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內文明創建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學校基本情況
總校始建于年,位于鎮北17公里處,山南麓,河西岸,占地面積3682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這是一所小學、中學九年一貫制標準化學校,現擁有一座集教學、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樓,教學班中學12個,小學19個,學生1242名,教職工137人,學歷合格率100%。
學校強調現代化教育理念,宏揚學生人格的主動精神,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形成了“尊師、守紀、好學、上進”的學風。學校寓德育于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形成了“全員有人”的德育體系。
學校重視優化育人環境,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美化、硬化、凈化校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課外活動,培養興趣,展露才能,創造條件,發展才能,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得到發展。
二、工作基礎
在深化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我校堅持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為指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黨支部統一領導,黨政工齊抓共管,重視理想信念教育,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日益深入人心;用事業發展凝聚人心、振奮精神,廣大教職員工投身學校改革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發揮;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常抓不懈,廣大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深入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和學生“四自”管理活動,師德建設和學生德育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師生員工的整體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明顯提高;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環境凈化、美化工作,一個良好的校內育人環境已經形成。
幾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把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黨員干部、教育廣大師生作為首要任務,精神文明建設才有威力;只有堅持圍繞中心強化服務,將各項工作和活動滲透到人才培養和學校改革發展中,滲透到教學和師生日常工作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設才有生命力;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靠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來“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精神文明建設才能不斷增強凝聚力;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正面引導,以理服人,寓教于樂,精神文明宣傳教育才能不斷增強說服力;只有堅持不斷創新,積極探索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內容,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才能不斷增強吸引力。
在充分看清精神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一是對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到位,“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師生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盡如人意,少數教職工的法紀觀念還比較淡薄,學生違紀現象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主動與違紀現象作斗爭的風氣尚未形成;三是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還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實施德育的工作體制尚不完善;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觀點、內容、方法、手段等許多方面不完全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尤其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創新還缺乏系統的、較為完善的經驗;五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檔案管理不夠規范。
三、指導思想
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緊緊圍繞學校改革和發展的中心任務,著眼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著眼于服務學校內涵建設的中心和工作大局,著眼于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培養四有新人為主題,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準繩,以《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重要文獻為指南,以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為切入點,以提高全校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為重點,切實加強思想理論建設、道德建設、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努力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校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全方位、多層次、高標準、低重心地展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四、奮斗目標
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是:根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根據太仆寺旗文明單位評估指標,根據我校教育發展的要求和文明創建活動的實際,健全創建工作體制、機制,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努力實現黨的建設、思想道德、教學科研、師德師風、學風校風、校務公開與民主管理、校園文化、校容校貌、治安保衛、后勤保障等十個方面有明顯的提高,形成我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和示范基地。經過努力,全校思想理論建設要有新的進展,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要有新的成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有新的舉措,教師的文化素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學校的文化品位要有新的提高。
五、條件保障
完善領導管理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加強和改善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提供制度保障。學校黨政領導要始終堅持和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教育事業發展與師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工作統一的奮斗目標,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落實。成立學校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并定期專題討論研究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和措施的落實情況,不斷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見,組織和協調全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建立健全表彰獎勵機制,激發師生員工參與精神文明創建的積極性,為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動力保障。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增加必要的經費投入,改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設備和條件,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保障。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經費投入主要包括:干部師生理論學習和思想道德教育經費,校報、廣播室等宣傳輿論陣地和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組織和參加校內外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經費等。要在現有基礎上逐年增加精神文明建設經費投入。
六、主要工作
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扎實推進鄧小平理論武裝工作。重點抓好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學習,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認真落實領導干部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鞏固黨員保持先進性教育成果,繼續抓好對廣大黨員的思想理論教育,制定和實施黨員理論培訓規劃,爭取建設學校自己的黨校,并以此為陣地,對全校黨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集中培訓,廣大教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也要有新載體、新突破;學生的政治課教學要有新手段、新辦法。
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師德建設作為主線,著力加強廣大師生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弘揚主旋律,抓住各種契機,通過各種形式在師生員工中深入持久地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無神論教育,幫助廣大青年教師和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充分挖掘校內外各種社會教育資源,不斷拓寬教育渠道;開展評選表彰“三育人”工作先進個人;繼續開展與師生員工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宣傳;深入加強對全校師生員工特別是青年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著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自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
把陣地和載體建設作為基礎,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尤其宣傳輿論建設的有效途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搞好對內輿論宣傳,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外宣傳報道,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嚴格宣傳紀律,學校的廣播以及對外宣傳報道集會等,均應實行黨委主管部門審查責任制;恢復校報并切實加強校報建設,不斷提高辦報質量;注意發揮廣播室、報欄、櫥窗、橫幅等傳統媒體的宣傳作用。
把全面提高師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學校的文化品位作為出發點,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積極落實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要通過各種措施促進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步建立把文化素質教育貫穿于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要積極策劃、組織各種校園文化活動;要繼續美化校園環境,朝著“花園式校園”目標加緊進行建設,新建能體現學校特色、富有教育意義和藝術感染力的若干處文化景點,努力營造文明、整潔、優美、有序的校園環境和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把建設規劃和任務落實到基層,努力開創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方面,要想使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僅有規劃是不行的,必須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學校各職能部門、黨支部、教研組、班級和其他基層單位,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解決好把精神文明建設任務落到實處的問題。要根據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確定年度工作計劃和目標,并逐項分解,層層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規劃的要點,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有關教學、管理以及服務部門要著重結合轉變思想觀念和作風,做好教書、管理、服務“三育人”工作來落實精神文明建設任務。學生班級和宿舍要結合爭創文明班級、文明宿舍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來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總之,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學校黨的建設、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結合起來,貫穿到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各個方面和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各個環節,形成全員投入、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