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職業教育革新及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印發<縣貫徹落實《省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加快我縣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1、充分認識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促進勞動就業,建設物裕風清、和諧幸福新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牢固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發展”的思想,把職業教育作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抓好我縣的職業教育。
2、明確職業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質量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把加快職業教育發展與促進就業、維護穩定、繁榮經濟、建設和諧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職業教育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教育教學改革,建立符合本縣實際的職業教育運行機制,逐步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結構合理、靈活開放、特色鮮明、自主發展和輻射周邊縣(市)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3、明確“十二五”期間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把縣職業中專打造成國家級重點職校。全縣高中階段招生職普比達到45:55,縣職業中專辦學規模達到2000人左右;建成5個縣級重點專業,2個市級示范性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進一步整合資源,年培訓城鄉勞動者和承接其他各種培訓2萬人次以上;校園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
二、加大投入,推動職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
4、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確保用于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從2011年起,縣城市教育費附加每年要安排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職業教育。教育行政部門要負責提出此項經費的使用安排,并會同財政部門下達計劃,確保此項經費重點用于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同時,縣財政每年在年初經費預算中安排5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職業教育宣傳、招生、教師培訓、師生參加省市競賽及獎勵、教師聘請和補助實習企業等。
5、促進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為打造國家級重點職校,擴大辦學規模,5年內,在縣職業中專辦學規模達到相應程度時,投入800萬元用于職校基礎能力建設。其中,2011年,建設好運動場,并完善相關專業設備;2012—2013年,改建后棟面積為3200平方米的教學樓,購置相關實訓設備;2014-2015年,擴建一棟面積為11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新建一棟面積為1100平方米的辦公樓。
6、建立職業教育助學制度。財政部門要落實國家中職生助學金政策,按時、足額發放中職生助學金。縣扶貧移民辦按相關政策對職業中專接收的扶貧開發重點村的在讀貧困生給予重點補助。職業中專要從學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獎、助學金和學費減免,并把組織學生參加勤工儉學和半工半讀作為助學的重要途徑。
三、建立健全招生制度,擴大學校辦學規模
7、確保職業中專招生生源。按照職業教育發展目標要求,并根據縣內學校初三畢業生人數情況分配招生任務。招生任務要落實到各鎮政府、各初中學校,實行職校招生工作目標管理。各鎮政府完成職校招生情況列入縣年終目標考評,對完成當年任務80%以上的前三名給予一定的獎勵,對完成當年任務60%以下的后三名給予一定的處罰,獎勵經費從50萬元專項資金中列支,處罰金由縣財政從各鎮政府經費中扣除。同時,各鎮政府、各初中學校要加強對畢業生報考縣職業中專的動員引導,每年至少要召開2次職業教育招生專題會。縣教育行政部門對各初中職校招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各初中學校每招一名新生獎勵150元,對完成當年任務80%以上的前三名給予一定的獎勵,完成當年任務60%以下的后三名給予一定的處罰,獎勵經費從50萬元專項資金中列支,處罰金由縣教育行政部門從各初中公用經費中扣除。
8、實行彈性學制擴大辦學規模。職業中專要做到不受年齡、地域、時間限制,實行注冊入學,采取彈性學制進行招生。職業中專要將往屆初中畢業生、未升學普通高中畢業生、回鄉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退役士兵等城鄉勞動者納入中等職業中專招生對象,進行重點宣傳,不斷擴大學校辦學規模。
9、加大面向社會的宣傳引導力度。宣傳部門、縣內有關媒體和職業中專要采取各種措施對職業教育進行宣傳。縣電視臺要適時免費播放職業教育宣傳片、宣傳字幕;通訊、手機報應不定期刊出有關職業教育的相關信息報道,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職業中專每年要開展2次以上的下鄉招生宣傳工作。通過不斷創新宣傳形式,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就業觀,營造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
四、加強學校專業建設,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10、加強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圍繞我縣主導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緊缺的需求,重點建設數控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酒店管理、學前教育等專業。同時,加強與縣內企業的有機對接,積極與企業合作,探索建設旅游服務、汽車美容與維修、建筑技術、涂料化工等相關專業,配足配齊相關實訓設備。
11、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職業中專要構建有職教特色的德育管理體系,通過改革評價,開展各項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構建有效的教學管理體系,抓好教學常規和教育科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學校要面向市場、緊跟企業,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要主動與縣域內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企業的用工需求,與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基地,每個學期安排學生到基地實習,開展實訓工作,為縣域經濟發展培養適需對口的合格人才。
五、改革用人機制,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12、實行職業教育人事優惠政策。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按照“因事設崗、以崗擇人、按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對職業中專教師實行“三定一不定”(定編制、定崗位、定工資總額,不定人)的管理模式。職業中專根據專業開設需要,每學期向教育主管部門、人事部門申報聘任專業教師,經批準后,聘用期間專業教師每月最低享受2000元補助工資標準,實習指導教師每月最低享受1500元補助工資標準,經費從50萬元專項資金中列支。
1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力度,職業中專每年要派遣專業教師參加培訓,建立職校教師到大學、企業進行培訓、實踐的制度。實施職校名教師培養工程,職業中專每年要選派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培訓。5年內,職業中專教師學歷合格率要達到9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比例達到70%以上。
六、強化政府引導和調控,增強職業教育發展后勁
14、嚴格實行就業準入制度。各企業單位招錄職工必須嚴格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規定,從取得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人保部門要加大對就業準入制度執行的監察力度,對違反規定的用人單位給予處罰。職業中專要充分利用好職業技能鑒定平臺,做好職校畢業生和廣大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15、優先安排職校畢業生就業。勞動就業部門要與職業中專共同建立就業保障體系,暢通就業渠道,共享勞動就業資源。職業中專畢業生參加人事部門組織的縣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特定崗位的報考,在學歷要求上可放開限制。縣內各園區企業在招工用工時,要優先安排、接納職業中專畢業生。
16、打造全縣培訓基地。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各負其責”的原則,整合全縣培訓資源,納入職業中專培訓體系,將職業中專打造成全縣的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同時,統一將所有培訓資金劃入縣就業創業新知識新技能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的培訓資金專戶,對整合的培訓專項資金實行歸口統一管理、專款專用。
17、鼓勵企業與職業中專合作辦學。積極推動職業中專與企業合作辦學,形成前校后廠(場)、校企合一的辦學格局。鼓勵企業在職校實施訂單培養模式,并積極為職校提供兼職教師、實習場所和設備。承擔了實訓任務的企業,在用工時可以優先選聘職校的畢業學生,并給予每天適當的補助,補助資金從50萬元專項資金中列支。
七、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保障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18、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把職業教育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成立由各鎮政府、教育、人保、發改、財政、物價、農糧、扶貧、工商、稅務、宣傳等部門組成的縣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職業教育工作每年一次的聯席會議制度,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落實各部門的目標責任制,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的作用,研究解決職業教育在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19、營造部門齊抓職業教育氛圍。各鎮政府要成立職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鎮、村兩級農民職業培訓體系,保質保量完成農民培訓、職校招生的任務。財政部門主要負責落實職業教育經費政策,及時籌措和劃撥各項職教經費。人保部門主要落實人員崗位,引進優秀教師到職業中專任教,制定政策優先聘用職校畢業生,監督實施“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充分依靠職業學校資源,開展好各種培訓。發改部門要編制我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落實職業教育建設項目的立項論證工作。稅務部門要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強教育費附加的征收。工商部門要加大非法招生廣告宣傳的打擊力度。物價部門要為職校用好用足收費政策創造條件、加強指導。農糧、扶貧部門要積極配合職業中專開展好培訓工作。工業園區管委會要積極做好工業園區的用工需求調查,為學校建立實訓基地提供支持,協助職校安排學生入企實習工作。教育主管部門要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發展職業教育的各項工作,具體實施職業教育的統籌規劃和指導職業中專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宣傳部門要做好職校招生的宣傳工作。
20、加強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把發展職業教育的任務列入各鎮和相關部門的工作考核范圍,建立職業教育環境工作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組織,每年進行一次職業教育專項督查,對各鎮和相關部門落實職業教育工作目標和任務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并依據考核結果實施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