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政商務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舉應多變”的重大舉措,牢牢把握中原經濟區建設及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搞好“一個探索”,用好“兩個平臺”,爭取“三個突破”,強化“五項措施”,持續開展大招商活動,確保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引進市外境內資金增長25%以上。一個探索:即探索建立差別化的招商引資目標體系,責任目標與干部獎懲掛鉤,利用考核導向促進產業聚集、結構調整、特色產業發展。兩個平臺:即充分利用招商引資新聞會和商協會平臺,營造氛圍,招商邀商。三個突破:即在承接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引進、與跨國公司溝通合作上求突破。五項措施:一是突出“高、大、全、新”,引進一批重大項目。緊盯高新技術、產學研聯合,引資與引智并舉,助推產業升級。緊盯國內外500強和行業100強企業,著力引進對全市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或龍頭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品牌項目和高科技項目,力爭年度引進國內外500強和行業100強企業項目5個以上。圍繞五大戰略支柱產業和五大戰略新興產業,注重引進產業鏈延伸項目和新興產業項目。二是注重質量提升,扎實開展集中招商活動。全力做好第30屆牡丹文化節招商工作,重點圍繞投資貿易洽談會、項目簽約儀式、福布斯發展論壇等活動,邀商招商,力爭牡丹文化節期間參會的國內外500強、行業100強企業30家以上,集中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0個、投資總額800億元以上。三是打造平臺,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招商。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雙十雙五工程”,重點在17個省級產業集聚區中培育10個對外開放示范產業集聚區,以“區中園”建設為切入點,培育10個特色產業園、5個境外招商工業園、5個區域產業園,促進特色化、專業化招商。四是跟蹤問效,力促一批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本著“招商”與“安商”并重的原則,重點圍繞“政策落實、承諾兌現、要素保障、服務提升”開展工作,跟蹤推進項目,努力實現年度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46個,其中“一中心五組團”14個縣(市、區)各3個、“四支撐”縣各1個。五是創造環境,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對已引進的戰略投資者,吸引其再投資。同時通過其現身說法,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二、堅持以營造環境為著力點,突破“一個難點”,落實“三個一批”,強化“六項措施”,努力使民營經濟占GDP比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一個難點:即擔保機構的規范整頓。三個一批:即引進建設一批、戰略重組一批、培育壯大一批。六項措施:一是激發內生活力,促進做大做強。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管理創新;選定100家營業收入有望超億元、10億元和30億元的民營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實施“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打造一批骨干民營企業。二是加大國有資產退出力度,提高民營經濟比重。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的投資和經營,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制、改組和改造,擴大民營經濟發展空間。三是推動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研發中心,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技術攻關,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四是拓展融資渠道,緩解瓶頸制約。用足用活國家出臺的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引導轄區金融機構信貸資源向中小企業傾斜;積極探索建立我市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貸款風險補貼機制。加強擔保機構規范整頓,引導擔保機構規范開展業務。選擇50家左右民營企業進行改制試點,為資產證券化和上市融資創造條件。五是緩解民營企業人才難題。整合河洛人才市場、理工學院等社會資源,搭建民營企業人才交流平臺;圍繞企業管理、上市融資、機制創新、發展戰略等重大課題,邀請專家對民營企業家進行培訓;利用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加強對民營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民營企業素質。六是圍繞創優環境,強化政策法規落實。充分利用新聞會平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進工作。加快人才市場、產品檢測、物流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完善中小企業政府采購信息庫,營造扶持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堅持以提升水平為目標,突出“兩個重點”,力求“一個突破”,努力實現外貿出口增長25%以上。兩個重點:即突出外貿出口和外經工作。著力引進出口型項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重點扶持35家出口企業、13家進口企業,培育2個出口超億美元、20個出口超千萬美元的拳頭產品。賦予更多的企業對外經營資質,積極承攬國際工程承包項目,推動對外經濟合作。依托現有國家級、省級外派勞務基地,爭取年內再建設2-3個對外勞務服務平臺,進一步擴大外派勞務規模。一個突破:即在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上求突破。制定扶持政策,提升產業水平,做好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申報工作。
四、堅持為民惠民,辦好福民實事,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努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7%以上。實施以工業品進鄉村、農產品進社區為主要內容的“雙進雙百”商貿服務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縣鄉建設100個直營店、在城區建設100個便利店。今年建成鄉鎮直營店30家以上、社區便利店50家以上,早餐經營網點達到600個。加大重點商貿項目建設力度。全年建成重點商貿項目超過20個,建筑面積不少于30萬平方米、投資額不少于15億元,分別增長20%、50%。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重點支持農副產品物流園區建設,鼓勵6-8家商貿流通企業實施“農超對接”,支持8-10家農產品流通企業實施倉儲配送和冷鏈項目。強化商貿行業管理。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水平。規范和整頓成品油市場秩序,保障市場供應。同時,有序推進商貿系統企事業單位改制工作。
五、以保障、服務發展為目標,提高數據質量,轉變服務方式,進一步提升統計工作能力。
六、以促進民族宗教領域和諧穩定為目標,深入開展創建活動,加快白馬寺佛教文化園區建設,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