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圍繞整改蔬菜產業發展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規劃、規模發展、基地帶動、注重品牌、扶持重點、突出特色、拓展市場、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通過政策引導、規范管理和資金支持,大力實施二十個示范鄉、一百個重點村的蔬菜基地建設示范帶動工程,全面提升蔬菜生產區域化、規?;⒃O施化、標準化、特色化水平,把蔬菜產業培育成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二、發展目標
到年,個重點鄉(鎮)蔬菜播種面積在年基礎上平均年增長,其中設施蔬菜在新增面積中不低于;蔬菜產業總收入在年基礎上平均年增長以上,蔬菜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在以上。到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萬畝,其中設施蔬菜萬畝,總產萬噸,實現總產值億元以上。到年,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萬畝,其中設施蔬菜萬畝,總產萬噸以上,實現總產值億元以上。達到一年四季蔬菜均衡上市,蔬菜業收入占種植業收入的比例達到以上,構筑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科學化管理的新格局。
三、具體措施
(一)科學規劃,調優蔬菜產業布局
全市蔬菜產業要按照“優勢區域更加集中、特色更加顯著、方向更加明確、示范帶動作用更加突出”的原則,突出三大優勢帶建設:一是冬春棚室蔬菜優勢帶,在國道沿線,包括,以日光溫室生產為主,增強冬春蔬菜生產供應能力,實現蔬菜周年均衡供應;二是春秋大棚蔬菜優勢帶,在沿線,包括以春提前、秋延后蔬菜生產為主,重點發展大中棚設施蔬菜生產;三是半地下棚室蔬菜優勢帶,主要包括運東地區黃驊、鹽山、孟村等縣市。采用半地下式棚室,避堿、增溫,實現蔬菜生產多樣化和特色化。各縣(市、區)及二十鄉一百村都要按照市總體規劃布局和發展現代蔬菜產業的要求,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設計,制定本區域蔬菜產業發展規劃。
(二)抓住重點,帶動全局,推進蔬菜產業升級。
全市在抓好省級示范縣基礎上重點抓好個示范鄉和個重點村的建設,以此為抓手,帶動全局。
1、發揮區位優勢,實行規?;a。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種植、配套統一、管理規范的要求,抓好蔬菜標準化基地建設。每個重點鄉至少建設個畝以上,采取先進設施的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以露地特色產品生產為主的基地面積要達到畝以上。重點村要建立畝以上的標準園區。
2、以發展設施蔬菜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優化設施結構,創新設施模式,擴大設施生產規模,提高設施抗災能力和生產能力。大力實施設施優化改造工程,采用新材料,推廣新技術,改舊式,建新型,使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有機結合,使全市設施蔬菜生產能力和經濟效益有一個新的跨越。采取因地制宜,土洋結合,大、中、小結合,高、中、低檔結合的辦法,適應不同地區、不同生產力發展水平,滿足品種多層次需求。今后,示范鄉和重點村新增蔬菜播種面積中設施菜面積要達到總面積的以上。
3、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新品種引進推廣力度,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增效作用;抓好集約化育苗廠建設,推廣穴盤育苗;加快滴微灌節水、膜下灌溉節水、微生物土壤活化配方施肥等先進技術和無公害生產高新技術的推廣步伐,提高蔬菜標準化生產能力。
4、加強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為著眼點和切入點,大力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本著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實行“統一入社程序、統一農資供應、統一進行標準化生產、統一生產計劃,統一品牌包裝銷售”五統一,大幅度提高蔬菜生產標準化程度、管理水平和市場綜合競爭力,搭建起現代蔬菜產業的發展平臺。重點村每村建立一個蔬菜專業合作社,到年吸納蔬菜種植戶以上。
5、培植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采取市場運作、招標選定、政府扶持的方式,積極招商引資,培育引進一批蔬菜加工配送龍頭企業,加強加工車間、恒溫儲藏和冷藏運輸等設施建設,盡快形成比較完備的物流配送能力。支持“二十鄉一百村”重點區域新建、擴建一批產地批發市場,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引導龍頭企業與“二十鄉一百村”生產基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固的產銷銜接關系,與京津等大中城市中高端市場主體建立穩定的配送直銷渠道,實現商品化、品牌化、規?;渌弯N售。
6、加強產地環評認定。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未達標的土地不準種植蔬菜。建立健全縣、鄉、村、基地、市場檢測網絡,實施縣、鄉兩級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建設項目,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購置配套儀器設備,在合作組織標準化基地建立農藥殘留速測站,開展農產品自檢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體系,加快產品認證步伐,把創立品牌與做強品牌和擴大市場占有率有機結合起來,盡快形成一批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蔬菜品牌。
(三)加大對示范鄉重點村的支持力度
1、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從2011年起,三年內每年對每個蔬菜產業示范鄉(鎮)安排專項資金萬元,全市共安排專項資金萬元,其中市、縣兩級財政各安排萬元,專項用于支持示范鄉基地建設和重點村標準園區建設。專項資金的使用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效應,吸引更多的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支持蔬菜產業發展,原則上投放到以下方向:
--扶持蔬菜擔保公司發展。鼓勵成立蔬菜專業擔保公司或以蔬菜為工作重點的農業擔保公司,為農民從事蔬菜生產提供信貸擔保。財政專項資金可作為啟動資金,或以股權方式注入擔保公司,引導、扶持擔保公司順利發展。原則上財政資金占公司股份不低于20%。鼓勵擔保公司在縣、鄉設立分支機構,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扶持農民互助擔保機構發展。為破解農民抵押擔保難題,引導、鼓勵農民成立互助擔保機構,大力發展農民互助擔保合作社。合作社實行商業化運作,正式注冊、民主管理、自負盈虧。對每個擔保合作社,按不低于農民入股總額5%的標準予以補貼。
--設立信貸風險基金。在相關金融機構設立適宜規模的信貸風險基金,支持金融機構對蔬菜產業降低貸款門檻,擴大信貸規模。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縣(市、區)要加快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改革進程,擴大農民有效擔保物范圍,解決蔬菜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示范鄉所在縣要以蔬菜產業發展為契機,率先突破,盡快實現農民承包土地確權和房產確權。各金融機構要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降低門檻,每年從信貸規模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蔬菜產業發展,特別是在農戶小額信貸、中長期貸款方面給予扶持。同時,保監部門要組織保險公司開展適合蔬菜生產的保險產品,特別是棚室骨架、棚膜保險,擴大蔬菜保險的覆蓋面,降低生產經營風險。縣級財政對農戶入保要給予一定補貼。
3、加大項目支持力度。農業產業化、農合組織、農業開發、扶貧開發、土地綜合治理、農業標準化、農業科技等主管部門要在項目資金上向蔬菜產業予以傾斜。各縣(市、區)要以縣為主體和平臺,整合各種項目資金,加大對“二十鄉一百村”建設工程的支持力度。并在項目儲備的基礎上,通過招商,吸收工商資本、社會資本、個體資本的投入,引導項目投資向蔬菜產業傾斜。各縣(市、區)要以項目建設為依托,加快土地置換和流轉步伐,為蔬菜規模化種植提供土地資源保障。
4、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要圍繞重點蔬菜生產基地、重點蔬菜生產標準園建設,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蔬菜生產基本條件。對重點生產基地和園區內的道路工程、水源工程、電力工程予以適當補貼。交通、水務、電力部門要積極支持基地和園區搞好道路、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并在政策、價格上予以傾斜。
5、加大培訓和科技服務力度。各級要認真搞好培訓工作,組織示范鄉、重點村開展培訓和觀摩交流活動,互相學習促進,推動各地提高蔬菜工作水平;各縣(市、區)農業部門要為每個重點村明確一名技術人員,負責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與推廣,組織廣大群眾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菜農的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能,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四、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蔬菜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性,把蔬菜產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蔬菜產業發展的領導。市成立蔬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市委主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同志任組長,市政府主管副市長任副組長,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全市蔬菜產業發展,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重點推進“二十個示范鄉一百個重點村”示范帶動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掛“市蔬菜產業辦公室”牌子,由市農牧局主要負責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并抽調精干力量,充實到蔬菜產業辦公室。各縣市及示范鄉(鎮)要成立相應的組織,建立目標考核制度,市蔬菜產業辦公室定期對“二十鄉一百村”建設進展情況檢查考核,對重點工作進行督導,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各縣市要建立領導干部對蔬菜示范鄉的幫扶責任制,每個示范鄉確定一名縣級領導干部具體負責,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加強工作指導;建立溝通調度機制,對全市蔬菜產業發展特別是生產基地示范工程進展情況實行定期調度;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蔬菜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發改委要統籌相關部門做好蔬菜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把蔬菜產業發展規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積極引導蔬菜產業向規?;⒒鼗较虬l展。交通部門要認真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確保蔬菜產品運輸通暢。工商、質量監督、農業執法部門要研究制定蔬菜品牌創建和保護辦法,加大對偽劣農資市場的治理整頓力度,確保蔬菜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