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高當代漁業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年農業和農村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等精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決策,我區要立足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漁業,努力把漁業發展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引擎”。經研究,現就進一步加快我區現代漁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重要性
(一)發展現代漁業,優勢得天獨厚。我區漁業資源豐富,水產苗種繁育基礎較好,發展現代漁業具備扎實的基礎。
(二)發展現代漁業,促進農民增收。近幾年我區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漁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已是農民增收重要渠道之一。
(三)發展現代漁業,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水產品因符合安全、營養、環保的消費潮流,倍受青睞,特別是名特優水產品更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因此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利于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切實增強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理清思路,明確加快現代漁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一)發展思路
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漁)民增收為目的,以資源開發、特色漁業、水產品加工、品牌發展、休閑漁業五個方面為重點,大力實施漁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拓展漁業生產功能,做大做強優勢水產品生產,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推進漁業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的進程,積極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
(二)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漁業經濟保持8%增長速度,其中鮑魚、海參等名貴品種的水產品產值占養殖品種比例不斷提高;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基本普及。
三、科學規劃,調整優化現代漁業產業結構
根據我區漁業資源的特點、海域狀況和生產條件,全區漁業生產分為三大養殖海域,重點建設六大基地。
(一)三大養殖海域
我區水產養殖區域有墾區、灘涂、淺海三種海域,以后海、南日、東嶠墾區為主發展池塘養殖,實行蝦蟹貝輪混養;以平海灣、南日島、埭頭鎮灘涂海域為主發展紫菜、牡蠣養殖;以南日、石城等淺海灣內海域為主發展網箱養殖,網箱養殖品種以鮑參為主,以灣外海域為主發展海藻(海帶、龍須菜、紫菜)兼顧牡蠣養殖,其中平海灣大力發展鮑藻間養。
(二)六大基地
1、工廠化育苗養殖基地。重點擴大鮑苗繁育生產面積,年育鮑苗3億粒以上,著重于繁育技術創新和推廣;夏季育苗設施兼作鮑魚度夏養殖。
2、名特優養殖基地。以南日、埭頭等鄉鎮為基礎,建設好3萬口網箱養殖鮑魚、海參等優特品種養殖基地。
3、海藻養殖基地。以興化灣為重點,大力發展紫菜生產;以南日島、平海灣為重點,大力發展海帶、龍須菜生產,著重于量的增長。
4、牡蠣養殖基地。著重抓好埭頭鎮興化灣海域的3萬畝牡蠣自然海區附苗基地和平海灣、興化灣牡蠣養殖基地,鞏固水產品產量。
5、水產品加工基地。以現有加工企業為基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增加漁業附加值。
6、生態休閑漁業基地。要積極開發南日海島及三大灣的休閑觀光漁業,扶持“水鄉漁村”建設,發展以突出漁業文化特色的休閑漁業,實現一、三產業的相互結合和轉移,拓展漁業結構內涵和提高漁業經濟效益;充分發揮石城、平海等一批漁港功能,大力發展漁港服務業,延伸漁業產業鏈,重點規劃建設集“生態觀光、商貿服務、休閑健康、娛樂餐飲”于一體的濱海宜居生態小漁村;利用島礁增殖恢復漁業資源的功能,開發游釣型休閑漁業。
四、完善措施,建立促進現代漁業發展長效機制
(一)依托科技,加快創新。一是幫助培植主導產業,使漁業成為農戶增收的主要來源;二是加大對漁業養殖戶技術培訓力度,大力推廣養殖新技術新模式,使全區80%以上養殖戶掌握一至兩項水產養殖實用技術;三是做好水產養殖病害測報網絡及市場供求和價格信息服務;四是鞏固完善基層水產技術隊伍體系;五是做好院地合作工作,幫助加工企業和養殖戶與大中院(校)聯系工作,積極對接科技成果。
(二)注重質量,打造品牌。加大實施漁業“走出去”戰略,建立穩定、通暢的國際化合作渠道,擴大對外開放,切實把南日鮑產業鏈做精做長。加快培育我區知名品牌,扶持一批大型企業,引導水產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申報我區優勢水產品如牡蠣、紫菜、海帶開展無公害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地理標志產品,推進分級包裝和產地標識、無公害標識和地理標志產品標識等制度;引導水產品加工企業開展QS認證,申報名牌商標,鼓勵水產品企業爭創名牌產品,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把無公害水產品等優勢產品推向更大的市場。對于通過申報獲得證書的個人和單位,給予一定經濟獎勵,逐步形成品牌效應。
(三)激活機制,加大投入
1、積極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水產開發和經營,形成一定規模的區財政給予適當項目補貼。
2、鼓勵以集資合股、技術入股等形式壯大龍頭企業。
五、加強領導,努力創造現代漁業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成立機構,強化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成立加快現代漁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區農辦、發改委、海洋與漁業局、財政局、科技局等部門為成員,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區海洋與漁業局,由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制訂現代漁業發展規劃,搞好現代漁業招商引資,推動現代漁業的發展。
(二)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1、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扶持資金。
2、不斷完善金融信貸機制,各金融部門應向重點水產養殖大戶、特色戶提供貸款,著力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3、加大財政投入,區財政將從年至2015年逐年加大對水產養殖疫病測報、環境監測、漁業信息、技術引進及技術培訓等經費的投入。
4、鼓勵單位和個人充分利用適宜養殖的水面、灘涂發展養殖生產,對新開發的水產養殖項目,優先給予扶持
5、積極招商興辦“三資”和聯辦水產養殖企業,國有和集體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為投資或合作條件,在按稅法規定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期間,給予免征地方所得稅的優惠。
6、加快發展保鮮加工,建立和完善水產品流通市場體系,爭取用5年時間在主要漁港和水產品集散重點區域,建設多功能的速凍和冷藏設施,鼓勵企業和個人集資興建中小型冷庫,發展社會化服務;扶持水產加工企業開發新產品,加快魚糜系列制品、保健食品、海洋生物藥品等深加工技術的開發,推廣單體凍結、小包裝、軟包裝等先進工藝,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滿足群眾對水產食品多樣化的需要。
(三)齊抓共管,加強檢查考核。從今年起,將現代漁業發展納入鄉鎮和區直有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考評內容,定期檢查督促,通報情況,形成全區上下齊抓共管局面,促進我區漁業快速發展。
(四)優化環境,切實加強管理。大力宣傳和貫徹執行《漁業法》及有關法規,強化漁業行政執法,認真搞好水域灘涂養殖使用權證的核發工作,明確漁業權屬主體。對污染養殖水體并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查處并責令賠償;加大對偷、盜、搶、電魚的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實行嚴管重罰,依法保護,為漁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