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財政收支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城西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按照“穩中求進、奮發有為”的工作總要求,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我市經濟運行總體正常。但受國內外環境的影響,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財政持續增收的基礎尚不穩固,財政剛性收入減少,剛性支出加大,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增大,財政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為確保實現2012年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就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好增收節支保平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促進經濟發展,夯實財稅穩定增長基礎
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一)著力培植財源。認真分析研究目前的財源格局,把加強財源建設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弄清重點財源、后續財源和財政收入走勢,研究制定措施,切實加強財源基礎建設,做大財政總量。要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做好項目工作,爭取更多的國家建設資金支持,并積極吸引外資和民間資金。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支持科技創新、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和骨干龍頭企業發展,積極培植新的財源增長點。
(二)加強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加大永商回歸工作力度,推進總部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通過采取資金投入、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商回永、引稅回永,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增強財政增收潛力和后勁。進一步加大服務企業力度,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建立健全“畝產稅收”、“單位電耗稅收”等綜合貢獻評價機制,對畝產地方稅費高、消耗低、排放少的企業,在資金、用地、用電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三)強化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嚴格執行《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的規定,加大財政專戶清理整頓力度,立足源頭控管,規范征收行為,堅持依法征收;嚴格票據管理,建立健全財政票據管理體系,實行以票控費,以票促收。
二、嚴格財政支出管理,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一)嚴格預算執行。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嚴格遵循“量入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安排財政支出,強化預算執行剛性,確保財政收支平衡。除中央和省確定的增支項目外,一律不新開支出口子。特殊事項必須追加的,應在8月31日前完成追加預算的上報,按照程序審核批準。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上報市政府討論涉及財政資金的相關政策文件,必須事先征求市財政部門的意見。
(二)嚴格支出標準,嚴控一般性支出。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牢固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事的理念,建立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對“三公”經費的監督管理,2012年“三公”經費支出按2010年與2011年實際決算數孰低的原則進行控制。嚴格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辦公室配置標準,嚴格控制公務用車配備和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嚴格規范會議、慶典、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和公務接待、外事考察,支出標準按照《關于印發市行政事業單位會議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關于印發市公務招待費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及《關于進一步加強黨政機關因公出國(境)管理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規定標準執行,對已查實的超標經費在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時予以全額扣回。
(三)規范資金使用行為。加強人員支出管理,推行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將機構編制管理與組織人事管理、財政管理、社會保障管理緊密結合。從嚴控制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需工勤人員,及時清退不合理用工。人員經費支出嚴格按照人力社保部門審批后的人員數及預算編制標準執行,不得超標準、超范圍發放,不得弄虛作假,采取虛報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監察、人力社保、審計、財政部門要加強對鎮(街道、區)津補貼發放情況的核查,對不符合規定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加強項目支出管理,除中央和省確定的重大支出以及教育、科學、農業等重點支出外,其他項目支出預算原則上“零”增長。全面清理現有的各項專項資金和獎勵資金,對交叉重復設置的專項資金予以整合,重點加強對信息化建設、規劃編制等項目的審核把關,避免重復投入。加快推進農村“多村一社區”工作,加大村級專項補助資金整合力度,減少零散投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進一步做好專項結余資金清理統籌工作,不得擠占、挪作他用,隨意變更支出。
(四)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格按照市政府關于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的相關規定,認真做好項目前期準備、立項審批、工程招標及建設、工程決(結)算等工作,嚴禁超預算投資,嚴格按照工程進度撥付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三、深化財政管理改革,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繼續深化預算管理改革,細化預算編制,嚴格審核各項支出。加快推進公共預算、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以及政府性債務計劃編制,加快建立全口徑預算制度。全面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制度改革工作,建立以國庫單一賬號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規范公務消費,使財政資金處于有效監督管理之下,減少資金撥付環節,增強財政支出的透明度。完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加強政府投融資平臺監管。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加強績效管理結果應用,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項目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要運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提高財政
四、整合信息資源,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大力推進“信息管稅”,健全部門間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進一步細化各項政策措施,務求工作取得實效。公安、工商、國土、房管、商務、金融等部門要向稅務部門提供“第三方信息”,協助稅務部門通過信息比對等手段提升稅收征管水平,堵塞跑冒滴漏。機構編制部門要建立健全機構編制動態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人力社保部門、財政部門要建立財政供養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人力社保部門、用人單位、財政部門對人員信息一體化運作,提升財政財務監督管理水平。財政部門要以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為契機,利用金財工程等信息化軟件平臺,實時監控財政資金運行狀況,增強資金監管的威懾力。
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察、審計及社會各方面監督。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嚴肅查處違反財經紀律和損失浪費的各種行為,規范財經運行秩序。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各鎮(街道、區)、各部門(單位)要堅持年初確定的收入增長目標不動搖,科學研判經濟運行趨勢,加強收入預測分析,既要看到當前財稅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更要增強信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強組織收入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確保財稅收支平穩運行;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廣泛宣傳財稅法律法規,普及財稅知識,加強依法納稅教育,增強納稅人納稅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加強協調配合,振奮精神,克難攻堅,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