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鎮委農業和農村工作指導意見范文

鎮委農業和農村工作指導意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農業和農村工作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鎮委農業和農村工作指導意見

各街道辦事處、各村(居)民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全面小康進程,現就2014年全鎮農業農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總體達小康,建設新”的總體目標,以“民富、村美、風氣好”的新農村建設為主題,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全面小康為中心,突出促進農民增收、農村新環境打造、全面小康幫促和農村基層建設“四大工程”推進,強化組織領導,堅持開拓創新,狠抓措施落實,為農業農村工作目標的實現再創新的業績。

二、工作目標

2014年,扎實有效推進“四大工程”,“民富、村美、風氣好”的新農村建設目標有新的提高,農村全面達小康。

1、促進農民增收工程:通過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15%,達到小康“民富”目標要求。

2、加快農村新環境打造工程:通過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推進和長效管理新機制的建立,使得全鎮所有等級河道清潔整治100%達“三無”標準,農村生活垃圾清運體系和集中處置實現全覆蓋,農村道路管護有全新面貌,綠化覆蓋率達全面小康指標,總體實現“村美”目標。

3、加強農村基層建設工程: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培訓管理、完善服務、加快發展,使“雙強型”干部隊伍不斷壯大,村級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村民道德素質不斷提升,新農村建設“風氣好”煥然一新。

4、全面實施小康幫促工程:通過落實奔小康幫促措施,實現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掛鉤幫促全覆蓋,幫促機制進一步健全,幫促內容進一步豐富,幫促成效進一步顯現,新農村建設得到全面推進。

三、重點工作

1、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和布局

當前,我鎮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不斷加快的歷史時期。要緊緊圍繞全面達小康的目標要求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路,審時度勢,切實加快全鎮農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優化的進程。

(1)堅持科學規劃。要根據全鎮產業布局總體規劃,按照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要求,以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為目標,科學制訂全鎮農業產業布局規劃,為農業結構和布局的調整、支柱產業的發展明確方向,騰地轉勞為全鎮工業化、城鎮化服務。在空間布局上,積極實施由中心向周邊的轉移,引導、鼓勵蠶桑、畜禽業種養大戶和龍頭企業到遠郊村建立基地園區。在生產規模上,逐步減少小而散、生產居住混雜的種養小戶,鼓勵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的基地園區、養殖小區,逐步實現生產居住的分離,促進高效規模農業的發展。

(2)推動產業升級。大力提升傳統特色支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普及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提高農業的產量、質量和效益。大力發展農業內部的加工、流通業,促進支柱產業的前延后伸,重點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新型流通業態。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向產業鏈高端進軍,提升產業的層次和綜合競爭力。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實現由品種到品質到品牌的新跨越。

2、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

把發展“一村一品”和主攻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發展高效規模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強化規劃引導,加快結構優化,促進特色經濟不斷壯大。2014年建成“一村一品”專業特色村3個。

(1)實行規劃統領,顯著提升“一村一品”發展水平。一是制定實施“一村一品”發展規劃。根據鎮域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按照“一村一品”建設規劃全覆蓋、特色產業上規模、發展水平上層次的要求,所有村都要按照全鎮空間產業布局規劃和立足本地、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項目帶動、整體聯動的工作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一村一品”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實現規劃方案的全覆蓋,并有序組織推進。二是進一步拓寬“一村一品”發展領域。在進一步提高蠶桑、畜禽等專業特色村的基礎上,加快培育二、三產業發展專業特色村,著力打造農業特色產業帶和農村經濟增長極。要以重點項目建設為載體,利用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依托工業片區和村級創業園,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專業特色村。要順應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實行村企掛鉤,積極發展與大工業、大企業相配套的零部件加工業,盡快形成產品集聚,打造村級經濟新的增長點。三是優化提升“一村一品”發展層次。增強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市場意識、標準意識、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進一步加強新技術推廣和標準化質量監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品牌經營,顯著提升“一村一品”發展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要堅持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知識的推廣應用力度,不斷提高“一村一品”的科技含量。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基地園區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行業、分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加強質量標準建設。普及農業標準化生產知識,推廣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建設標準化示范區。強化農業投入品市場監管,規范農資市場秩序,從源頭上把好質量安全關。實施“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產品藥殘的監控,組織開展農產品的質量認證和產地認定工作,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強“一村一品”工業品的標準化工作,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要加大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鼓勵支持農產品品牌創建,不斷提升產品的檔次和品位,進一步提高我鎮名優農產品的知名度。

(2)主攻重大項目建設,大力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進程。突出大基地、大園區、大龍頭的重點骨干項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實施,不斷增強重大項目的示范、輻射、帶動和支撐效應。一是做大做優基地園區。圍繞壯大農業支柱產業,提高特色基地,放大板塊效應,對一批重點基地園區進行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擴大規模,做響品牌。蠶桑業要圍繞區域布局調整,逐步縮減桑園面積,提高基地建設質量,重點建設標準化示范桑園,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園區建設,努力提高畜產品質量。重點加快推進新康德現代化蛋雞養殖等已開工項目,促其不斷做大優優,增強產業示范帶動作用;開發利用里下河水面資源,重點抓好204國道水產科技園等項目建設。二是做大做強龍頭加工項目。圍繞優質畜禽、桑蠶副產品等資源的開發利用,著力招引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以農產品深度開發加工帶動優勢農產品產業群、產業帶建設,全鎮新增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投資5000萬元,其中新建成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3個;三是做活做特市場流通項目。根據產業布局規劃,加強各類農產品市場建設。全鎮要建成初具規模特色的農產品專業市場和農產品集貿市場3個,發揮市場應有的輻射帶動作用。

3、推進三資進入農業

(1)加快工商資本進入農業。一是繼續強化農業龍頭企業主體地位。2014年,全鎮所有的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和50%以上的縣級農業龍頭企業均要建成自己的原料基地,并將農業龍頭企業投資建基地園區的成效與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相掛鉤。街村要積極與相關企業搞好銜接,主動做好服務,為龍頭企業建設基地園區創建良好平臺。二是積極引導非農企業加快進軍農業。引導非農企業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實力、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等優勢,加快進軍農業領域,投資興辦農產品深加工、高效規模農業基地、生態休閑和觀光農業,加快工商企業資金、項目、人才、信息等資源不斷向現代高效農業領域進行配置,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三是推進村企掛鉤反哺支持農業。鼓勵和引導工業龍頭企業與遠郊農業村和專業特色村結對合作。根據農業資源與產業特點,推動農村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優勢與企業的資本、信息、人才、管理等優勢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共求發展。

(2)加大農業產業招商力度。一是實行多路并進,在招商組織形式上有新突破。要進一步加大行政推動,整合招商力量,健全招商網絡;實行目標考核,落實獎懲措施,組織引領農業產業招商向縱深推進。要突出企業招商主體地位,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圍繞擴能增效,主動以商招商,實現自身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雙贏”。要積極鼓勵能人招商,采取激勵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本鎮能人、在外創業人士參與農業產業招商活動,回鄉創業投資開發農業。二是突出招大商招大項目,在資源深度利用上有新突破。圍繞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進一步強化招大商的意識,在現代設施栽培、良種畜禽養殖、現代化規模養殖等種養類大項目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大項目的招商建設上有新的突破;2014年,要有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落戶。三是緊抓市場發展機遇,在新興產業培育上有新突破。發揮蘇通大橋開通后的優勢,利用上海產業升級、功能布局調整和項目轉移的有利時機,著力招引一批資源集約利用、生態環境打造、旅游觀光休閑的新型農業項目。圍繞傳統特色產品優勢,通過資產重組、項目嫁接、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措施,吸引一批有意投資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開發的客商來我鎮投資興業,推進新興產業規模化。四是堅持內外并舉,在資本利用結構上有新突破。要繼續強化與上海農業產業的轉移對接,加大與山東等地蔬菜、畜禽產品的深加工對接,加強與浙江、廣東雄厚民營資本的對接,力爭在利用市外民資開發我鎮農業上有新的提高。要進一步強化農業外向開拓意識,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強化對港臺和日本、韓國等境外招商攻勢,著力在利用外資投資農業、促進我鎮現代外向農業發展上有新的突破。2014年,全鎮吸引“三資”開發農業投資總額15億元,其中,市外民資6630萬元,注冊外資1300萬美元、到賬外資1150萬美元。

4、扎實抓好“四村”建設

(1)以富民強村為重點,打造小康村建設新亮點。全鎮18個村在2007年基本達到全面小康標準的基礎上,2014年要確保超過全面小康的標準。要圍繞“民富”目標,加快發展村級經濟。村級集體年凈收入超過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并力爭3-5個村達到萬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超過80%。要圍繞“村美”目標,綜合整治農村環境。村莊建設和環境整治達到“六化”要求。要圍繞“風氣好”的目標,提升農村文明程度。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達到一類標準、村規民約健全、社會風氣良好,村風正,民風純,文明戶、五好家庭創建活動參選率達到90%以上。村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素質好,村級班子統一協調,村務管理民主規范,各項工作運轉有序,達到縣級以上文明村要求。

(2)以全民創業為重點,放大城郊村發展新優勢。繼續發揮城郊村區位、經濟和政策優勢,以全民創業為重點,加快發展城郊村經濟,確保城郊村經濟總量和集體收入增幅全縣最大、三產服務業全縣最強、社會保障全縣最全。全面建成村級工業小區,年內平均進園項目不少于10家。要加快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確保年內要有30%的農民入住新區。要圍繞促進社會公平化,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要達到95%。通過推進農村社區(土地)股份合作,使人均村級集體可支配收入增長20%以上。

(4)以瓶頸破解為要點,開創邊界村工作新局面。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原則,以發展“一村一品”為主線,以化解村級債務為抓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落實發展措施,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瓶頸問題著手,切實改變交通不便、設施落后、信息不暢的局面,促進邊界村發展。要堅持村為主體、鎮為主導、部門幫扶的原則,力爭通過1-2年的努力,使邊界村在現有基礎上村級班子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村級經濟進一步發展。

5、全力打造農村優美環境

圍繞農村優美新環境的打造,提高農村生態文明程度,進一步強化河道、路道、垃圾處置“三位一體”環境管理有機整合,建立鎮、村、組、戶整體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組織網絡健全、資金有效保障和長效管理規范的環境管理新機制,促進農村環境的新改觀。

(1)圍繞清潔水源,強化推進農村河道整治工程。結合組織疏浚各級河道,進一步加大河道清理整治力度,確保達到“三無”標準。結合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工程的實施和河岸綠化美化,切實加強河道水面和岸線利用管理,2014年,全鎮所有等級河道清潔整治100%達到“三無”標準,全力打造18條碧水、藍天、綠樹和寧靜優美的河道風景線。

(2)圍繞清潔村莊,全面實施農村垃圾集中處置工程。2014年全鎮所有村建立“農戶收集、街村清運、集中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清運體系和集中處理機制,確保硬件設施到位,保潔隊伍齊全,垃圾日產日清。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3)圍繞清潔生產,積極推廣循環農業生態工程。以“一控兩減三提高”為目標,控制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量,提高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達標排放率、秸稈綜合利用率。

(4)圍繞美化村莊,全面實現綠化達標工程。2014年,通過挖掘圩堤、道路、河道兩側、城鎮新增公共綠地、農田林網等綠化造林潛力,擴大綠化使用權整體流轉開發試點范圍,不斷提高經濟林連片種植面積,完成綠化造林2500畝。同時,進一步落實管護責任制,提高林木保存率。全面實現造林綠化覆蓋率達20%的小康目標。

6、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

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斷創新以“三大合作”為主的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組織形式和良好制度環境。

(1)有序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試點。在全鎮選擇農村經濟相對比較發達、高效規模農業建設推進較快、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較多、基層組織健全有力的地方,積極引導、先行推進土地股份合作試點,在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前提下,使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分離,使承包經營權變為資本,資本變為股本,農民變為股民,在更深層次上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為高效農業規模化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2014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個。

(2)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以貫徹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為契機,繼續開展“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活動,一手抓創建,一手抓規范,推動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序、快速發展。要圍繞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鼓勵和扶持農民結合本地高效產業,聯合組建有產業優勢和產品發展潛力的專業合作社;要支持龍頭企業參與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加工優勢,建立市場連接機制,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圍繞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加工流通企業,開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新機具的引進、示范和推廣,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要落實扶持政策,依法加強管理,抓好優質服務,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2014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

(3)穩步推進農村社區股份合作。在堅持資產集體所有前提下,按照股份制基本原則,采取清產核資、產權界定、折股量化、按股分紅等措施,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性資產量化到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保障農民長期穩定得益。2014年,全鎮組建社區股份合作社1個。

7、不斷加強基層建設

(1)圍繞村級班子建設,打造“雙強型”干部隊伍。完善“分級培訓”制度,加強村干部培訓和管理,不斷提高“雙帶富民”的本領。要注重加強后備村干部培養選拔,采取多種形式推薦選拔優秀農村青年人才,納入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由鎮、村統一培養、管理和使用。

(2)圍繞村級經濟發展,增強村級集體實力。要拓寬思路,多渠道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增加村級收入;通過加快發展村級工業園,帶動二、三產業發展,形成穩定收入渠道,增加村級收入;通過成立合作經濟組織等形式,以服務促經營,以經營帶服務,增加村級收入;通過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和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實行集體經濟規范發展和資產保值增值,提高經濟效益,促進村級經濟收入增長。要化解村級債務,減輕村級負擔。要規范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減少村級開支。

(3)圍繞提高服務水平,建設村級服務中心。建成后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要圍繞“六有”建設要求,突出做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功能配套,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拓展服務功能,完善服務手段,使之成為為村民提供服務的重要場所、村組織凝聚人心的主要陣地、廣大村民共有共享的公共樂園。

(4)圍繞新型農民培育,營造農村良好風氣。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民培訓體系,全面加強農民培訓。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業,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帶頭人。支持工商企業、大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鄉土人才創辦現代農業企業。深入開展“和諧村鎮”、“五好家庭”和“十星文明戶”等評比活動,繼續廣泛開展“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反對崇尚封建迷信、賭博、大操大辦等陋習,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強殯葬管理,推行骨灰進公墓集中安放。不斷強化村務公開、民主理事制度和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農村民主和諧、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8、全面落實小康幫促工程

(1)健全幫促機制。圍繞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要求,探索建立“機關事業單位、定報企業、黨員干部”組合掛鉤幫村幫戶的“三位一體”幫促新模式,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小康建設,實現幫促工作的全覆蓋。各幫促機關事業單位要制定好幫促計劃,落實好幫促措施,確保各項工作按序時和要求推進。各幫促企業要把回報社會作為企業文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盡力支持被幫促村不斷壯大村域經濟,努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掛鉤幫促黨員干部要切實負起責任,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各村要主動加強與各幫促單位、人員的聯系,積極協調好與各掛鉤單位的關系,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各階段工作。

(2)創新幫促方式。在幫促力量的配置上,要確保每一個村都有一個機關事業單位、1-2個定報企業、若干名黨員干部共同參與幫促工作,使每一個村、每一個困難群眾都能得到需要的幫助和扶持。要積極實踐和探索幫扶工作方式,一是村級經濟薄弱的,要落實具有較強幫促能力的機關事業單位重點幫促,落實實力雄厚的企業掛鉤幫促,落實具有責任心和事業心的黨員干部參與幫促。二是村級支柱產業或產業特色明顯的,要落實具有行業帶動力、牽引力的相關企業參與對口幫促。

(3)明確幫促任務。各掛鉤幫促單位和人員要加強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幫促計劃。幫促內容要由過去單一的物質幫促向物質、精神、政治和生態等多方面拓展。要著重培育村級主導產業,加快現代農業和二三產業發展步伐,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制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努力創造整潔、舒適、文明的生活環境;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爭做新型農民;落實扶貧濟困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落實生產經營項目,增強造血功能;幫助有就業條件的困難家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就業創業的能力;及時救助特困農戶,保證貧困戶子女不因經濟困難而輟學。

(4)落實發展扶持政策。認真貫徹執行各級對“三農”補貼扶持政策,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規范管理,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服務,扎實推進村級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切實做好村級債務的化解工作。總結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經驗,穩步擴大保險品種和范圍,逐步建立農業保險補償機制。積極推動農村社會救助體制和機制創新,全面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農村五保工作,進一步擴大農村養老、醫療、失業三大保險覆蓋面,顯著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9、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城鄉統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要求,繼續把農業農村工作擺上相關辦事處的重要議事日程,抓組織領導,抓規劃引導,抓政策扶持,抓措施推進,多為“三農”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繼續把農業農村工作列入各辦事處、各村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以責任促落實,以監督促工作,以考核促發展。進一步完善督查推進機制,以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確保全年目標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為全鎮“全面達小康”目標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自拍第1页 | 综合玖玖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乱乳性高清 | 羞羞的网址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 性欧美另类老妇高清 |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电影 | 日本视频在线免费看 |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一二 | 性色欧美 | 999热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 七七七久久久久人综合 |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 性插网站 |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免费下载 |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在线观看 | 性爽交免费视频 | 久久国内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本道 | 成人不卡 | 国产精品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自拍一区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曰韩毛片 |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欧美 | 伊人久久免费 | 国内自拍第五一页 | 在线激情爱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