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關于創建園林城市的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快我縣城區園林綠化建設步伐,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確保年通過省級園林縣城驗收,根據《省園林縣城創建標準》,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建設“中等城市、生態”總目標,以“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活動為載體,按照“政府組織、社會參與、因地制宜、市場運作、超前規劃、講究實效”的原則,突出重點,廣泛動員,合力攻堅,全力打造“濱海水城、經濟強城、文化名城、宜居靚城”,把建設成為“生態良好、整潔優美、品位高雅、特色突出、文明開放”的省級園林縣城。
二、工作目標
年9月底前,各項綠化指標、組織管理、規劃設計、景觀保護、綠地建設、市政建設、環境治理、綠化管護等均達到省級園林縣城標準。
(一)嚴格綠地系統規劃和“綠線”管制制度
將《縣綠地系統規劃》納入縣城總體規劃并嚴格實施,預留足夠的綠化用地,嚴格“綠線”管制規定。建立健全園林綠化管理機構,成立園林綠化執法隊伍,強化園林綠化管理。
(二)進一步提高城區園林綠化水平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1%,綠地率達到39.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67平方米;公園綠地布局科學合理,居民生活區達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道路綠化普及率達到95%,干道綠化帶面積不小于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0%;市級以上園林式單位、園林式小區達到總數的60%以上;居住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小于2平方米;主干道沿街單位100%實施拆墻透綠;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建成區總面積的2%以上;常用綠化植物品種不低于100種;全民義務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5%,盡責率達到90%以上。
(三)市政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人均道路面積17平方米以上;燃氣普及率80%以上;主次干道亮燈率達到100%;供水普及率達到100%;水質合格率達到100%;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50%;萬人擁有公交車輛5標臺以上。
(四)縣城環境綜合治理取得重大進展
全年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和好于二級天數320天以上;萬人擁有公廁3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以上;污水處理率100%,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三類以上。
(五)縣城管理進一步強化
各項城市管理法規、規章和制度健全完善,戶外廣告設置規范,主次干道無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亂貼亂掛現象,主要街道和重點部位做到全天候保潔,施工現場全部實行封閉圍擋作業,完善提升城區亮化水平,市容市貌達到潔、凈、美、亮的效果。
三、工作任務
(一)加強綠化規劃、管理
1、強化規劃,嚴格執法。認真落實《縣綠地系統規劃》,保持規劃的嚴肅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城市綠化規劃用地性質或者破壞綠化規劃用地的地形、地貌、水體和植被;嚴格“綠線”控制,綠線范圍內的土地由規劃主管部門會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負責控制,不得挪作它用,確需變動規劃的要按程序審批;各建設單位要按照綠地系統規劃落實綠化用地,所有建設項目與園林綠化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規劃、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對項目規劃設計進行審核,不達標的不予審批,建設項目必須在規定時限內按批準的設計圖紙完成綠地建設任務,否則不予驗收。
2、加強管理,鞏固成果。已建成的園林綠地不得以任何名義出讓、改變性質或減少綠地面積;因服從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無法避讓的情況下占用已有綠地或移栽樹木,需經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審核,報縣政府批準后方可實施,并按《城市綠化管理辦法》補栽苗木。加強園林綠化管理和執法隊伍建設,成立園林綠化管理局和園林綠化執法隊,加大綠化養護管理力度,加強綠化監察執法,嚴厲查處侵占綠地、毀壞綠地行為,鞏固綠化成果。
(二)開展綠化攻堅大會戰
實施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拓荒造綠和林木基地建設,構建布局科學、功能齊全,喬、灌、花、草合理配置,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城區和郊區有機結合的綠化體系。
1、道路、河渠綠化。實施北環路、灤海路、崇法大街、和諧路、南大街、建設路、中大街、祥和路、文化路綠化,牤牛河沿岸、北河水系沿岸綠化,學苑街行道樹更換、友誼路綠化提升等13項道路河渠綠化工程,新增、改造綠化面積38.62公頃。
2、小區綠化。加大小區綠化建設、改造力度,新建小區按照規劃設計完成綠化配套,確保綠地率達到30%以上;改造提升已有小區原有綠化,市級以上綠化先進小區達到總數量的60%以上。年,重點創建金誠華苑、綠景嘉園、翰林雅苑、仁和小區、鼎盛小區5個省級園林式小區,玲瓏花園、都市佳苑2個市級綠化先進小區。
3、單位庭院綠化。開展“見縫插綠、破硬還綠、拆房建綠”活動,努力擴展單位庭院綠地面積,建設高標準綠化。年創建污水處理廠、燃氣公司、文化體育中心等14個省級園林式單位,10個市級花園式單位,23個市級綠化先進單位,市級以上綠化創先單位庭院達到總數量的60%以上。
4、公園、游園建設。實施北河公園、古城遺址公園、三豐靜園、西城花園及主要綠化節點建設改造工程,新增綠化面積78.8公頃,改造綠地面積2.56公頃。
5、廣場改造提升。對金輝廣場、和平廣場、仁和廣場進行改造提升,修繕硬化地面、墻體,添置園林小品、景石、休閑設施,增植各類喬灌木,改造綠地面積3.1公頃。
6、全民義務植樹。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每人植一株樹活動,確保植樹成活率達到95%,保存率達到95%,盡責率達到90%;城區重點實施北河生態林建設和城中村綠化,人均植樹2株以上,修復綠地不少于3公頃,充分營造植綠、護綠、愛綠的良好氛圍。
7、推進建制鎮綠化。從抓好“四個一”工程(啟動建設或改造一條標準化主街,建設或改造一個市場,啟動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建設一個休閑廣場)入手,重點完成主要街道綠化配套及小型廣場建設,全面提升建制鎮園林綠化水平。
8、生產綠地建設。位于北岸,規劃占地面積624畝,占建成區總面積的3%,出圃苗木品種110種以上,基本實現苗木自給。
9、拆墻透綠。對主要道路兩側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施“拆墻透綠”,全部拆除封閉式圍墻,建設工藝透視圍欄,主干道沿街單位拆墻透綠達到100%。
(三)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加快城區橋梁、道路工程和供氣、供熱、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力度,全面提升市政基礎設施水平。
1、橋梁、道路工程。完成中大街鐵路立交橋工程;實施灤海路、北環路、建設北路、崇法大街、南大街西延、南環路等道路工程建設,新增道路面積110萬平方米;實施建設中路、和諧路、文化路南段、中大街西延、兆才大街等5條道路翻修工程,改造道路面積28萬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到28平方米以上。
2、供熱工程。實施供熱首站及供熱主管道改造、新建商住區供熱、回遷房供熱、北河新區供熱、熱計量改造等工程,敷設、改造相關熱力管道,新建翰林雅苑、金誠華苑、綠景嘉園、中紅建材城、正通國際城、學府東苑等6座熱力站,實施多層住宅樓及非節能住宅熱計量改造12萬平方米。
3、供氣工程。敷設建設中路和跨北河主管線3000米,實施正通國際城、金海公寓、象生新苑、翰林雅苑、鼎盛花園二期、金誠華苑等6個小區和藍海大酒店擴供工程,新增天然氣用戶4244戶。
4、供水工程。新打水源井6眼,敷設輸水管線9860米,完成水源井供電電纜鋪設工程,完成建設北路、崇法大街、城西工業聚集區、張士坎拆遷區域配水管線5500米,實施跨北河配水主管道改造工程。
(四)強化生態環境治理
加強北河水質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三類以上;嚴格控制煙塵排放,全年空氣質量好于二級天數達到320天以上;加強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確保運轉良好;縣城污水全部納入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垃圾填埋場運轉正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以上。
(五)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整治
1、整治交通環境。規范城區交通秩序,合理規劃停車位,設立警示牌,加大機動車、非機動車管理力度,嚴厲打擊亂停亂放、闖紅燈、酒后駕駛、逆向行車等違章行為,取締非法營運車輛,教育引導廣大居民養成文明出行習慣,形成快捷有序、運行良好的交通環境。
2、提升亮化水平。修復、完善重要道路沿線夜景亮化設施,確保主次干道亮燈率達到100%;主要街道兩側企事業單位設置霓虹燈和辦公樓輪廓燈等亮化設施;對金輝廣場、和平廣場、仁和廣場、三豐廣場的景觀樹木進行亮化裝飾,提高城區亮化檔次和夜景效果。
3、完成既有建筑外觀改造。完成南大街、友誼路、和平路、建設路、兆才大街、和諧路等6條重點路段及和平廣場、仁和廣場、金輝廣場、北環島周邊等節點的既有建筑外觀改造,規范設置管線、廣告牌匾、空調,清潔建筑外墻,對樓體、窗口、樓頂進行造型設計和景觀改造,部分沿街建筑實施原地拆建,切實提升重要街道、關鍵節點建設檔次,做到“一街一品”、“一區一景”。
4、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維護。對現有道路破損路面進行挖補、修復,重新劃定道路標線,修補、維護、更換破損的路沿石、路燈、果皮箱、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基礎設施。
5、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嚴格落實“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制,認真組織檢查驗收,對不達標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
6、加強清掃保潔。嚴格落實獎懲激勵機制,加強巡查監管,做到垃圾日產日清、路面不見垃圾;擴大清掃保潔范圍,實現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全覆蓋;集中清理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亂堆亂放的雜物、垃圾,強化人流物流集中區域清掃保潔,營造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
7、集中整治小廣告。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噴涂、張貼小廣告行為,及時清除亂貼亂畫和各類非法小廣告。
8、規范建筑工地管理。統一建筑工地圍擋設置標準,并在顯著位置設立工程效果圖及項目簡介廣告牌;嚴格建筑垃圾清運管理,確保無亂倒、無飄灑。
9、全面清理“五亂”現象。嚴厲打擊商品外溢、亂擺攤點、侵街占道等違規經營行為,徹底清理亂堆亂放、亂拉亂掛、亂潑亂倒、亂圍亂種,徹底改善城區環境秩序。
10、拆除違章建筑和超期臨建。嚴厲打擊各類違法建設和私搭亂建行為,對城區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一處查處、拆除一處,維護城區良好建設秩序。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成立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總指揮,縣四大班子有關領導和主管副縣長任副總指揮,有關單位和有關鎮為成員的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綠化推進、宣傳報道、督導檢查等4個工作組,負責具體創建工作的協調調度和推動落實。各有關單位也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成立相應組織,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協調一致、指揮有力的創建工作組織體系。
2、密切配合,協調聯動。縣委組織部要加強抽調人員管理考核,縣紀委監察局加強各單位履職盡責情況的督查問責,宣傳部門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公安、工商、衛生、環保等部門為創建工作創造良好環境,住建、規劃、城管、林業、交通、水務、倴城鎮、街道辦等責任單位要全力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3、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積極發揮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宣傳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創建的熱情;積極組織開展縣樹、縣花評選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投票,由縣人大審核批準;總工會、團縣委、縣婦聯、街道辦、倴城鎮等單位,要積極宣傳發動,廣泛開展“一人一樹,綠化家園”和紀念林、紀念樹活動,形成人人關心城市綠化、人人維護綠化成果的良好局面,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4、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對照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標準,將省級園林縣城創建任務進行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單位;各責任單位要按照指揮部工作部署,制定詳細、周密的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對照目標要求進行細化分解,把工作職責落實到科室、落實到人頭;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制定有效的獎懲措施,完不成任務的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5、強化督導,嚴格獎懲。指揮部每周一調度,聽取各單位工作匯報,掌握重點工作進度,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縣委、政府督查室全面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及時發現存在問題,督促抓好整改落實;按照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的要求,研究制定考核辦法,建立健全層級檢查、考核的工作機制,將創建工作列入年度目標考核。創建工作結束后,縣委、縣政府組織總結大會,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因失職、瀆職影響創建工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6、拓寬渠道,落實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主渠道作用,將綠化管護、建設納入財政預算,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新模式,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民營大戶、私營企業投資城市綠化建設;鼓勵單位和個人出資,所有沿街企事業單位、商業門店均按“門前三包”要求完成對應區域綠化;采取BT、分期付款等多種形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綠化工程建設,多渠道籌集省級園林縣城創建資金,確保高標準完成創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