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畜牧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直各有關單位:
為促進全縣畜牧業轉型跨越發展,不斷推動畜牧業向規模、高效、安全、環保、節能發展,切實改變養殖發展環境,持續增加養殖效益和農民收入,加快畜牧強縣建設步伐,實現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突破,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畜牧強縣、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高畜牧業整體效益為核心,依托資源優勢,全力推動規模健康養殖及畜產品加工業發展,統籌推進畜牧獸醫隊伍建設,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強化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提升畜牧業生產水平,實現養殖大縣向畜牧強縣的跨越。
二、發展目標
通過政策、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的扶持,大力推進規模健康養殖發展,用3-5年時間,擴規模、提標準、增效益、保安全,逐步實現畜牧業轉型跨越發展。力爭到2015年,全縣豬、牛、羊、雞飼養量分別達到61萬頭、10萬頭、30萬只、1900萬只;肉、蛋、奶總產達到20萬噸以上;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到35%;打造一批帶動輻射能力強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力爭每年新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15個。到“十二五”末,全縣各類規模養殖場(區)累計新增60個以上。通過縣財政持續扶持,力爭拉動包括房地產、煤焦等行業在內的社會資金5億元以上轉投畜牧產業,帶動全縣1/3農戶從事畜牧行業,形成養殖、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畜牧生產產業鏈,推動農民收入持續、穩步增加。
三、工作重點
(一)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規模健康養殖。
依托我縣資源優勢和蛋雞基地縣政策優勢,突出發展蛋雞,大力推進豬、牛、羊養殖,形成“豬雞牛羊四輪驅動、四大畜種各顯神通”的發展局面。今后五年要拿出專項資金持續扶持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建設,轉變飼養方式,提升飼養標準,擴大飼養規模,增加養殖效益。
1、建設任務。除古陶鎮、孟山鄉外,其余12個鄉鎮每年至少按標準完成1個養殖小區(場)的建設任務。
2、建設標準。重點發展蛋雞3萬只以上、生豬2000頭以上、奶牛100頭以上、肉牛500頭以上、肉羊2000只以上、肉雞肉鴨5萬只以上的規模健康小區(場)。
3、強化扶持。今后五年,縣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對新建和改擴建養殖小區(場)予以扶持。凡是當年已提交申請且由縣畜牧中心統一規劃設計后的新建及改擴建的養殖小區(場),根據不同畜種和建設規模,按標準進行統一補貼。金融部門要加大對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場)建設的信貸扶持,對建成并驗收的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優先予以扶持。畜牧、農業、發改委等相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項目資金對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優先予以捆綁扶持。
(二)加強體系建設,提升服務水平。
1、積極推廣先進養殖技術,促進科技轉化。加速現有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大畜牧獸醫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鼓勵支持龍頭企業和畜牧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畜牧業技術推廣服務,搞好畜牧業集成技術創新。
一是重點推廣養殖小區規模生產技術、瘦肉型豬配套養殖技術、高產奶牛繁育與規范化飼養技術、優質牛羊經濟雜交技術、禽類生產技術、疫病綜合防控技術、全株玉米青貯及秸稈利用技術、配合飼料生產應用技術、活性乳酸菌飼料添加飼養技術等。
二是重點支持建設1-2個奶牛、肉牛、生豬、肉羊、家禽等各類畜禽高代次的種畜禽場,配套建設2個以上一、二級繁育場。加強人工授精改良站點建設,通過政府建設和企業自建,培訓200名技術人員,形成7個瘦肉型豬站點、14個良種牛站點、4個良種雞站點的人工授精改良網絡。同時,加大對畜禽良種引進、繁育和推廣的支持力度。到2015年,雞、豬、奶牛、肉牛、羊良種覆蓋率要分別達到100%、90%、95%、80%、50%。
2、健全防控體系,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和工作體系。進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為主體的動物防疫責任體系。縣、鄉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級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人按照《平遙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應急預案》規定,承擔相應責任。要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獸醫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工作體系,實行官方獸醫和執業獸醫制度。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重點強化縣級獸醫部門的責任和力量,逐步補足缺員,建立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隊伍和畜產品安全監管隊伍。
二是加強疫情測報網絡建設。根據農業部和省農業廳每個行政村須配備1名村級防疫員的要求,補充114名村級防疫員,完善以縣、鄉、村為主干,以防檢疫人員為支點的疫情測報網絡,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科學指導疫病防控。不斷完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落實資金、技術、物資“三項儲備”,縣級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儲備物資不少于30萬元。加強應急預備隊建設,提高快速反應和果斷處置疫情的能力,縣級組建15人的技術專家組和120人的應急隊伍,各鄉鎮要成立不少于100人的疫情應急隊伍。
三是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用3年時間,逐步解決杜家莊鄉畜牧獸醫站無站址和香樂、襄垣、南政、中都、段村5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危房改造,以及東泉鎮畜牧獸醫站辦公場所面積不足的問題。改擴建縣級畜產品安全檢測化驗中心,并把檢測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為全縣疫病防控提供技術保證。啟動病害動物及產品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運行費用列入財政預算,為我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四是建立完善動物防疫公共財政保障機制。獸醫行政管理、行政執法和技術支持工作所需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保證其人員經費和日常運轉費用。
3、強化執法監督,保障畜產品安全。切實貫徹執行《畜牧法》、《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行業管理,嚴格執法監督,保障動物產品安全。
一是強化動物檢疫。切實抓好動物產地、運輸、屠宰檢疫,嚴禁病害動物及產品進入市場。
二是加強安全監管。對養殖、生產、加工、經營動物產品等各個環節實行嚴格監管,嚴肅查處違法經營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對生產、銷售、使用獸藥、飼料等養殖投入品的各個環節實行嚴格監管,嚴禁使用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有害、有毒獸藥飼料,嚴格控制藥物殘留超標。
三是實行市場準入。凡進入我縣的動物產品、獸藥、飼料均實行登記備案,建立備案追溯制度,嚴禁病害動物產品和偽劣獸藥、飼料進入我縣。
四是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監管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將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各單位、各鄉鎮年度目標任務考核范疇,逐項落實。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監管措施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追究相關單位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對存有惡意添加違禁物行為的企業法人及相關責任人,要按程序移交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突出龍頭建設,提升產業化水平。按照“上聯市場、下聯千家萬戶”的要求,不斷強化龍頭企業建設,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橋梁紐帶和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在發展方向上,繼續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突出實施幾個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響的科技含量高、產品質量優、設施水平先進、具有樣板和示范作用的精品畜牧業工程,提高畜牧業產業化水平和層次。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提高深加工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把重點放在冠云、龍海、國青、全根等加工型和流通型企業的培育壯大上來,提高企業帶動發展能力。
二是在發展方式上,重點抓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投資畜牧業,逐步使專業化、規模化生產成為畜牧業生產新的經營主體,致力提高畜牧業基地化水平。充分整合項目、資金、服務等優勢資源,重點扶持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特別要扶持冠云牛肉、同盈雞蛋、辰宇雞肉等特色產品向規模化、工業化方向發展,提高產品檔次和競爭力。
三是在經營機制上,進一步完善產業化運行機制。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契約制、合同制、會員制、股份制等形式,積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市場+飼養場+農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模養殖場(戶)”等經營模式,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是在發展重點上要抓好“三創”。一是創新品種。培育、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提高生產能力,為健康畜牧業提供良種保障。二是創優品質。加強畜產品質量建設,加大無公害畜產品基地監管力度,提升無公害綠色產品檔次。三是創響品牌。積極拓寬“冠云牛肉”、“同盈雞蛋”、“辰宇雞肉”等品牌效應,加強新品牌的培育創建,努力新增10個以上注冊商標。狠抓畜產品精深加工,提升畜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要把推動畜牧業健康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緊緊抓在手上,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把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場)建設與標準化生產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養殖小區(場)污物治理相結合,與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相結合,與畜禽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相結合。通過建設養殖示范小區(場),促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根本改變,逐步實現畜牧業轉型跨越發展。各鄉鎮要落實工作責任,建立獎懲機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建設任務順利完成。要把畜牧產業發展(包括畜禽飼養量、動物防疫、畜產品安全監管、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場)建設等)作為考核各鄉鎮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畜牧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加強指導,搞好服務。縣畜牧中心要嚴格按照畜禽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和畜禽養殖小區(場)管理規范要求,加強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防疫網絡的技術支撐作用,從品種引進、飼養管理、疫病防治、嚴格消毒、封閉管理等多方面對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場)嚴格把關,提供全方位服務。
3、創優產業用地機制。認真落實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畜禽規模化養殖、畜產品加工用地政策,支持養殖戶租賃非農田保護區的土地用于發展規模養殖業。畜禽養殖小區(場)占地要選擇在遠離村莊、學校、廠礦、醫院、交通要道且隔離較好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廢棄磚窯、廢棄焦化廠等空閑土地發展畜禽養殖,統籌解決好養殖用地問題。
4、加強部門協同配合。要采取“聚集項目、捆綁資金、集中投向”的方式,積極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建設、優勢畜產品板塊基地和飼養加工龍頭企業建設,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經營。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資金、扶貧資金、扶貧貼息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科技三項經費等涉農資金,要重點傾斜支持畜牧業發展。農行、農業發展銀行要加大對畜產品加工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畜牧龍頭企業的建設。農村信用社要積極發放小額農貸和聯保貸款,大力支持農民發展畜牧經濟。特別是農業、林業部門在實施項目時,要結合畜牧業配合實施,綜合推進。沼氣建設要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相配合,封山禁牧要與牛羊舍飼圈養相配合,移民工程要與養殖小區建設相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