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殘聯殘疾人示范區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市、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與時俱進,力爭上游,搶抓機遇,跨越發展”的要求,在我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全面推進殘疾人事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工作水平。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和《**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依法維護和保障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改善殘疾人狀況,不斷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進一步改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環境,營造扶殘助殘良好社會風尚;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不斷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基本實現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努力實現我區殘疾人事業跨越式發展。
二、工作目標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用4年時間(即由**年到**年)完成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任務,各項工作達到中國殘聯規定的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標準。根據市政府的要求,我區要在**年工作的基礎上,爭取今年在全市第一批達到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區標準。
(一)殘疾人工作機制目標
1.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把發展殘疾人事業工作納入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列入區政府的議事日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重視殘疾人工作,并由主管領導切實負責。
2.區、街兩級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實施、檢查、監督有關殘疾人的法規、政策的執行,協調解決殘疾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各成員單位責任明確,并納入各單位的目標考核,在全區形成良好的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工作機制。
3.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區財政預算,切實得到保障,并隨著經濟的增長逐年加大投入。
(二)殘疾人社會參與目標
開展殘疾人素質教育活動,激勵廣大殘疾人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樂觀進取,奮發向上,整體素質有較大提高;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范圍不斷擴大,在各街道辦事處有條件的1—2個社區居委會班子中配備殘疾人主任,殘疾人代表進入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和協商議事委員會;殘疾人的需求和呼聲能夠通過所在社區、各級殘聯組織和新聞媒體等渠道及時得到反映和解決;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涌現出一批殘疾人先進典型;基本實現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目標。
(三)殘疾人組織建設目標
1.區、街殘聯組織機構完善,機制健全,富有活力和效能;有一個“為公、勤政、團結、廉潔”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敬業愛崗、樂于奉獻的隊伍,區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積極開展活動,有經費和場所保障。
2.街殘聯理事長由科級干部擔任,并配備一名殘疾人專門負責“殘疾人服務站”和“志愿者聯絡站”工作,為殘疾人提供各種服務。殘疾人專職聯絡員由區財政給予生活補貼。
3.社區居委會有一個能切實開展工作、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殘疾人工作領導小組和若干個殘疾人小組,有1名或幾名殘疾人任聯絡員。
(四)殘疾人康復工作目標
1.建立形成完善的社會化康復服務體系,使殘疾人基本得到康復服務與訓練。
2.全面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肢體殘疾矯治手術、假肢和矯形器裝配、低視力配用助視器、聾兒聽力語言訓練任務,使各類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經過訓練的聾兒入普幼、普小率達到30%。
3.社區康復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總體規劃,依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今年內在各街建立1—2個殘疾人康復站,全區達到10個以上。形成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陣地,以各類殘疾康復機構為指導的社區康復網絡,開展肢體殘疾康復訓練、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成年智力殘疾康復訓練,并提供各種服務。
4.開展社會化、開放式、綜合性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精神病患者的監護率達到98%以上,顯好率達到65%以上,社會參與率達到60%以上,肇事率在0.2%以下。
5.開展殘疾人用品用具供應服務,幫助殘疾人補償功能,增強能力。
6.切實采取措施做好殘疾預防工作,減少殘疾發生,提高人口素質。
(五)殘疾人就業工作目標
1.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多渠道、多層次、多種形式安排殘疾人就業,積極鼓勵扶持殘疾人個體從業和自愿組織起來就業,今年要在社區服務產業中安排100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通過參與社區環境衛生、治安保衛、綠化、護綠、小餐桌、物資回收、家政服務、小商品零售、托老、托幼、物業管理、服裝制作、盲人按摩、手工編制等多種渠道,讓殘疾人特別是下崗殘疾人在社區有一份工作,使殘疾人就業率保持在88%以上。
2.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全面實施,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健全,為殘疾人提供職業培訓、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
3.積極組織盲人參加按摩培訓,經過培訓的盲人按摩人員全部實現就業。
(六)殘疾人社會保障目標
1.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無業重殘、一戶多殘和有特殊需求的殘疾人家庭得到特別扶助。
2.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撫養和扶養人的殘疾人得到妥善安養。
3.殘疾職工全部參加養老、醫療、失業等各類社會保險。
4.積極研究和探討無業重殘的殘疾人生活養老問題。
5.廣泛開展對殘疾人的各種社會救助活動。
(七)社區殘疾人工作目標
以社區居委會為核心、社區殘疾人組織為紐帶、各類社區服務站為基礎的社區殘疾人工作機制形成,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各種幫扶服務;社區殘疾人組織健全并充分發揮作用;殘疾人社區康復廣泛開展;社區殘疾人文化生活豐富活躍;充分利用社區人才資源,以教育進社區為載體,大力開展殘疾人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廣大殘疾人綜合素質;社區無障礙環境不斷改善。積極擴大殘疾人工作領域,探索殘疾人婚姻介紹、心理咨詢等服務內容的有效途徑,使殘疾人生活基本需求和困難在社區基本得到解決。
(八)殘疾人教育工作目標
1.貫徹落實《殘疾人教育條例》,將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納入區義務教育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實施。
2.殘疾兒童幼兒學前教育率達到80%以上。
3.中、小學招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設立普小輔讀班,可以接受普遍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區兒童少年入學率同等水平。
4、優先發展特殊教育,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以上。做好聽力、視力殘疾兒童少年入學轉介工作,兩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98%和97%以上。
5.符合國家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進入普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習。
6.開展職業技術培訓,有就業要求的殘疾人全部得到職業技能培訓。
7.殘疾人義務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助學金制度及困難殘疾人子女就學減免有關費用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得到落實。
(九)無障礙設施建設目標
1.新建、改建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公共建筑物、居住區及住房時,認真執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用兩年時間對原有道路、交通設施、重要公共建筑物、居住區及住宅沒有無障礙設施的,按規范要求逐步進行改造,達到全國無障礙設施建設示范城市標準。
2.成立由主管區長任組長,各有關部門參加的無障礙建設領導小組,建立無障礙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推行和檢查無障礙建設。
3.區有線電視中心殘疾人專題欄目加播字幕,推行中國手語,殘疾人的信息和交流無障礙取得較大進展。
(十)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目標
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完善,切實開展康復訓練、職業培訓、就業指導、文體娛樂活動、用品用具供應等服務;各街要建一個殘疾人服務站(與志愿者助殘聯絡站、街道殘聯辦公室合屬辦公,一室三用),開展多種服務項目,就地就近為殘疾人服務。
(十一)殘疾人宣傳文化體育目標
1.公共文化機構全部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公共場所普遍對殘疾人開放,并提供特別服務和優惠;區圖書館設立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館(室),開展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借閱服務;區有線電視中心要保證1年兩次的“同一片藍天”殘疾人專題片的制作和播放,并配備手語;殘疾人事業各個領域的工作和扶殘助殘、殘疾人自強先進事跡得到廣泛宣傳。
2.殘疾人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殘疾人特殊藝術才華得到充分展示。
3.殘疾人體育活動納入區全民健身計劃,融入社區體育活動;根據殘疾人運動特點,舉辦適合殘疾人參加的體育活動;殘疾人競技體育取得較好成績。
(十二)殘疾人事業法制建設目標
1.殘疾人事業納入依法治區總體規劃,廣泛開展《殘疾人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并將其納入普法規劃;區、街、社區普遍制定扶助殘疾人的規定,各項法規、政策、規定得到全面落實。
2.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并形成制度。
3.殘疾人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區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和法律援助中心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區公證處與殘聯組織建立殘疾人公證聯絡制度,為殘疾人提供服務;設立殘疾人維權機構和示范崗,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得到較好的維護。
(十三)社會環境目標
形成了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扶殘助殘活動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和創建“文明機關”、“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的評選標準;促進“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一助一”、“扶貧解困送溫暖”、“黨政機關包戶扶助”、“志愿者助殘”、“教育助殘”、“法律助殘”等各種形式助殘活動廣泛開展。
(十四)殘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設目標
區殘聯實現網絡化、自動化辦公,通過互聯網與中國殘聯、市殘聯及各區(縣)殘聯連接;區殘聯建立辦公局域網,并納入區人民政府網,實現與區屬部門的政務聯系,提高辦公效率;區殘聯通過統計軟件完成統計數據的傳輸與匯總。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
**區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在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及各街道辦事處共同組織實施。區、街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積極做好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每年召開1—2次區、街殘工委會議,專門研究殘疾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區、街殘聯和社區殘疾人組織要把創建工作與完成“十五”任務緊密結合起來,作為中心工作抓緊抓實,根據創建工作的進展情況不斷進行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加速創建工作進程。廣泛宣傳動員全社會,把創建工作作為**區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形成人人為創建工作做貢獻的良好局面。
(二)提供法制保障
將《殘疾人保障法》納入“四五”普法規劃,將殘疾人事業和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區工作納入依法治區重要內容,開展殘疾人事業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健全完善各級扶助殘疾人的規定,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建立殘疾人維權機構和示范崗,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依法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打擊針對殘疾人的犯罪行為,保障創建工作沿著法制軌道健康開展。
(三)提供經費保障
為保證創建工作各類目標的實現,區人民政府將在區財政中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資金投入,保障各項工作的需要。同時按照規定利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福利彩票、體育彩票凈收入大力支持殘疾人事業;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要廣泛動員社會,拓展募集渠道。
**年為達到全國殘疾人示范區的標準,全區要在建立6個殘疾人服務站和10個社區殘疾人康復站建設上加大投入,區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提供10萬元,區財政投入20萬元,其余由各街道辦事處負責解決,確保創建工作目標實現。
(四)加強隊伍建設
區政府殘工委成員,區、街殘聯干部和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是創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一心想著殘疾人、一切為了殘疾人、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為宗旨,積極投身到創建工作中。加強各級領導和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提高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在創建工作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作風優秀、勇于吃苦、樂于奉獻、開拓創新的殘疾人工作隊伍,保證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各項目標的實現。區政府殘工委要加強對創建工作的調查研究,積極做好指導和檢查。
各有關單位、各街道辦事處、各級殘聯和殘疾人組織,要按照本意見確定的相關工作任務,制定本單位的工作計劃,加快進度全面開展創建工作,努力爭取在**年底,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基本達到全國評估驗收標準,做好接受市政府的初驗和國務院殘工委的檢查驗收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