被他們那平凡身影所散發出的共產黨員特有的魅力而感動。
他們愛自己的事業,魂牽夢繞的是老百姓的利益。記得那是個難忘的苦夏,浙江林學院新校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盡快投入使用,工期緊、任務重。面對百年一遇的高溫,檢修所的共產黨員們憑著一股“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心,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每天凌晨4點鐘就進入施工現場作業,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由于變壓器安裝在室內,起重機根本派不上用場,只好全部采用最原始的人力,有時安裝一臺變壓器要花上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實在累的不行了,就席地而坐,稍事休息便立刻投入戰斗。安裝配電柜時,兩三個人擠在不到一平方米的狹窄柜內裝設備、擰螺絲,一絲不茍地測量尺寸、制作母排……汗水打濕了他們的衣服,工作服常常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誰能想象,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是對黨的信仰和忠誠在支撐著他們。
這樣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像烙印一樣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底,影響著我的思想和行為。我暗暗立下誓言,要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我的血管里奔流著革命前輩的鮮血,我的胸膛里燃燒著對祖國的熱愛。不管遇見多大的風雨,多大的浪,我心中的信念不會改變:我永遠是黨的兒子,時刻準備著為黨的事業而努力奮斗。
我國著名詩人艾青曾有過這樣一首感人肺腑的詩: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親愛的同志們,那么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為什么我的心中永遠純凈,因為我對我們的黨愛得深沉!
(祖國在我心中)
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國近代史上我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只只滿口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著頭顱的鷹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血!
這是民族的恥辱。讓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輩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們奇跡般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經歷了八年抗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歷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淚又涌現在我們眼前:年月日一對新婚不久的中國青年夫婦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年月一位優秀的中國飛行員為了祖國尊嚴血灑南海上空……
同學們,我們能無動于衷嗎?我們能讓鮮血再灑在中國歷史的十字架上嗎?我們能讓閃著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國人嗎?
不!決不!血、淚、仇。我們記住了,永遠地記住了。讓我們化作冬雨,將南斯拉夫的血場刷清。讓我們化作精衛,將洶涌的大海填平……
雪恥復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這一代中國青少年責無旁貸!
然而,我們許多少年人將自已民族的新仇舊恨忘掉了,將“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淚中仍高喊祖國萬歲的那一刻忘記,將劊子手在南京城中獰笑著舉起鋼刀的那一刻忘記了……同學們如果我們沉溺在享樂之中將學習荒毀了,將前程荒毀了,將民族興衰拋置腦后……這是一種毀滅,一種自我毀滅。
魯迅先生窮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薦軒轅”喚醒了刀俎上的中國人,我們的前輩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以天下安危為已任,前仆后繼,建立了新中國。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能放任自流,荒毀一生置民族大業于不顧?否則,枉為炎黃子孫!
梁啟超曾遠矚地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則國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當今世界的殘酷競爭中,中國青少年能否肩負起民族振興和洗刷國恥的任務,直接關系到中國將來的命運。
我們的老師學識淵博、溫文爾雅、謙和真誠、勤奮敬業、任勞任怨。
我們,中學的初中生,青春煥發、熱血沸騰。擺脫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風雨,敢于戰斗。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可能要阻擋不期而來的洪水,抗擊非典,預防禽流感,我們的飛船要上天,我們的足球要獲勝,我們要研究轉基因,我們要征服沙塵暴,我們要保護環境、維護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今天的我們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勤奮學習、奮力拼搏,是我們初中生活不變的主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許會受挫,也許會失敗,但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遠航的水手告訴我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
努力吧!奮斗吧!中國青少年。為我們開辟民族復興的新藍天……!
(黨在我心中)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懷著異常激動的心情走上演講臺,用我的一段切身經歷和體驗,抒發我心中對中國共產黨熾熱的感情。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黨性在南極科考中升華》。
我有幸2次到進行科學考察,此段不平凡的經歷,使我對南極科考的特殊地位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黨領導下的日益強大的新中國有了更深的感情。考察南極、研究南極,不僅是科技發展的必然,更是國家利益的需要,是民族尊嚴的象征。
年月日,是我國南極科考史上令人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召開的第12屆國際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進行大會表決之前,主持會議的外國代表宣布:“請中國代表到休息室喝杯咖啡!”多么友好和禮貌!又是多么率直和委婉!大家想想,他的話究竟意味著什么?為什么其它國家的代表在舉行表決,而恰恰一個泱泱大國的代表被請到休息室去喝咖啡呢?——因為我們在南極還沒有建站,所以我們還沒有南極事務決策權。與會的中國代表沒有一個人有心思去品味那醇香的咖啡,只是澀澀的淚水盈滿了每個人的眼眶,因為,日益強盛的祖國的尊嚴在這一刻受到了嚴重的污辱。回國后,經過多方努力,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高瞻遠矚,于年月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將于同一年派出自己的第一支考察隊奔赴南極,建立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在我國首次南極考察編隊出發前夕,小平同志欣然潑墨揮毫“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吹響了我國向南極進軍的號角。
年月日,又是我國南極科考史上令人難忘的日子,不過這是一個令人揚眉吐氣的日子。這一天,五星紅旗在南極大陸上空冉冉升起,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誕生了。消息傳來,神州大地,長城內外,多少中華兒女為之自豪,多少炎黃子孫為之歡欣鼓舞。“到休息室喝咖啡”的日子,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我驕傲,我所從事的南極科考事業是我們黨的一項偉大事業,從最初的英明決策,小平同志的題詞關懷,到近期總書記親自為長城站題寫站名,無不體現了我黨對我國南極事業的親切關懷和指導。我自豪,我為學校,為我的老師,為我們武大人,在中國南極科考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共產黨員、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站者之一,我的導師鄂棟臣教授,當年建站的時候,他簽下生死書,伴著裹尸袋,也在我國的南極創業大軍之中。在他的帶領下,17年來,我們學校先后有38人次到過南極,形成了全國高校中絕無僅有的“南極兵團”。
我引以為榮,因為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師,我也曾為黨的南極事業貢獻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南極內陸考察中,由于高原反應、極度困乏,我差點永遠地睡過去了,是隊友們及時叫醒了我。有人問我,你在南極吃了苦,還差點丟了命,后悔過嗎?我回答,我從不后悔!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把生命交給了黨。黨旗為我指明了前進的航向,為她增光添彩是我神圣的責任和義務。今天,在這鮮紅的黨旗下,我要喊出我發自肺腑的心聲: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