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建設內容;保障措施;進行講述。其中包括:以建設“生態**、綠色**”為目標、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總造林規模、生態廊道綠化、義務植樹盡責率、林業信訪案件查結、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生態廊道網絡建設、村鎮綠化工程、林業產業工程、實行目標責任制、積極籌措資金、加強種苗保障、認真落實政策發、加強資源管護等,具體材料詳見:
20**年是我市實施《**林業生態建設規劃》的關鍵一年。為確保圓滿完成20**年林業生態建設任務,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鄉綠化水平,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省政府辦關于印發林業生態省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政辦〔20**〕1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生態**、綠色**”為目標,重點抓好**山森林公園建設,著力推進山區生態林體系建設工程、村鎮綠化工程和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工程,充分發揮林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全面建設生態**、和諧**提供生態保障。
二、目標任務
20**年總造林規模為3.77萬畝。
(一)以**山森林公園首期建設(0.35萬畝)為重點,全面完成山區生態體系建設1.72萬畝,其中退耕還林荒山造林0.5萬畝、水土保持林0.72萬畝、生態能源林0.5萬畝。
(二)生態廊道綠化0.1萬畝。
(三)完成鄉(鎮、區)綠化5個、行政村綠化20個,綠化面積0.1萬畝。
(四)新發展用材林及工業原料林1萬畝、核桃0.7萬畝、園林綠化苗木花卉0.15萬畝。
(五)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0.07萬畝。
(六)按照適齡公民人數完成相應義務植樹或以資代勞任務,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0%以上。
(七)森林病蟲害成災率低于8‰,森林火災受害率低于1‰。
(八)林業總產值較上年增長14%以上。
(九)林業信訪案件查結反饋率85%以上,上級機關或領導批轉信訪件查結反饋率100%。
三、建設內容
20**年重點安排林業生態工程,適當安排產業工程、支撐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林業生態工程重點安排**山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山區生態林體系建設工程、村鎮綠化工程、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工程。
(一)**山森林公園建設工程。根據生態公園發展要求,堅持先易后難、先重點后一般、先建設后完善的原則,完成一期建設任務。主要包括植物專類園區、花木盆景區,共0.35萬畝;各區主干道建設及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兩個功能區綠化建設及景點建設。
(二)山區生態體系建設工程。在南部山區和北部丘陵區的**荒山荒地,營造以刺槐、側柏、楊樹為主的水土保持林1.22萬畝,營造以黃連木為主的生態能源林0.5萬畝。
(三)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做好生態廊道補植補造工作,特別是**鎮唐玄路0.1萬畝綠化工作。
(四)村鎮綠化工程。圍繞新農村建設,以庭院、村中道路(河渠)、圍村林帶為綠化重點,采用喬、灌、藤、花相搭配方式進行立體式綠化、美化。村中道路(河渠)兩側栽植喬木1—2行,相間配置常綠樹和花灌木,綠化率達到95%以上。因地制宜開展四旁隙地綠化,面積較大的公共隙地可建成公共綠地;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可建街頭游園、街心公園等公共休閑場所。面積較小的隙地可見縫插綠,栽植生態林或經濟林。所有村莊周圍都要建設3—4行圍村林帶,建設寬度不少于10米,形成綠色屏障。
(五)林業產業工程。在*河、*河兩岸和**區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及工業原料林基地1萬畝,樹種以楊樹、刺槐、泡桐為主。在南部山區和北嶺區發展核桃0.7萬畝,在北嶺區建立園林綠化苗木花卉產業工程0.15萬畝。
四、保障措施
(一)實行目標責任制。市政府與各鄉(鎮、區)簽訂目標責任書,將林業生態建設納入目標考核。各鄉(鎮、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將生態建設任務落實到鄉村、地塊、路段,明確責任人。市財政、發改、水利、農業、交通、公路、國土資源等部門要按照綠化分工負責制的要求,認真研究落實本部門的綠化措施,做好各自綠化工作,依據各自職能積極配合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二)積極籌措資金。在爭取上級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和資金的同時,各鄉(鎮、區)要加強義務植樹宣傳力度,采取以資代勞形式籌措資金。通過制訂優惠政策等措施,努力優化林業發展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廣泛開展四荒拍賣、大戶承包等方式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林業生態建設。深入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建立林業有序、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加強種苗保障。各鄉(鎮、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工程建設任務量和所需苗木情況及早建立育苗基地,實行定點育苗、定向育苗,特別是核桃產業發展和生物能源林建設所需要的核桃、黃連木等,要及早著手培育,盡快形成規模,滿足造林需要。市林業部門要加強本地育苗基地管理。各鄉(鎮、區)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采用本地所育苗木。市林業局要適時種苗信息,引導各地發展適銷對路的苗木。新晨
(四)認真落實政策。一是落實林權政策。按照“不栽無主樹、不造無主林”的要求,認真落實“樹隨地走、誰管誰有”的政策,對經過檢查驗收合格的樹木,交由土地所有者進行管理;對國家或集體林地要通過拍賣、承包等方式明確所有權人,市林業部門及時辦理林權證。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圍村林、生態廊道工程遇到耕地地段時,按造林標準下限進行規劃,盡量少占用耕地,不改變土地地類,其林木生長所占用土地仍按耕地管理。三是強化林地管理。嚴禁在林地內或無林荒山、荒坡上開荒種地,對此前已開墾的,由所在地鄉(鎮、區)收回進行綠化。四是落實資金補助政策。對納入市生態造林規劃的造林工程,經驗收合格,市財政按國家和省級最新補助標準每畝一次性給予補助。市級重點生態工程可適當提高補助標準,享受國家和省級工程建設補助。
(五)加強資源管護。認真落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制,嚴格執行森林防火行政領導負責制,加強護林防火隊伍建設,逐步更新消防裝備,增強我市森林防火能力。加強森林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治工作,提高生物防治水平,確保不發生爆發性病蟲害。加強森林公安隊伍建設,強化林業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附件:市20**年林業生態建設計劃任務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