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增強郵政服務試行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現就發揮郵政行業優勢,進一步加強郵政服務“三農”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市郵政系統要以黨的十七大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為指導,發揮全程全網的網絡優勢、百年郵政的信譽優勢,以及信息流、實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的功能優勢,在履行普遍服務義務的基礎上,努力構建郵政面向農村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農民、農業和農村提供農資配送、農業科普、郵政金融及各類便民服務,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二、工作措施
發揮郵政“通政、通民、通商”的行業職能,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堅持為農民生產、生活服務,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和郵政服務“三農”工作項目,積極參與“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使郵政服務“三農”工作實現“政府得民心、企業得市場、農民得實惠”的三大功效。
(一)建立“三農”服務網絡,開展農資配送服務,宣傳農業科普知識,促進農民增收增效。
郵政擁有較為完善的物流服務網絡、快捷的信息處理系統和資金結算系統,有扎根農村、深入群眾的郵政服務隊伍,得到農民群眾的真心喜愛和普遍信任。全市郵政要建立健全縣、鄉、村一體的連鎖配送服務“三農”網絡,形成以縣局為配送中心、支局所為骨干、鄉村代辦點為末梢的郵政服務“三農”平臺。各縣(市)郵政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依托郵政“三農”服務點,大力開展農資配送服務,把農資送到田間地頭,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農民成本。同時,農資產品配送的重點定位是國家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和農業部門重點推廣的農資產品等,不僅要確保配送的農資產品質量,還要積極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為推廣和應用農業新技術、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供方便快捷通道,促進農民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和發展。
全市郵政要發揮郵政渠道優勢,協助相關部門開展農業科普知識宣傳服務,引導農村科技致富。各縣(市)郵政局要與有關農業科技部門、農資生產廠家和農業科技報刊出版單位聯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貼近農村、方便農民、適應農民的農業科普宣傳推介活動,一要利用好中郵專送廣告和農村局所、網點的業務宣傳欄等自有陣地,及時郵政農資產品信息、病蟲害預報信息、農科、農技和致富信息等。二要經常性組織農科、農技專家開展送科技、送信息下鄉的活動,舉辦現場咨詢、農田病害義診、新產品演示和展銷,以及農技知識講座等便民利民活動;三要匯集“三農”政策、農科知識、農情常識,以及產品介紹、營銷謀略等,制作郵政服務“三農”工作手冊,幫助解決農業生產難題,使農民盡快掌握農業生產新知識、新技術,實現科技致富。
(二)大力開展郵政金融服務,促進資金回流農村,支持農村經濟建設。
一是以郵儲銀行成立為契機,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充分發揮郵儲機構點多、面廣和遍布城鄉的優勢,做好小額存單質押貸款業務;積極爭取盡快開辦小額貸款(農戶保證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商戶保證貸款、商戶聯保貸款)等業務,為廣大農村、農民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信貸支持,化解廣大農戶和個體工商戶融資難問題,更好地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積極探索建立郵儲機構與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等其他機構的合作機制,爭取更多的郵儲資金回流農村。二是加強服務創新,提升服務水平。加強網點建設和改造力度,優化網點設置,配好配足柜面人員,提高服務水平和改進服務質量,為廣大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三是積極推進郵儲機制創新。加強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制定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和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培訓戰略和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等,吸引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提升郵儲金融競爭力。四要發揮郵政匯兌點多面廣的優勢,提高農村地區郵政匯兌網點聯網率,規范郵政匯兌業務處理,確保資金回流農村渠道暢通。五要積極開展各類保險兼業業務,利用縣級及鄉鎮郵政保險網點,大力發展人壽保險、財產保險、農業災害險以及各類簡易險種的保險業務,為促進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三)認真履行普遍服務職責,發揮報刊發行主渠道作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各縣(市)郵政局要認真履行普遍服務職責,切實提高服務質量。一要不斷健全服務網絡,保證所有農村全部通郵,要優化郵路組織,增開鄉鎮快速郵路,提高郵件傳遞時限;認真規劃郵政網點布局,合理增加、改造農村郵政網點,改善用郵環境,不斷滿足農村群眾對郵政服務的需要。二要開展報刊征訂上門服務,加快報刊尤其是重點黨報黨刊的傳遞速度,黨報黨刊實現城關當日遞,主要農村次日遞,及時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農村,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三要借助自身的網絡優勢和已有的出版物經營資質,積極與文化出版部門、教育、農業科技等部門建立業務協作關系,共同推動中小學書、報刊和農業科普圖書下鄉工作;四要依托郵政“三農”服務點,開展以服務“三農”為主題的書、報刊流動銷售活動;利用農村集市,開展書、報刊流動銷售工作。
(四)大力開展代辦服務,提高農村生活質量。
各縣(市)郵政局要積極做好郵政“便民一站通”在農村地區的發展,做好以代辦、代收、代付為主的各類郵政業務,一要加強與電力、煙草等企事業單位聯合,利用郵政的眾多網點、郵儲收費平臺和“便民一站通”服務平臺,大力開辦代收電話費、水電費、有線電視費,代售電話繳費卡、充值卡、代辦保險、工資、征地補償款等各類代辦業務,更好地方便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二要利用郵政網點開辦面向農村的單證照業務,與公安、計生等部門合作,為農民群眾和外出務工人員提供辦理居民身份證、婚育證明速遞、票務等服務,方便農民工的出行。
(五)大力開展宣傳推介服務,推動農業產品外銷。
各縣(市)郵政局要勤于服務、創新營銷,充分利用中郵廣告、商業信函、郵資封、郵資明信片等信函廣告媒體,以及郵政11185客戶服務中心,積極宣傳推介農村的各類名、優、特農產品,把郵政有能力提供、農村有需求的服務和產品推介出去,擴大農產品銷售,架起農產品通向市場的橋梁。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郵政系統各級領導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郵政服務“三農”工作,進一步增強做好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列入“一把手”工程,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協助抓,建立有效的責任考核機制,真正抓出成效。
(二)精心組織。一是加大考核,市郵政局將服務“三農”工作列入各縣(市)局服務目標考核,出臺加強郵政服務“三農”服務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協作,機關部室要加大對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支持和政策傾斜,多深入農村網點,多指導、多督促,形成發展合力。三要規范管理,建立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通報、協調、總結等制度,務求實事做好、好事做實。
(三)積極溝通。各級郵政部門要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農業以及相關部門、生產廠商的溝通聯系,爭取黨委、政府、農業以及工商等相關部門對郵政服務“三農”工作的支持,營造有利于郵政服務“三農”工作開展的良好環境,獲取最快的農業、農科、農技方面的信息;要加強與農資生產廠商的溝通,保證供貨渠道的暢通;要加強與工商部門的溝通,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由各縣(市)郵政局統一辦理各郵政分支機構和鄉村郵政服務“三農”站(點)的資質增項變更和工商營業執照,并且簡化程序,減免費用;加強與經貿部門的溝通,爭取將郵政服務“三農”網點統一納入“萬村千鄉”工程建設體系,并在資金投放等政策上給予傾斜;加強與稅務部門的溝通,確保郵政服務“三農”業務能夠得到一定稅費減免和其他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