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農貿市場監管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鞏固農貿市場提升改造成果,規范農貿市場管理行為,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升農貿市場管理水平,實現市場“設施標準化、環境明凈化、管理規范化、經營有序化、食品安全化”的“五化”目標,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工商局關于市農貿市場管理考核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市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建立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為目標,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理念,健全農貿市場管理服務體系,明確管理職責,提升管理水平,實現農貿市場經營有序、環境優美、食品安全目標。
二、實施范圍
區轄區內所有農貿市場。
三、實施原則
(一)實施標準化管理:
1.嚴格貫徹落實《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省農貿市場建設技術規范》、《區星級農貿市場標準》等政策,按照相關規定要求逐年增加資金投入,用于消防、安全、衛生、交易器具等配套設施的標準化建設。
2.建立健全商品準入、快速定性檢測、不合格食品召回退市、放心商品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證金、經營者信用評價、消防安全、市場巡查、環境保潔、市場經營者守則等各項管理制度并上墻明示,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設立市場信息欄、健康教育宣傳欄,信息更新及時,讓消費者清楚、對經營者警戒。市場內無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短斤缺兩、哄抬物價等行為。
3.市場內經營戶證照齊全,商品標識規范統一,商品明碼標價且擺放整齊,并做到劃行歸市、分門別類,同時相關信息資料統一備份于電子顯示屏中,便于公眾查詢觀看。
(二)實施網格化管理:
1.市場舉辦方可根據市場規模、行業分類、經營戶數量合理安排市場管理人員,監督經營戶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文明經商、禮貌待客、熱情服務。同時要建立相關行業組織,開展自我管理與服務。
2.嚴格實行崗位目標責任制,按照市場管理人員的管理范圍,明確區域管理責任,并納入年度個人目標考核范圍,定人、定崗、定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獎罰分明。
3.市場舉辦方可根據市場內或行業內實際情況,選擇若干名經營戶作為“示范經營戶”,或開展“價格誠信經營戶”、“衛生標兵經營戶”、“群眾滿意經營戶”等評比活動,以鼓勵先進,鞭策落后。
(三)實施契約化管理:
1.相關職能單位要與市場舉辦方簽訂《農貿市場規范經營管理責任書》、《食品安全承諾書》、《“門前三包”責任書》等,并對市場舉辦方的日常經營行為進行嚴格考核,對違法違規行為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不同處罰。
2.規范市場攤位租賃合同文本,市場開辦方須將食品安全、商品準入、消費維權、誠信經營、規范服務、配合管理等內容納入經營戶合同條款,并設立發生嚴重違約行為終止攤位租賃的退市條款,以強化經營者責任意識。
3.市場舉辦方要樹立市場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嚴格審查入場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明確入場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定期對入場食品經營者的經營環境和條件進行檢查,發現有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并立即報告當地工商部門或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沒履行相關規定義務,在市場內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4.市場舉辦者應認真監督經營戶各項責任制度的落實,自覺引導和督促市場內經營戶做好商品索證索票等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抽查考核。及時搜集經營戶的市場信用情況,并錄入市場交易信用分類管理工作平臺,將考核情況、場內經營戶信用監管評價結果及其他相關情況,在所在市場醒目位置、有關媒體上進行公示、披露,接受社會和消費者的監督。
(四)實施聯動化管理:
1.建立聯合執法聯系制度。充分發揮聯合執法的優勢,強化對市場舉辦方、經營戶的監督管理。在區農貿市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建立由工商、公安、消防、農林、衛生、城管執法、質監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聯系制度,采取定期會商、聯合執法、信息抄告等協同監管舉措,整合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效能,并逐步構建信息共享、管理同步、協作有力的管理網絡。
2.建立農貿市場監管情況通報制度。由區農貿市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每季度召開農貿市場監管情況通報會,向相關職能部門、市場舉辦方以及新聞媒體通報市場巡查暗訪、專項整治、星級創建、目標考評等情況。同時,職能部門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和督查,將市場督查作為年度星級市場考評認定的重要依據。
3.建立媒體監督聯動制度。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積極與報社、電視臺等媒體開展合作,開設專欄和違法、違規行為曝光臺,及時報道農貿市場監管情況。
4、建立社會互動考評監督機制。要積極探索“開放日進市場”等有效載體。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群眾代表、市場舉辦方、經營戶代表和監管部門開展正常交流,點評工作業績和存在問題。邀請社會各界參與農貿市場重大管理活動,營造陽光管理、社會力量參與的共建機制,形成“市場管理靠大家,管好市場為大家”的良好局面。
四、職責要求
(一)有關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1.市場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市場監管的責任主體,要與轄區農貿市場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把市場監管工作納入鄉鎮(街道)的重要議事日程。
2.在上級各項創建評比活動中涉及農貿市場的,由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牽頭落實,將上級要求和精神及時貫徹到轄區農貿市場,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市場要督促市場及時整改,并達到要求。
3.加強對轄區市場的日常檢查,督促市場搞好日常管理,協調市場與周邊單位的關系,幫助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維護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二)有關職能部門:
1.工商部門:嚴把市場準入關,加強對《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的審批和管理;依法開展驗照、換照工作;組織實施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定期組織開展對市場舉辦方、經營戶的培訓和教育工作;牽頭組織星級市場考評工作。
2.公安、消防部門:依法查處市場內擾亂市場秩序不良行為,打擊市場內違法犯罪行為;組織驗收市場消防安全工作,督促市場舉辦者建立健全治安、消防管理制度,組織市場消防驗收工作,履行管理職責。
3.農林部門:組織開展對上市畜牧、家禽產品的檢驗檢疫工作;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查處販賣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開展調進、調入畜禽產品審批把關工作;強化對已檢疫家禽等的事后跟蹤監管和對狗、羊肉的檢疫。
4.衛生部門:組織做好《衛生許可證》的審批發放工作,參與督促、檢查市場熟食經營戶、以及涉及食品衛生行業的經營戶的衛生安全工作;組織開展食品衛生、除“四害”的預防示范工作,督促市場舉辦方落實衛生安全措施。
5.城管執法部門:嚴格按照城市管理要求,強化對市場周邊流動攤販及違章設攤的清理工作;加強對市場周邊、臨時便民攤點的規范管理工作。
6.質監部門:定期開展計量器具的檢查、檢測工作。
(三)市場舉辦方:
1.加強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
2.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市場舉辦方經營管理職責。
3.加強市場衛生管理,改變市場“臟、亂、差”現象,市場經營管理有序。
4.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嚴把市場食品準入關。
5.重視市場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四)市場經營戶:
1.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經營,文明經營。
2.自覺履行市場相關經營管理制度,切實維護市場秩序。
3.認真履行法定的食品安全經營義務。
五、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09年6月15日前):各部門、各市場舉辦方要按照政府統一要求,利用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向廣大經營戶、社會各界宣傳農貿市場長效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二)組織實施階段(2009年6月16日至9月30日):一是各市場對照規定標準,查漏補缺,整改完善;二是組織開展對市場舉辦方和經營戶的教育培訓;三是召開市場長效管理工作會議,建章立制,明確責任;四是組織開展自查自評和互評活動。
(三)考核驗收階段(200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對已完成改造任務市場的長效管理工作進行考核驗收、評估,對達標市場給予表彰,對未達標市場予以通報批評,并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落實整改。
(四)鞏固提高階段(2009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各市場要按照標準,繼續完善工作舉措,落實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營造健康、有序、舒適、安全的市場購物環境。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農貿市場建設工作,既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客觀需要,也是改善群眾消費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載體。做好此項工作,完善外部設施只是基礎,強化內部管理才是根本。因此,各有關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認識加強市場長效管理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工作領導,確定專人負責,落實目標責任,把市場管理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抓緊抓好,抓出實效。市場舉辦方要牢固樹立危機意識,積極發動廣大經營戶對照要求開展自查,對達不到標準的項目,逐條逐項落實整改。
(三)加強協作,確保達標。農貿市場長效管理工作牽涉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各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共同完成此項任務。其中工商部門作為牽頭單位,要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對農貿市場外部設施和內部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分析梳理,探討存在問題的癥結及解決辦法,確保市場創衛全方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