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增收節支管理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級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圍繞“穩中求進”、“重投入、興實體”的經濟工作主基調,突出濱海城市建設和臨港產業發展兩大戰略任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我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受國內外環境的影響,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較多,財政持續增收的基礎尚不穩固,財政剛性支出加大,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大。為確保實現2012年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就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好增收節支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夯實財稅穩定增長基礎
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保增長、促增收,努力實現財稅穩定增長。著力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抓好重大項目推進力度,狠抓項目開工和項目在建續建,加快形成一批投資增量,切實增強發展后勁。加大浙商回歸工作力度,進一步完善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商回浙、引資回浙、引稅回浙。建立“畝產稅收”等綜合貢獻評價機制,對畝產地方稅費高、消耗低、排放少的企業,在資金、用地、用電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大對企業開拓市場的支持力度,加強對自主品牌產品進入大型市場、推廣應用的協調和支持力度。落實現有企業扶持政策,梳理、整合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推進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解困、扶持和服務力度,鼓勵企業加大對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企業發展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涵養可持續稅源,著力培育財稅新的增長點。
二、依法加強和規范稅費征管,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要正確處理好依法征稅與服務企業的關系。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創新“落實政策與優化服務”新舉措,切實增強服務意識,以重點稅源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經營困難企業為重點,扎實開展聯系服務工作,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類稅費減免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努力營造良好稅企關系;另一方面,要認真貫徹依法治稅的要求,嚴格執行稅收政策,加強稅收征管,切實維護稅法嚴肅性和稅收剛性。加強對高收入行業、非生產性稅源(股權交易、資本交易等)、高污染和高能耗行業的稅收征管;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稅源的有效監控,防止重要稅源外流。加大對重大涉稅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稅行為,努力挖潛堵漏增收。加快推進稅務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信息管稅”,提升征管效能和質量。加強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增強政府調控能力。
三、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要嚴格遵循“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嚴格預算執行,從嚴控制預算追加,確保財政收支平衡。要牢固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事的理念,建立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嚴格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的通知》精神,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嚴格控制行政開支特別是“三公”經費。嚴格項目支出管理,除中央和省已確定的重大支出以及教育、科學、農業等重點支出外,其他項目支出預算原則上“零”增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健全各項資產配置標準。嚴格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辦公室配置標準,禁止超標準使用和豪華裝修;嚴格控制因公出國(境)團組數量;嚴格控制和規范會議、慶典、論壇、研討會等活動。
四、深化財政管理改革,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要繼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嚴格審核各項支出預算。加快推進公共預算、基金預算以及政府性債務計劃編制,加快建立全口徑預算制度。加大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力度,積極推進專項性一般轉移支付改革,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健全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進一步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擴大公務卡結算范圍,規范公務消費。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拓寬政府采購范圍,擴大政府采購規模,切實節約開支。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加強績效管理結果應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強化政府投融資平臺監管,防范債務風險。
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要增強責任意識,振奮精神,克難攻堅,堅持年初確定的收入增長目標不動搖,科學研判財稅運行趨勢,加強收入預測分析,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強組織收入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財政、國稅、地稅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健全部門間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進一步細化各項政策措施,務求工作取得實效。要積極拓寬思路,充分利用各部門的信息渠道和資源優勢,及時掌握上級部門重大項目和資金安排計劃,獲取第一手資料。對基本確定的項目和需要爭取的資金,要主動與上級部門銜接,作好匯報工作,爭取落戶本地。各鄉鎮(街道)、部門要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強對財政經濟形勢的分析研究,強化目標考核責任制,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增收節支措施,確保完成財政收入任務,保障今年的各項重點支出,實現全年財政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