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林業建設的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產權制度改革,以盤活資產和安排職工為重點,加快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實現投資主體民營化、多元化,提高我市森工企業的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
二、總體目標和原則
㈠總體目標
力爭用12年的時間,從現在起。通過置換職工國有身份,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維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使市直國有森工企業從根本上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勞動用工市場化。
㈡基本原則
1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三個有利于”規范。勇于實踐,推進企業制度改革的逐步落實。
2正確處置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因地制宜。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確保企業改制到位、職工安頓到位。
3堅持國家、集體、職工和債權人利益相結合。
4堅持公開、公正、公平。企業的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產權出讓、職工安排及經濟彌補等改革重要環節。規范操作,維護國家、企業及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改制形式
㈠產權出售。一次性安排職工。對企業相關土地等資產采取通過進場公開出讓競價拍賣的方式,整體或局部有償轉讓產權,讓國有資產退出。將有資產和沒有資產企業捆綁改制,產權出讓和資產變現收入存入安排職工專用賬戶,用于妥善安排企業職工。
㈡股份制改造。對擁有林木、林地一時難以資產變現的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將企業改制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
㈢其它改制形式。除上述幾種形式外。還可采取其它切實可行的改制形式進行。
四、職工安頓
職工安排對象為市飼料蛋白總廠、市采育林場、市林業管理站、市城鎮木竹供應站、市木竹供應站、市山林業管理站、市林業汽車運輸公司、市林業木材經理部、市林業物資公司、市林業機械廠、市裝飾燈具廠中全民所有制固定職工、勞動合同制職工、混崗大集體職工、土地工、離退休人員。掛靠人員不屬安置對象。
企業應繳清拖欠的社會平安費,職工安排時。并按規定繳付職工安排所需的各種社會平安費。職工的工齡由市勞動和社會保證部門認定。
結合實際,參照市國有企業改制的有關做法。職工主要采取以下安排途徑。
㈠離崗退養
且養老平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職工,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齡缺乏5年。實行離崗退養。退養期間,其生活費采取以離崗退養職工自己現行檔案工資的60%為計算標準,企業一次性付清內部退養職工到正常退休時的生活費,養老平安費、醫療平安費、失業平安費由企業繳交到正常退休年齡,個人負擔局部在生活費中一次性扣除,法定退休年齡時料理正常退休手續。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政策和離崗退養提前進入社會保證規定不同時適用一個職工。
㈡協議保管社會平安關系(以下簡稱“協保”
不符合離崗退養條件的職工,依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可以實行協議保管社會平安關系至退休時止,并簽訂“協保”協議,同時解除勞動關系,不再享受失業平安待遇,不支付經濟彌補金。達法定退休年齡時,為其料理退休手續。
其社會平安費的繳納,凡簽訂“協保”協議的職工。以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養老安全、醫療安全、失業平安分別按繳費基數的28%9%3%計繳,一次性足額撥付到市社會保證機構。由企業承擔的1/3局部在企業改制時,從國有資產出售收益和返還后的規費收入中提足,另由社會籌集(包括從失業平安基金中調劑)1/3市財政安排1/3
符合鄉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證條件的職工,協保”期間。按屬地原則審批,及時納入鄉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證范圍。協保”人員再就業后,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支付協保人員一定數額的生活費。
㈢一次性經濟彌補
直接與企業簽訂解除勞動關系協議,不符合退養條件和“協保”條件的職工。由企業支付一次性經濟彌補金。
每滿1年發放相當于職工本人1個月的工資。工資規范按改制前12個月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的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計算。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最高不逾越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的2倍;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企業月平均工資超越800元的均按800元計發。對于組建股份制企業或資產短期內變現困難的企業,經濟彌補金按職工在企業的工作年限。經本人同意,可以采取資產量化的方式。對符合“協保”條件的職工,自己自愿申請放棄“協保”待遇,要求一次性經濟彌補的經批準可按一次性經濟彌補處置。凡是有償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必需與企業簽訂解除勞動關系協議,勞動部門料理有關手續,并將相關資料報勞動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納入政府再就業工作計劃統籌考慮,職工勞動關系解除后。享受下崗再就業優惠政策。同時,職工必需自行到社會保證機構按規定料理基本養老、醫療平安接續手續;新的用人單位就業的由用人單位為其料理基本養老、醫療平安接續手續和失業平安參保手續。達法定退休年齡后,由社會保證機構按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符合鄉村居民最低生活保證條件的按屬地原則審批,納入鄉村居民低保范圍。
㈣特殊群體的安頓
1已參與養老安全的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繼續由社會保證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離退休人員未列入統籌項目的原有補貼和政策規定的其它費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置。
2改制前已參與醫療安全的退休人員。每年遞增5%按9%繳費比例一次性繳足10年的醫療平安費。
需按已參與醫療安全的退休人員相同的繳費基數、遞增率、繳費比例計算醫療平安費,改制前未參與醫療安全的退休人員。從改制時的實際年齡起一直計算到75周歲,并一次性撥給醫療平安經辦機構。
先以全市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改制前未參與醫療安全的退養人員繳費分兩部分計算。每年遞增5%按9%繳費比例計算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限的醫療平安費;再以全市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每年遞增5%按9%繳費比例計算自退休年齡到75周歲的醫療平安費;合并計算所得醫療平安費一次性劃給醫療平安經辦機構。
離休干部按當年離休干部醫藥費統籌規范一次性繳足改制時實有人員10年的離休干部醫藥費統籌資金。
3患病或因工傷殘(含職業病)喪失勞動能力。并由市勞動保證行政部門批準操持了工傷退休、病退手續的職工,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齡缺乏5年繳納了10年養老平安費的或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齡5至10年繳納了15年養老平安費的或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齡10年以上繳納了20年養老平安費的其生活費均可納入社會保證機構支付。
但未達到病退年齡條件的和經工傷鑒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對因病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可照顧進入“協保”
4土地工的安排按《市市屬改制、破產國有工業企業土地工安置的實施意見》府辦發〔〕52號)操持。
5享受撫恤待遇供養遺屬的生活費。企業改制時,從國有資產出售收益和返還的規費收入中一次性提取,交企業主管部門管理并。經本人自愿,其生活費可以一次性支付,并料理終止撫恤待遇供養關系手續。
6依照《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平安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府發〔〕50號)規定。年月日后參與工作的職工從參與工作日起繳費。改制前未參與養老安全的單位,應按規定補繳基本養老平安費。
必需與企業簽訂解除、變卦勞動關系協議,按各種安排渠道安頓的職工。并經勞動和社會保證部門審核和鑒定。勞動關系協議樣本由勞動和社會保證部門提供。
五、職工安排費用的籌措
企業改制資金主要通過以下渠道籌措:
㈠企業凈資產出售收益;
㈡土地使用權處置收入彌補企業的局部;
㈢企業出售自有公房收益。
㈣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涉及市本級地方財政規費返還的收入和稅收地方分成局部(包括年月日市中級法院拍賣城鎮木竹供應站站前東路302641號宗地的出讓金及涉稅全額返還)
㈤破產企業按規定用于職工安頓的破產財富收益;
㈥企業其它資產收入及其他可用于企業產權改革的有關資金。
六、相關配套政策
㈠依照國務院國發〔〕42號文件的精神。企業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開發等市本級地方財政規費返還和稅收地方分成局部(含土地出讓金、契稅、增值稅,商業用房的營業稅、契稅,增值稅,以下同)企業出售自有公房提取維修金后的收益等,應優先用于改制企業的職工安頓,補交企業拖欠的社保、醫保金和職工的工資、生活費等。
㈡企業國有資產處置必需按有關規定報批。依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產權交易市場公開交易。企業用資產量化安排職工的須履行過戶的相關法律手續。
㈢企業改制中發生的資產轉讓和內部資產劃撥的各種行政性收費予以免收。并按不逾越規定收費規范的40%收取費用;對需要料理水、電、氣、房產、土地過戶手續的一律按工本費收取;料理工商注冊變卦登記手續的每證只收50元;改制企業用水、電、氣實行一戶一表改造,其經費開支依照余府辦字〔〕26號文件執行;對改制后的企業,改制時已經過規范評估、原抵押物價值未發生變化的今后料理抵押貸款需有關機構出具抵押物價值認可書時,有關機構不得再收取評估費用。
㈣對于職工個人自愿參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的用資產量化抵作一次性經濟彌補金。可以給予不高于職工經濟彌補金20%資產量化優惠,同時可以給予組建股份制企業的經營管理控股者購買企業凈資產配送適當的股權”彌補金及其優惠作為職工入股的股金。組建股份制企業的職工,解除與原國有企業的勞動關系,簽訂相應的協議。新組建的股份制企業必需為其職工繼續繳納基本養老、醫療和失業平安費。
㈤妥善處置好債權債務關系。企業改制時。按規定核銷不良資產,同時及時征求銀行等主債權人的意見,妥善處置好相關債務。安排職工時,職工必需結清拖欠企業的欠款、欠物折款等,否則不予安頓。
從快、從簡、從省提供優質服務,各有關單位要大力支持企業改革。不得巧立名目變相提高收費規范,加重企業改制負擔。
七、改制方法
㈠宣傳發動。重點學習黨和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及中央、省、市關于加快林業發展決定的精神。
㈡調查摸底。由國有企業制訂改制方案,提交職工大會(或代表會議)審議通過,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審批。
㈢資產評估。料理有關手續。
㈣支付費用。依照離崗退養、協保”實行股份合作制和有償解除勞動關系的規定,支付有關費用和職工彌補金,并與職工簽訂相應的安排協議,料理有關法律手續,改制企業重新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