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下發水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工業強縣”步伐,改變我縣水泥企業規模小、效益低、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促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水泥行業準入條件》、《部分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水泥企業質量管理規程》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加快我縣水泥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我縣水泥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市中東西三大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戰略,突出西部生態屏障地位,以市場為導向,以轉型升級為重點,堅持“統籌規劃、調整結構,清潔生產、扶優扶強”,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推進我縣水泥工業又好又快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新型干法工藝,淘汰落后工藝,全面提升我縣水泥產業的技術水平;通過大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我縣水泥產業結構的根本性改變,促進水泥產業大型化、集團化和現代化;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推進清潔生產,把水泥工業建設成為我縣的綠色工業和全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二、發展目標
根據全縣水泥工業調整和發展的總體思路,到“十二五”末,努力實現以下階段性目標:
1、規模效益實現新提高。全縣水泥產量由年800萬噸增加到年2000萬噸左右。水泥產能年達到5000萬噸左右;水泥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5億元,工業增加值1.9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上交稅金5000萬元以上。
2、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積極推進水泥生產企業兼并重組,逐步減少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個數。力爭到年,淘汰落后小規模生產線,建成5-10家年產值超億元的大型水泥企業,逐步改變我縣水泥企業小而弱的現狀,增強對全縣工業經濟的帶動作用。
3、管理水平實現新提升。加強對全縣水泥企業的運行調度和行業管理,建立日常信息聯絡機制,實現水泥企業動態監控。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支持水泥企業強化科學管理,引進各種節能降耗技術,發展循環經濟,改善生產環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促進水泥行業節約、清潔、低碳和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重點
1、在技術上,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加快現有企業升級改造步伐。以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為主,配套建設余熱發電站,加速淘汰中空窯及其他落后生產工藝。
2、在品種上,逐漸過渡以42.5級水泥為主,爭取在年42.5級水泥達到8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例達到100%以上;同時,積極開發新型特種水泥品種。
3、在規模上,鼓勵發展日產4000噸以上規模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支持外地大型水泥企業集團與我縣企業聯合重組發展;支持現有水泥粉磨站升級改造,建設年產100萬噸以上的符合環保節能要求、采用先進技術設備的大型粉磨站。
四、保障措施
加快水泥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當前我縣水泥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點任務。有關部門、各企業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進全縣水泥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培育一批大型企業集團。
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技術改造、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科技創新等專項資金,根據水泥工業特點,著力向重點產品、重點企業傾斜,向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的重大項目傾斜。縣政府將出臺相關扶持政策,設立水泥工業發展基金,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引進擴能項目、推進技術改造、培育知名品牌。建立銀企對接機制,加強信貸資金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積極幫助重點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推進市場整合,優先支持實力較強、對行業發展有帶動作用、對市場有導向作用的大型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聯合以及股份制等形式發展跨部門、跨地區的企業集團。
(二)嚴格行業準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為加強水泥行業管理,防止盲目投資,新建水泥項目應嚴格控制規模和布局,加強對水泥項目的準入管理。嚴格執行國家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嚴格執行國家《水泥行業準入條件》,指導水泥生產企業合理布局。鼓勵企業加快科技進步,提高水泥生產的能效水平,鼓勵延長產業鏈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全縣水泥產業轉型升級。縣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水泥企業執行準入條件情況進行監管檢查。嚴格生產許可證管理,開展無證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企業;深入研究完善現行的資源綜合利用中有關水泥的稅收政策,對違規建設或環保不達標的水泥企業,一律不得享受增值稅返還等優惠政策。
(三)大力發展散裝水泥,推進節能減排。
加快散裝水泥發展是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是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適應新型市場需求,大力支持、鼓勵發展散裝水泥,積極發展商品混凝土、預拌砂漿以及水泥深加工產品。到“十二五”末散裝水泥占全部水泥產量的比重要提高到50%以上,同時,依法做好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工作;依靠科技進步,推廣應用水泥窯余熱發電技術,支持采用高壓變頻調速和高效電機等節能技術措施,實現水泥產業能耗的下降;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完善清潔生產評價體系,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潔生產水平。
(四)與對標行動相結合,加大水泥企業技術改造力度。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導向與企業主導相結合,突出政府引導,科學規劃。鼓勵企業對標水泥行業高端和強勢企業,找準薄弱環節和發展短板,制定技術路線圖,大力實施技術改造,逐步實現達標、超標、制標。支持采用節能環保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水泥生產線,淘汰落后窯爐生產工藝,推廣以純低溫余熱發電為主體,水泥工業窯爐余熱發電技術。支持發展加工制品業,提高產品深加工程度,發展建筑構件、工程預制件等產品,支持發展特種水泥。鼓勵企業圍繞優質產品、名牌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實施技術改造,實現提質擴能。
(五)采取綜合措施,加速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嚴格執行國家工信部《部分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要求,建立和完善落后水泥退出機制。有關部門要按照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制定并公布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時間表,明確落后生產工藝的退出期限,采取有力措施,確保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實現。
(六)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水泥行業管理水平。
縣政府成立以黃超副縣長為組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為副組長,工信、財政、住建、交通、環保、工商、質監、電力等部門副職為成員的加快水泥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水泥發展辦),具體負責制定水泥產業發展規劃、技術改造、落后產能淘汰、政策扶持、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及各部門協調工作。
本意見由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解釋,以前出臺的有關政策文件與本意見不符的,以本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