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關于學校重點項目建設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區人民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實現市委、市政府“三個率先”的教育發展目標,著力解決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市區小學入學壓力過大問題,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意見》(發〔〕6號)精神,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科學、全面規劃和整合市區小學資源,新建和擴建、改建、遷建一批市區小學,擴充學位,使市區小學布局結構更趨合理,辦學水平、教育質量不斷提升,促進市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總體目標
實施市區小學三年重點項目建設,新建和擴建、改建、遷建小學16所,增加學位1.3萬個,有效解決市區新增適齡人口入學問題,使學校大班額降低到60人以下。
三、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三區一縣”(區、東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縣)要把推進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政府主要負責人對項目建設負總責,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及時解決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共同做好推進工作。
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和人口變動狀況,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樹立“教育發展帶動并服務于城市發展”的理念,正視老城區發展空間有限的現實,在主城區及周邊盡快規劃和建設一批學校,同時加快城區教育資源擴容步伐,方便學生入學。
3.量力而行,積極穩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保證教育投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同時,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適應現實經濟條件,既積極又穩妥,既滿足需要,又不造成浪費。
4.統籌推進,分步實施。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要與當前小學的實際相結合,與市區人口變化趨勢相結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等教育重大項目相結合,統籌規劃,分類推進,分步實施。
四、主要任務
從年起至2014年底,投入資金約44742萬元,完成16個重點項目建設任務(詳見附表)。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分別由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和縣負責實施。(新區的中小學規劃,待新區總體規劃確定后,根據人口分布、功能劃分、教育現狀等情況另行制定)。“三區一縣”要根據各自承擔任務,明確工作責任,落實項目資金,制定詳細的推進計劃,保證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年建設任務(8所):新建實驗小學,設立60個班;開發區中心小學,設立36個班;東城區新東街小學,設立36個班。擴建區七里店明德小學,增加6個班;東城區李莊小學,增加18個班;縣實驗中學小學部,增加6個班。遷建東城區鄧莊中小學,增加30個班。改建實驗小學電大校區,增加24個班。
2013年建設任務(6所):新建東城區洪河北街小學,設立36個班。擴建區光明路小學,增加10個班;擴建區八一路小學,增加6個班;區裕豐路小學(原俎莊小學),增加30個班。縣將官池鎮十里鋪小學,增加36個班。改建市第十四中學,增加12個班。
2014年建設任務(2):新建東城區航空港小學,設立18個班。改建市第十八中學,增加18個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市區小學三年重點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市區小學三年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工作。“三區一縣”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具體負責本地重點項目建設的推進實施工作。
(二)明確部門職責。教育部門要統籌學校布局調整,搞好布點規劃,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發展改革部門要把重點建設項目作為城鄉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部門要多方籌措資金,切實增加投入,支持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住房城鄉建設和規劃部門要根據城鎮化建設需要,從功能配套和基礎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出發,會同教育部門搞好市區學校布局規劃;國土資源部門要根據“先學校用地、后開發用地”的原則,保障學校建設用地;編制部門要加強學校教職工編制管理,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需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合理安排,及時為學校補充和調配教職工。
(三)加大財政投入。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國發〔〕22號)和全省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加大財政教育投入,拓寬投資渠道。教育、發展改革、財政部門要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市財政每年安排適當資金,采取以獎代補形式,按照新增一個教學班獎勵20萬元的標準,支持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充分調動縣、區工作積極性。
(四)完善工作機制。實施名校帶動戰略,對于新建和改建的小學,采取優質學校托管等形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市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將推進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列入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每年對“三區一縣”承擔的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任務進行專項考核和監督檢查,建立定期公示制度,及時通報相關情況。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為市區小學重點項目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