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文化興鎮工作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工委,三江集團公司、土橋中心村黨委,各村黨(總)支部、村民委員會,鎮機關各辦、所,各企事業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進一步明晰2014年我鎮文化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加快推進文化興鎮工作進程,現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圍繞文化興鎮主體戰略,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通過完善文化陣地建設,促進文化活動開展,拓展文化品牌內涵,加強文化工作管理,進一步放大古鎮文化亮點,彰顯區域文化特色,展現品牌文化魅力,為實現“打造東大門,建設美好新西來”奮斗目標,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構建和諧的人文環境。
二、主要任務
啟動綜合文體活動中心建設;舉辦西來鎮第二屆桃花節和第三屆文體節;完成《西來人》一書的出版發行。
三、工作舉措
㈠完善文化陣地建設,放大古鎮文化亮點。
1、啟動綜合文體中心建設。以西來鄰里中心建設為載體,圍繞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按照文體娛樂、文藝排練、讀書閱覽、展示展覽、室內健身、遠程教育、技藝培訓等功能設置要求,結合文化站、省級社區教育中心、省級基層黨校、省級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等配套功能設置,擬定相應的土建設計參考預案,并做好文體中心裝修設計前的相關準備工作。同時,配套做好文化廣場道德碑廊、戶外電子屏的選址移建工作。
2、完善農耕館功能設置。西來鎮農耕文化陳列館是蘇中蘇北地區首家經省文物局注冊備案,且被錄入《國家博物館名錄》的專題展館。為進一步完善農耕館功能,豐富展陳內容,不斷提升西來農耕文化的內涵,使農耕館真正成為市民假日旅游休閑的首選之地、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理想基地,成為社會各界認知西來、了解西來的窗口和名片。
3、實現行政村健身路徑全覆蓋。健身路徑屬于大眾趣味健身休閑項目,適宜于各類人群參加。目前,全鎮16個行政村中建成健身路徑的村已過半數,今年將積極爭取市體育局支持,實現行政村健身路徑全覆蓋。同時,為保障群眾健身安全,計劃對已建成的健身路徑進行全面檢修與維護。
㈡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彰顯區域文化特色。
1、繼續舉辦好“雙節”。本著自辦節目、節約開支,又不失喜慶的原則,今年將吸取往屆辦節的成功經驗,改進不足之處,力求在活動形式和內容上求突破,形成自身特色和亮點,重點是引進西來本土特色的文體項目,如舉辦青兒交流賽,組織書畫美術攝影展,做到動靜結合,雅俗共賞。注重科學安排活動時間,錯開農忙和政府中心工作,并廣泛發動,提高活動的覆蓋面和參與度。通過文體節和桃花節的舉辦,大力營造濃烈的群眾文化活動氛圍和廣大干群奮發圖強、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展示西來生態旅游的文化亮點,集聚西來觀光農業的旺盛人氣,不斷開創西來文化工作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2、豐富群眾特色文娛活動。發揮現有業余文藝團隊和民間藝人的作用,挖掘西來民間的、傳統的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文體表演活動項目,借助春節期間的唱春、舞龍等民間文藝活動,“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等特定人群慶祝活動,“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慶典活動,依托“百姓大舞臺”,舉辦各具特色的文娛表演,讓大舞臺成為凝聚人氣、享受文化大餐的好去處。配合“和睦鄰里芬芳家園”主題活動的開展,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各具特色的社區文藝演出,不斷營造“家庭和美、鄰里和睦、社區和諧”的良好氛圍。
3、提升文藝創作水平。準確把握社會文化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針對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推出融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的文藝新作。按照市文藝節組委會的要求,今年我鎮將創作、排練優秀節目參加市第32屆文藝節展演。完成《西來人》一書的創作、首發及出版,全面展示西來人的樸實、勤勞和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
㈢拓展文化品牌內涵,展現品牌文化魅力。
1、擴大農耕文化品牌影響力。一是鎮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組織青少年學生、農家書屋管理員等群體,開展與農耕相關的各項活動,放大農耕文化效應;二是加強與市級以上主流媒體合作,加大農耕館的推介力度,聯合舉辦一些主題活動,進一步擴大西來農耕品牌影響力。
2、強化德育文化品牌教化功能。以中華傳統美德碑廊、慈善林、廉政文化園為依托,以青少年為主體,會同文化、教育、團委、關工委等部門,通過組織參觀學習,開展征文、知識競賽、舉辦道德講堂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德育基地的教化功能,全面提升西來德育文化品牌影響力。
3、提升佛教文化品牌知名度。拮取佛教文化慈悲為懷,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等有益教義,以殿宇落成、佛像開光以及各種法事活動為載體,借助大明寺的品牌影響力,邀請大德高僧來西來寺講經弘法,全面凝聚人氣,提升西來寺的品牌知名度。
四、組織保障
㈠完善組織網絡、加強隊伍建設。以政府發文的形式,完善村級文體工作組織網絡。各行政村要明確一名副職以上村干分管文體工作,并配備一名文化管理員做好農家書屋的圖書借閱和文體活動的組織協調。鎮各文化單位及活動場所要充實、加強管理人員,并發動文化志愿者、義務管理員參與管理,形成文化工作有人管、文體活動有人做的良好局面,通過理順工作關系,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文化工作者隊伍。無論是參加上級部門的文體活動或賽事,還是組織本鎮的文化活動,要能拉得出,打得響,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文化工作和文體活動任務。
㈡制訂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實施。鎮宣傳文化部門要根據文化興鎮的實施意見,制訂好全年文化工作、文體活動計劃,按序時認真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通力配合,確保全年工作任務的完成。鎮宣傳文化部門要根據下達給各村、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的文化工作和文體活動任務,做好指導、協助工作,并定期組織檢查,督促各單位按時保質完成工作任務。各單位要妥善收集、整理、保管好文化工作和活動檔案資料,以備年終檢查考核。
㈢健全規章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各村、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文化興鎮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專人具體負責。鎮宣傳文化部門要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逐項抓好落實。鎮工會、團委、婦聯、中心校等科室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參與,形成合力,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要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制度辦事。制訂文化工作百分考核細則,考核采取定期考評和年終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逐項逐條打分,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評優和農村綜合考評,并作為年度文化工作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