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口計生體系監管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
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及《中共市江干區委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江干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現就加強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創新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加強和創新人口計生管理、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進一步建立健全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計劃生育綜合服務水平為重點,積極推進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和方法創新,不斷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管理水平,促進我區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以及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建設以“樞紐、創新、低碳、人文”為導向的“城市新門戶、都市新中心”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二、總體目標
按照“科學規劃、分類指導、試點先行、典型引領、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以服務為先、完善管理為原則,探索出一套特色鮮明、運轉高效、平穩有序、適應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發展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優質均等化水平,努力保障和維護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全體居民群眾平等享受計劃生育、家庭發展、權益維護等方面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提高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三、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貫穿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的權益需求和保障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讓群眾共享社會管理創新成果。
——堅持實事求是。緊密結合江干實際,遵循人口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根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口計生事業的發展水平、發展模式及工作基礎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確定創新的重點和方向,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堅持方法創新。按照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總要求,加強實踐探索,注重方法創新,堅持抓點帶面、整體提升,切實增強人口計生服務管理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
——堅持統籌推進。要發揮各方優勢,加強人口計生與公安、教育、民政、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相關部門的政策銜接,積極探索整合管理力量和信息資源共享,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努力形成黨政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格局。
——堅持示范帶動。各街道、鎮要結合本地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索創新,推動試點工作,堅持漸進式推進。并在充分挖掘、總結、推廣和拓展試點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邊干邊改,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帶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宣傳引導。宣傳教育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有效手段。人口計生工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轉變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求人口計生宣教工作必須進行創新和發展。只有創新才能適應新時期的腳步,更好地服務于人口計生工作。一是抓理念創新,積極打造江干特色人口文化精品。以傳統地方文化及民間藝術有機融合為特色,注重家庭人口文化的發展,努力打造“一鎮(街)一品”、“一村(社區)一樣”的富有江干特色的人口文化宣傳精品。并通過政府采購、自我制作等方式,實現全區人口計生宣傳精品全覆蓋。二是抓載體創新,大力實施新型人口文化建設工程。要緊緊依托社區(村)特色,與背街小巷改善、新小區建設有機結合,積極推進特色人口文化傳播基地、人口文化廣場、新型生育文化園、人口文化書屋等建設,充分發揮其服務群眾作用,讓育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型生育文化教育。三是抓機制創新,構建人口文化傳播新體系。將婚育新風融入到社會文明建設之中,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人口計生門戶網站,有效運用新媒體和現代遠程教育傳播等手段,繼續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等宣傳節點,打造具有江干特色的人口文化傳播體系。通過廣泛組織社會宣傳,展示江干人口計生新形象,擴大社會影響力,增強社會各界對人口計生工作的支持。
(二)探索全員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實施全員人口服務管理是推動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途徑;是推進人口城鎮化、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服務型政府的現實需要。一是建立網格管理責任機制。按照“分級分片、劃片包干、責任到人、跟蹤服務、精細管理”的原則,在社區(村)實行網格責任制,將社區(村)劃分為若干個網格管理區域,設立網格責任人,明確工作責任,推行網格管理績效考核,逐步建立起責任明確、監管有力的工作新機制。二是創新流動人口計生工作模式。按照“管理求實、宣傳到位、服務到家”的工作理念,繼續深化完善“五位一體”流動人口計生工作模式,進一步健全“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加強流動人口協會建設,在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以同鄉會、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為載體建立具有不同工作特色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協會,進一步提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水平。三是破解特殊人群管理難題。健全社區(村)與駐區單位、企業、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機構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協調機制,建立“社區負責、單位配合、物業協助、業主參與”的計劃生育工作模式,重點抓好高檔住宅小區人員、拆遷在外過渡人員以及人在戶不在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有效破解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出現的計生難題。四是加強全員人口信息化建設。堅持以基層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強化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管理應用和實用軟件的開發,探索建立數據動態更新機制,深化數據開發利用,研究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與其他人口數據庫的共享支持系統,拓展便民服務應用通道,發揮人口數據分析、預測功能,將全員人口信息數據庫打造為“人口管家”。五是建立社區綜合管理信息員隊伍。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熱心社區服務的人員擔任全員人口管理信息員,承擔以人口基礎信息為主,兼顧各項社會事務基礎信息的采集、反饋工作,同時協助開展政策法規宣傳、了解社情民意等?;鶎泳C合管理信息員隊伍應以專職人口計生管理信息員為主體,公安戶籍協管員、社區工作者、樓道長、社區志愿者等為補充,并保證隊伍的相對穩定,強調隊伍與社區群眾的緊密聯系,確?;鶎庸ぷ髫熑蔚娜媛鋵?。
(三)推進優質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堅持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提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保障全員人口平等獲得計劃生育及其他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需求,逐步實現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一是大力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建設。堅持把計生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鄉區域統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之中,按照“區級做強、鎮(街)級做優、村(社)級做實”的思路,以創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示范窗口為契機,全面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提質提速,積極提升基層服務機構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逐步建成具有江干服務品牌特色的人口計生服務網絡體系,實現機構建設高標準、高品位、高質量,服務窗口配置標準化、氛圍家園化、環境溫馨化。二是深入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堅持和強化“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滿足被服務者需求為重點,不斷調整優質服務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拓展人口計生公共服務范圍,確保育齡群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能獲得適宜的優質服務。同時,進一步完善專項考核機制,推進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積極開展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優生優育家庭保健等服務,為新婚夫婦提供包括婚、孕、產、育在內的全過程、個性化的咨詢和指導服務,著力提高群眾“兩免”參檢意識。建立完善育齡婦女生育健康檔案和出生缺陷高危人群信息庫,加強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三是全面實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完善全員人口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政策體系,統籌兼顧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的各項利益,逐步將流動人口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疇,建立健全家庭發展政策,促進全員人口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四是推進服務隊伍職業化建設。創新培訓方法和形式,努力提高全系統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健全職業化培訓體系,著力推進生殖健康咨詢師、人口社工師、人口統計師、育嬰師、早教師等新職業的培訓、考核和資格認證,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生殖健康咨詢、家庭計劃指導、人口信息統計、心理咨詢等能力的人口計生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四)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幸福是人口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做好家庭工作、促進家庭發展是全面做好新時期人口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一是建立全程“立體式”利導機制。以提高家庭的發展能力,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重點,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自上而下涵蓋家庭創建、子女孕育、子女出生、子女成長、免費服務、困難扶助與風險防范、家庭發展、父母養老、特殊計劃生育家庭補助等家庭發展全過程的優、獎、扶、助等福利制度,同時積極推進有關計劃生育政策與相關公共政策的銜接。廣泛開展各種關愛、關懷、幫扶行動,落實“生育關懷”項目,實施計生家庭創業扶持行動,不斷提升計生家庭的幸福指數,實現更高層次的惠民。二是扎實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充分發揮計生協會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支持、指導和幫助基層協會從實際出發,創新方式方法,開展“親情牽手結對幫扶活動”、“關愛女孩活動”、“關愛空巢老人活動”、“牽手新市民活動”、“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活動”、“幸福家庭活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活動”等,盡力滿足計生家庭和育齡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生產、生活、生育、生殖健康服務需求。三是努力打造“生育關懷•幸福家庭”公益品牌。以計劃生育家庭為主體,通過搭建家庭信息、扶持救助、服務指導、利益導向等平臺,實現人口計生工作與幸福家庭發展工作各項任務的有結合。注重把握輿論導向,圍繞幸福家庭發展工作深入開展各種宣傳活動,形成良好宣傳氛圍,引導計劃生育家庭積極主動地參與幸福家庭建設,從社會和家庭兩個層面,幫助群眾樹立新型的婚育觀、發展觀和幸福觀。同時培育一批“生育關懷•幸福家庭”示范企業,為計劃生育家庭提供就業機會,努力將“幸福家庭•關愛一生”活動打造成為我區一個重要公益品牌。
五、工作要求
(一)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各地要在工作推進中,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從轉變工作思路入手,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在著眼于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更加注重人口素質的提高,注重人口結構的優化,注重家庭發展能力的建設,注重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加快角色轉變,從滿足群眾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出發,創新服務機制,確保居民群眾獲得滿意的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
(二)加強領導,全力保障。各地要把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創新工作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區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聯動,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各地要按照本指導意見的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意見,保證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三)結合實際,鼓勵創新。各地應將“創新”理念貫徹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根據本地實際,通過需求調查、運用項目管理等方式了解群眾多樣性需求,推陳出新,創出品牌,體現特色,營造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的局面。
(四)扎實工作,務求實效。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創新、提高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各地務必從實際出發,從群眾需求出發,按照統一部署,抓好各項工作。各地要加強指導、強化監管,指導基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扎實推進,注重實效,確保全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發展和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