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安全生產監督管治隊伍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緊密結合我市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實際,著力加強我市鎮(區)級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充實監管力量,提高隊伍素質,優化人員結構,提高工作效率和快速反應能力,使之與本地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相適應,為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
(二)總體目標:到年3月底,鎮(區)級安監部門實現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辦公場所到位、裝備到位和經費到位,基本實現鎮(區)級安監隊伍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裝備建設,人員素質和知識結構有明顯改善,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紀律嚴明、充滿活力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隊伍。
二、機構設置
各鎮(區)成立“××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安全生產監察中隊)”,為正股級全民事業單位,分別在各鎮經濟服務中心和經濟開發區、汾湖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下屬事業單位掛牌,行政上隸屬各鎮(區)領導,業務上接受市安監局領導,經費列鎮(區)財政預算。
三、人員配備
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人員配備根據所在鎮(區)轄區面積、經濟總量和企業數量確定,控制在4-7名。全市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共配備人員51名,其里鎮、經濟開發區各4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負責人的配備,原則上5人以下設所長1名,5人以上(含5人)設正副所長各1名。
四、主要職責
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安全生產監察中隊)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了解掌握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包括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管理機構、人員配置和管理狀況;組織開展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情況的檢查;監督檢查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情況;在安全生產監督檢查中,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或事故隱患,并要求生產經營單位采取整改措施,重大安全問題及時報告鎮人民政府(區管委會)和市安監局;報告、統計轄區內安全生產傷亡事故情況,配合調查處理安全生產事故;在市安監局的授權下,對轄區內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調查;完成市安監局交辦的其他有關工作。
五、設備裝備標準
(一)安全監察車: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配備安全生產專用監察車1輛,為普通型桑塔納。購車經費由市財政和鎮(區)財政各半承擔,日常使用費用由各鎮(區)自行解決。車輛由市安監局統一管理,做到統一編號、統一車色、統一標志、實行110聯動。區域面積較大的鎮(區)可配置2輛執法用車。
(二)辦公設備:配置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照相機、攝像機,建立安全生產專用信息網平臺。
(三)辦公場所:一般不少于3間,其中1間為檔案資料室和微機房。
(四)防護用品:配備防護眼鏡、防護鞋、手套、安全帽和1-2套防毒面具等。
六、隊伍組建與管理
(一)新組建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首先在考慮年齡情況、學歷層次、專業結構、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現有各鎮(區)事業性質的安監人員中留任一批;其次可從各鎮經濟服務中心和經濟開發區、汾湖經濟開發區下屬事業單位中選調一些年紀輕、工作責任心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一定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并報市人事局、安監局審定;經調配后仍有少量必須配備的專業人員,由市統一組織并按規定程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實行“屬地領導、雙重管理”的模式。各鎮(區)負責本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的日常管理,市安監局負責業務指導。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負責人,經所在鎮(區)與市安監局在共同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由鎮政府(區管委會)予以任免。
(三)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的日常工作由本鎮(區)負責考核,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由市安監局負責考核。
(四)各鎮(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所在編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所需經費及日常辦公費用,由所在鎮(區)財政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