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保局領導環境保護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認清形勢,推進環保工作歷史性轉變。當前,我國環境與發展的關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環保工作已經進入了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總理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關鍵是要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把加強環境保護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況。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自覺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提高環境保護工作水平。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歷史性轉變,目標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總體思路是全面推進重點,在硬任務、硬指標上有所突破,主要措施是抓落實、抓實干、抓細節、抓基層,扭轉環保工作處于被動、事后、補救、消極,滯后于經濟發展的狀態,形成主動、事前、預防、與經濟發展同步的格局,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歷史性轉變。根據**北實際情況,**年我市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黨的十六大六中全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我市環境保護委員會成員會議精神,按照徐謙書記“四個非常”(對環保的重要性、對存在的問題、對潛在的威脅要非常清醒;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要非常認真;對水源管理要十分嚴格;各級黨委、政府及環保等部門,對環保工作要長期負責、持續負責、非常負責),陳樺市長“三個務必”(務必強化環保硬約束;務必強化重點突破;務必強化發展質量)和“三個一律”(沒有經過環評的企業一律不得開工;沒有通過環保驗收的企業一律不得投產;污染治理沒有達標的企業一律關閉)的要求,圍繞和諧社會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的戰略目標,堅持防治和建設并舉,執法和服務并重,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提高,局部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二、明確目標,落實工作任務。**年是我市“十一五”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一年,任務十分艱巨。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市長環保目標責任制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要求,我市**年環境保護要實現以下工作目標:
環境質量指標:全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二級,武夷山市保持上年一級水平。城市環境空氣二氧化硫(SO2)含量控制在0.06毫克/立方米以內,二氧化氮(NO2)含量控制在0.08毫克/立方米以內,可吸入顆粒物(PM10)含量控制在0.10毫克/立方米以內。建溪、富屯溪水質功能達標率保持在上年水平,達100%,**江**段水質達標率從上年88%提高到9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順昌縣從上年的80%提高到90%,浦城縣從上年的90%提高到95%,**市及其它縣(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上年水平,達到100%。
污染物控制指標:根據省上下達的“十一五”總量控制指標(征求意見稿)“至2010年我市化學需氧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9%,削減量800噸,排放量控制在4.46萬噸;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1%,控制在3.18萬噸”。根據我市年度削減計劃,**年全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44879噸(不含畜禽養殖污水),比上年削減350噸,削減率為0.77%,其中,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9279噸,比上年削減267噸,削減率為0.9%;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5600噸,比上年削減83噸,削減率為0.5%。全市**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39萬噸,比上年削減0.10萬噸,削減率為2.7%。危險廢物實現零排放。全市城市區域噪聲控制在55分貝以下,交通噪聲控制在70分貝以下。
三、強化措施,確保工作任務的完成。**年環保工作要抓重點突破,按照“突出一個重點,完善兩項建設,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的思路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
(一)突出一個重點。認真實施《**市**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意見》(南政[2005]綜185號),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投資3665萬元,計劃治理規模養殖場54家(禁建區13家,非禁建區41家),其中,污染治理42家(禁建區3家),搬遷12家(禁建區10家)。
二是加強工業污染防治。計劃投資7539萬元,完成45家工業污染治理和清潔生產審核,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上下達的總量指標內。老污染源于**年底全部實現排污口規范建設,重點工業污染源各種污染物排放穩定達到國家或地方的排放標準。執行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
三是加快城鎮生活污染治理。計劃投資32687萬元,完成36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技改和污水管網配套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邵武、武夷山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努力在**年底前建成。建陽市污水處理廠**年底前動工,**市污水處理廠**年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建陽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努力在**年底完成。**江**段沿岸鄉鎮要按照省上治理規劃的要求,全面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置,在**年完成45個鄉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情況下,**年要完成20個鄉鎮垃圾處理設施
建設任務。光澤、順昌、浦城、松溪、政和要開展前期工作,于2008年底前各建設完成一座垃圾無害化處置設施。
四是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在**年完成39個建制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的前提下,**年要完成剩余的23個建制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加大執法力度,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違法行為,確保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計劃投資1697萬元,完成5個重點飲用水源保護項目建設。其中,**市高新園區污水管網建設投資1000萬元,將園區工業、生活污水引至新建水廠取水口下游排放。
五是加快安豐溪污染治理。繼續加強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治理,以鞏固、提高治理成果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實現環境凈化、綠化、美化,安豐溪水質改善,達到Ⅳ類水質目標。重點完成三項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投資95萬元,完成垃圾運轉站建設。二是投資150萬元,完成污水泵站建設。三是投資130萬元,完成南紡工業污水管網建設。
(二)完善兩項建設
一是完善環境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到**年底,浦城、光澤、松溪、政和四個三級站。要具備基本的監測能力,通過省級計量認證,承擔一定的監測任務。其他縣(市)也要進一步完善監測站建設,增強監測能力,適應日常和應急監測需要。進一步完善**市環境自動監測監控中心的建設,實現轄區各縣(市)水質、環境空氣、污染源自動監測、在線監控和環境信息的聯網,并與省環境自動監測監控中心聯網。今年擬投入50萬元,組建并完善**市環境監測站輻射室儀器設備建設,形成輻射環境監測的基本能力。**年底前,所有省、市重點工業污染源實現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武夷山、建陽市區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日報和預報工作。
二是完善環境監察系統建設。加強環境監察標準化建設工作。分期分批,加大資金投入,增加交通、通訊、取證、防護等設備配置。重視和扶持縣級環保部門環境監察能力建設,增加人員編制,工作經費。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不斷完善環境監察所需的儀器設備。
(三)加強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環境違法整治工作。繼續開展整治不法排污企業的專項行動,加大重點企業的掛牌督辦力度。繼續開展礦山企業環保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城市、鎮、村飲用水源地上游和城鄉居民集中居住區周圍的礦山建設項目環保審批和“三同時”執行情況。對上年大檢查中存在問題的礦山企業加強監督管理,促其整改落實到位。加大對“十五小”的監管力度,遏制工業污染反彈。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100%,竣工項目“三同時”執行率為100%。通過加強執法,努力做到沒有經過環評的企業一律不得開工,沒有通過環保驗收的企業一律不得投產,污染治理沒有達標的企業一律關閉。
二是加強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加強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領導,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應急人員配備,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建設。根據市長環保目標責任制要求,爭取**年內在國家和省上配套的140萬元的基礎上,投入80萬元,配套購置一輛應急監測車輛,配備相應的應急監測設備,提高污染應急事故處置能力。加強危險源、化學危險品、礦產行業的日常監督檢查,做好危險廢物安全轉移工作。
三是加強工業園區環保監管。目前我市有省級工業園區10個(含省級鄉鎮工業園區),目前已完成環境影響總評的有2個,即武夷山旅游經濟開發區、**浦城工業園區;正在委托進行環境影響總評的有2個,即****北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駐省級工業園區建設項目242個,有152個辦理了環評環保審批手續,環評制度執行率63%。縣(市、區)自行開發的工業平臺(園區)除**建安工業平臺辦理環境影響總評外,其它都未委托開展環境影響總評工作,沒有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年底前,所有省級工業園區及縣(市、區)自行開發的工業平臺全部要進行環境影響總體評價,依法辦理環保審批手續;入駐園區的建設項目也要全部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等環保制度,辦理環保審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