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會與草木對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月日,北京一家報紙在并不顯著的位置刊登了一條短訊:“天安門地區更新163株油松”。
短訊說:“近年來,由于廣場行道樹油松生長立地條件不良,造成油松逐漸衰弱并死亡的現象”。為此,決定從日晚開始采取更新改造措施,包括去除松樹之間的花崗巖鋪裝,更換土壤,拓寬樹池以擴大營造透氣面積等等。
讀著這條新聞,我心頭猛然一震。倒不是因為惋惜,而是因為立刻想起一個星期之前,韓國朋友成范永先生向我說的一番話。
成范永是一位被譽為“盆栽藝術家”、“盆栽哲學家”的特異人物。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他拋家舍業只身來到過去專門流放要犯的濟州島,在這塊亂石滾滾的不毛之地上,開始被人們認為“發瘋”的創業,發誓要把它變成一個世界大花園。半個世紀過去了,成范永在韓國廣大志愿者的支持和贊助下,實現了他的夢想。現在,凡到韓國的旅游者,幾乎都要到這個“盆栽藝術苑”觀光,無不為成范永堅毅不拔的精神驚嘆不已。成范永撰寫的《思索之苑》也譯成多種文字,被譽為“一個盆栽哲學家的深沉思考”。
最近他來到中國,回國前一天,突然打電話給我,說想要見面談一個“重要問題”。
我如約趕到他的住處,沒想到他想談的“重要問題”竟是“天安門地區松樹的健康問題”。
他焦灼地告訴我,他一到北京,就發現天安門廣場周圍的松樹“氣色很不好”,感到十分不安。當天晚上,他特意跑到松樹周圍,徘徊觀察了幾個小時,斷定它們是得了“重病”。“因為樹木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健康的樹木是會‘笑’的。而在這里,我聽到了松樹在‘嘆息’,在‘呼號’,在‘哭泣’,必須馬上搶救,否則就會死亡。”他說。
我說:“我經常經過這里,怎么聽不見?”
他嚴肅地說:“那是因為它們不是你的孩子。每一個細心的父母都能聽懂他們嬰兒的哭聲——是餓了、病了,還是冷了、熱了……”
我問成范永:照你看來,這松樹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他說:“病因可能很多,但照我看來,纏繞在它們身上的那么多彩燈,是致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看我有點不解,便像一個醫生似的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
“松樹像人一樣,是要睡覺的。人睡覺需要熄燈,需要安寧,如果整夜都被燈光照著,非得失眠癥不可。松樹也是這樣,白天累了,晚上長期被燈光照著無法安眠,怎能不造成代謝功能的紊亂?”
“燈泡是發熱的,哪怕是低度的燈泡也散發一定的熱度,如果一年四季幾十個燈泡烤著你,你能受得了嗎?”
“再說,松樹也是需要自由的。自由才能健康成長。現在那么多的電線纏著它的軀干,那么重的燈泡壓著它的枝丫,好像人被戴上了鐐銬,綁住了手腳,能活得好嗎?”
他最后的結論是:“你們是好心,不過只考慮了美觀,沒有考慮更重要的是給樹木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你們需要能聽懂草木的嘆息、呼叫和哭聲!”
我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當他提出希望我寫篇文章呼吁一下時,我猶豫了。萬萬沒有想到,文章還沒有動筆,已經成為“馬后炮”——病松問題已經開始著手解決。
盡管如此,我還是決定把它寫出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起個參考作用也好嘛!何況,成范永講的這番道理,還可以使人聯想到許多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