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司法廳平安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平安創建工作總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縣委十一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大局,按照縣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的部署,不斷深化“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著力做好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工作,切實履行綜治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司法行政系統在平安創建工作中的職能作用,助推“法治贛榆”、“平安贛榆”建設,為“創新創業促轉型,全面提升上臺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具體工作要點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推動平安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2013年,司法行政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切實把平安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縣局專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參與平安創建工作的領導小組,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堅持“一把手”工程,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建立領導和工作責任制,明確具體負責人,認真制定本單位參與平安建設的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將平安創建工作貫穿全年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始終,扎實推進,在推動新一輪平安贛榆建設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二、不斷創新法制宣傳載體形式,扎實推進“六五”普法工作進程
1、研究制定“六五”普法規劃,召開全縣“五五”普法總結表彰暨“六五”普法啟動工作會議,表彰“五五”普法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全面部署“六五”普法工作。
2、突出抓好重點對象法制宣傳教育,通過組織全縣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依托各中、小學校組織開展“讀法律書做護法人”主題教育活動,在贛榆電視臺、《今日贛榆》等新聞媒體上開辟法制宣傳專欄,組織農民普法說唱團進村開展文藝演出,舉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等多種形式,不斷濃厚普法宣傳氛圍,切實在提高法制宣傳教育受眾面和覆蓋率上下功夫;
3、切實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努力建成一批法治文化廣場、法治一條街、法治長廊等具有贛榆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圍繞“三.八”婦女節、農民工學法活動周、12.4法制宣傳日等專題活動日,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活動,讓人民群眾在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中接受法制教育。
4、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指導,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和農村優秀“法律明白人”的培訓、申報工作,推進基層民主法治進程。
三、以爭創省級優秀司法所為載體,不斷夯實司法行政工作基層基礎
1、在司法所中深入開展省級優秀司法所創建活動,制定并下發《基層“兩所”工作目標量化表》和《優秀司法所創建標準》,對照創建標準和要求,強化工作指導。全年推薦8家司法所爭創優秀司法所,力爭有4家司法所通過省級優秀司法所驗收。
2、完善督查、獎懲激勵機制,每半年一次對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和省級優秀司法所創建情況進行督查,并把創建情況通報各鎮黨委。縣局將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表彰獎勵、經費使用向基層傾斜等有效激勵手段,全面活躍司法所工作。
3、加大司法所硬件建設力度,以創建省級優秀司法所活動為載體,與各鎮黨委、政府共同努力,逐年解決司法所獨立辦公用房問題;通過爭取中央政法專項經費逐步解決司法所辦公裝備、車輛、通訊設施落后等問題,努力為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強化大調解機制建設,全力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1、組織開展“大調解工作規范年”活動,進一步規范人民調解、“三調對接”工作,圓滿完成省政府對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評價考核工作。
2、認真宣傳貫徹落實《人民調解法》,嚴格依法履行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管理職責,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化水平。
3、在全縣人民調解員中開展“爭當人民調解能手”活動,切實提高基層人民調解員隊伍整體素質。年內,舉辦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班,確保每位基層調解人員接受一次系統培訓教育。
4、積極探索新型調解模式。年內,培植一批由個人命名的調解機構,打造具有贛榆特色的調解品牌。
5、進一步規范“5+X”對接機制,加快推進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努力實現人員、機構、機制專業化的要求;協調爭取縣編委能將縣調處中心列入事業單位編制,以適應調解工作發展的需要。
6、出臺《規范化調處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全面推進縣、鎮兩級調處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建立并全面推行縣、鎮、村三級預警報告制度,開展格式化排查。年內,將協助有關部門和村級組織對土地流轉、山林承包、征地拆遷、宅基地管理等矛盾易發多發領域的法律問題,進行集中梳理,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引導村民依法理性反映訴求、維護自身權益。
五、全程服務經濟發展轉型,不斷提升法律服務水平
1、引導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積極參與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努力為政府轉變職能,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管理創新,知識產權保護,園區建設及重大項目論證提供優質服務和法律建議;要進一步探索“兩結合”管理制度,推進律師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2、引導公證工作要主動介入到工程招投標、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管理、農村土地流轉、金融信貸等領域,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和方式,增強公證服務大局的成效。年內建成與省廳聯網的公證業務信息平臺,提高公證效率和質量;要不斷加強公證宣傳工作,進一步提升公證的社會影響力。
3、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要把積極服務“三農”作為首要任務,確保為基層提供高效快捷、便民利民的法律服務,同時要為鎮黨委、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當好參謀,切實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大局和社會穩定。
4、司法鑒定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規范化建設力度,不斷提高鑒定能力和鑒定水平;切實加強與公安、法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執業監督和信息反饋機制,努力創造有利于司法鑒定行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切實加強司法鑒定人員監督管理和監督考核力度,不斷提高司法鑒定質量和采信率。
5、不斷完善法律援助管理辦法和管理體系,建立農民工維權中心,與人社、住建等部門不斷加大受理農民工咨詢、投訴、及追索勞務費事項等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的為弱勢群體提供及時的法律援助,真正將法律援助這一民心工程落實到實處。法律援助要在爭創“群眾滿意的窗口單位”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積極做好“12348”法律咨詢熱線接聽工作,解答群眾法律疑難。
六、全速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不斷強化特殊群體管控措施
1、積極開展“社區矯正規范化建設推進年”活動,不斷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理;強化與公、檢、法等相關部門協調對接,重點督查社區服刑人員嚴重違反監督管理規定情況,促進“周報告、月匯報、季評審、請銷假”等監管措施落實,定期開展特殊群體排查摸底工作;
2、扎實推進和鞏固完善我縣“三個中心”、“五位一體”的社區矯正創新成果,不斷健全和完善石橋、厲莊陽光技能培訓基地運行機制,積極推進集技能培訓和勞動實踐于一體的社區矯正陽光基地建設,形成我縣“一點多極”的就業技能培訓網絡;
3、充分利用社區矯正移動管理平臺、心理教育測試平臺、風險評估系統和服刑在教人員信息核查系統,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科技化、信息化管控,不斷提高矯正水平和矯正質量,杜絕脫漏管和重新犯罪現象的發生;
4、加強過渡性安置幫教基地建設,建立多層次幫教、多元化安置的工作機制,更好地提升刑釋解教人員的自主謀生能力,引導他們順利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