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委創秋糧高產活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切實抓好秋糧生產,進一步增強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糧食生產五年增產計劃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糧食產量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科技帶動、主攻單產、提高品質、增加效益為基本原則,通過樹立典型、輻射帶動,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面提升我市糧食生產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二、目標任務
2011-2015年,全市每年建立12個玉米萬畝高產示范方、1個水稻萬畝高產示范方、6個整體推進示范鄉、87個玉米千畝高產示范方、2415個玉米百畝高產示范方、18個爭創高產紀錄田。
具體任務是:汝州市、葉縣、郟縣、寶豐縣、舞鋼市、魯山縣各建立2個萬畝高產示范方、2個重點千畝高產示范方、2個百畝高產攻關田、3個爭創高產紀錄田、1個整體推進示范鄉;另外各縣(市、區)再建立1個高標準的品種展示田,每個品種占地面積1畝以上。每個鄉鎮建立1個千畝高產示范方,每個行政村建1個百畝高產示范方。玉米萬畝高產示范方面積要達到2.5萬畝以上,產量指標為650公斤/畝以上;千畝高產示范方、百畝高產攻關田要爭取達到800公斤/畝。
湛河區建立1個水稻萬畝高產示范方和1個水稻百畝高產攻關田。萬畝高產示范方面積1萬畝以上,產量指標為700公斤/畝,百畝高產攻關田面積100畝以上,產量指標750公斤/畝。發展優質水稻的,萬畝高產示范方產量指標為600公斤/畝,百畝高產攻關田產量指標為650公斤/畝。技術實施方案由湛河區農林水利局參照農業部水稻高產創建技術規范結合本地實際制定。
萬畝高產示范方內要分別建有重點千畝高產示范方和百畝高產攻關田。項目區要基本做到統一秸稈還田、統一供種、統一機播、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草害防治,要注重新技術的應用示范推廣,逐步提高秋糧高產創建的科技水平。
三、主要技術措施
(一)選用優良密植品種。項目區內最好選擇豎葉、耐密、高產優質玉米雜交種,優良雜交種利用率要達到100%。所選品種必須為“2011年省玉米良種補貼推介品種”,最好選用包衣的鄭單958、浚單20、浚單22、吉祥1號、隆玉602等。種植密度要與品種要求相適應,并適當合理增加種植密度。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3葉期間苗,5葉期定苗,定苗時要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雜株,留下健壯植株。個別缺苗地塊可在定苗時就近留雙株進行補償,注意留苗大小要均勻一致。
(二)大力推廣機械化作業。項目區要大力推廣玉米機械化直播技術,做到及時、足墑播種,保證苗全苗足,苗情一致。播種時間在麥收后越快越好,力爭6月10日前播種結束。在管理中要積極推廣機械施藥、機械施肥和機械收獲技術,提高玉米機械化作業水平,逐步實現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
(三)科學施肥澆水。在施肥上要做到氮、磷、鉀等平衡配方施肥。根據產量指標和地力基礎確定施肥量,注意增施磷、鉀肥和微肥。在施肥方式上做到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追花粒肥。在玉米拔節前將氮肥總量的30%左右和全部磷、鉀、微肥,在距幼苗20厘米左右深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葉齡指數55%-60%,第11-12片葉展開)追施總氮量的50%左右;在籽粒灌漿期追施總氮量的20%左右。各地根據產量指標和基礎地力水平適當調整。項目區麥秸、麥糠還田率應達到95%以上,以便逐漸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實現糧食生產持續高產。玉米需水量大,示范方內要結合不同生產時期的需要和土壤旱情及時澆水。
(四)綜合防治病蟲草害。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大力推廣高效、低毒無公害農藥的應用。示范方內要統一病蟲草害防治。玉米出苗前用封閉型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或在3葉前用選擇性除草劑防除雜草。苗期注意防治粘蟲和薊馬;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和蚜蟲。各縣(市、區)要結合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治。同時要注意做好旱、澇、風、雹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工作。
(五)適時晚收。夏玉米晚收可明顯提高粒重和品質,在一定范圍內每晚收一天每畝約增產10公斤。高產示范方要做到在不影響小麥播種的基礎上,盡量晚收。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層出現,籽粒乳線完全消退后,才是玉米生理成熟期,是收獲的最佳時期。
四、工作要求
(一)四級聯創,以縣為主。秋糧高產創建活動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聯創,以縣(市、區)為主的原則。各縣(市、區)要制定本地區秋糧高產創建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并抓好落實。要把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活動的技術人員和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同秋糧高產創建活動緊密掛鉤,讓秋糧高產創建活動作為包村科技人員和大學生村官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
(二)嚴格管理,規范運作。各縣(市、區)要組織專家從田塊選擇、創建標準、技術方案、組織管理、目標任務、責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細則、獎勵辦法等方面制定秋糧高產創建活動的標準與操作規程。同時,建立活動檔案,實行專人負責,明確行政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做好技術數據的記載和工作記錄。每個高產示范方要設立標牌,注明創建單位、工作責任人、技術負責人、產量指標、品種名稱、技術要點等內容,接受社會監督。要制定考核驗收方案,按照規范的測產程序和標準,組織測產驗收。同時要注意建立健全項目實施檔案,為項目督查、考核、驗收提供依據。
(三)科學選址,示范推動。各縣(市、區)要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評估論證,秋糧高產創建活動示范方應選擇在區域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產業體系健全、基層政府重視、農民參與積極性高、產業化帶動能力強的地區,最好以行政村為單位整建制實施,集中連片,形成規模,便于觀摩學習,擴大影響。
(四)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發展改革、財政、農機、水利、農業綜合開發、氣象、科技、糧食、供銷、工商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共同為秋糧高產創建活動創造有利條件。農業部門要牽頭協調有關部門集中重大項目資源,向秋糧高產創建活動傾斜,把秋糧高產創建活動同良種補貼、農機補貼、水利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優糧工程、科技入戶、植保工程、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新型農民培訓等項目結合起來,提高項目實施質量。在搞好規劃、規范運作的基礎上,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生產指導。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到田間地頭指導等方式,開展技術服務,把高產技術送到示范方內的每戶農民手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農業局、農機局、水利局、糧食局、農開辦、農科院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和各縣(市、區)分管副縣(市、區)長為成員的市秋糧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岱威兼任辦公室主任。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明確責任分工。各縣(市、區)農業局要負起重點示范方的創建責任和全縣(市、區)秋糧高產創建的技術指導責任;各鄉鎮政府要切實負起鄉級示范方和村級示范方的創建責任。縣、鄉兩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推動秋糧高產創建活動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干群進一步認識到高產創建對農業生產發展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農業信息網等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專題等形式,廣泛宣傳高產創建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典型;跟蹤報道高產創建的過程和成效,引導社會各方共同關注高產創建工作,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高產創建活動的輿論氛圍。
(三)加大投入。高產創建面積大、涉及面廣,必須有相應的資金作保障。中央和省每年都安排一定數量的高產創建專項資金,市政府每年拿出500萬元用于高產創建工作,并安排專項獎勵資金用于工作獎懲。各縣(市、區)也要加大對高產創建的資金投入,確保高產創建工作的技術、人員、物資、措施等落實到位。
(四)加強督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秋糧高產創建工作的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市秋糧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隨時對各縣(市、區)重點高產示范方進行督導檢查,對鄉級千畝高產示范方、村級百畝高產示范方隨機抽查。各縣(市、區)也要制定詳細的督導辦法,對各鄉鎮高產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切實落實好鄉村級高產創建任務。
(五)落實獎懲。市秋糧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將制定專門的高產創建考核辦法,根據平時工作情況、階段性督導檢查結果和最終測產結果,對各縣(市、區)高產創建工作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估。根據考核評估結果,對目標任務完成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并通報表彰。對管理不善、措施落實不力、實施效果差的,進行通報批評。各縣(市、區)也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高產創建工作考核和表彰辦法,對鄉、村級示范方進行檢查評比,并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