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機構設置管理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規范醫療機構審批程序。各縣申請開辦100張以上床位的醫療機構由縣衛生局初審報市衛生局審批;申辦100張床位以下的醫療機構由縣衛生局審批,報市衛生局備案;申辦專科醫院由縣衛生局初審后報市衛生局審批;農村申辦醫療機構由鄉鎮衛生院初審,報縣衛生局審批。在城區范圍內申辦醫療機構由市衛生局審批。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對新申辦的醫療機構要規定設置期限,凡未在設置期限內完成醫療機構設置的,作注銷處理。
二、規范醫療機構命名。社會力量新辦的醫療機構命名必須按照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嚴禁使用“人民”、“公立”等帶有公辦性質的詞語作為醫療機構的名稱。醫療機構的名稱不得出租、出借。未經設置審批機關許可,醫療機構名稱不得轉讓。
三、嚴格醫療機構準入。各地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設立,要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的規定審批。要立足實際進一步修編和完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布局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做大做強,積極吸引和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嚴格控制低層次醫療機構過快增長。原則上市、縣城區設立綜合醫院應在二級以上;每個鄉鎮可設立一級醫院2所;市區、縣城和鄉鎮門診部及診所要按照《全市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布點。
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規范,凡未經審批擅自設立的,要堅決予以取締;凡不符合設置標準的,要限期整改;對整改措施不力、效果不明顯的,將降低醫療機構的級別直至吊銷執業許可證。
四、規范衛技人員準入。各級醫療機構中衛技人員必須具有執業資格,方可上崗執業。一級醫療機構業務負責人必須具有衛生類中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技術職務,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業務負責人必須具有衛生類大專以上學歷或副主任醫師以上技術職務。規范執業注冊,禁止一證多地點執業情況的發生。對違反衛技人員準入制度的機構給予限期整改和經濟處罰;對違反衛技人員準入制度的個人給予罰款直至注銷其執業資格。
五、規范醫療機構技術準入。按照醫療機構的級別實施分類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的人員配備和儀器設備情況,明確限定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的執業范圍。嚴格執行《省分級手術管理規范》,各縣(區)衛生局要對照規范的有關要求,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手術范圍進行核準登記,在核準的范圍內施行手術。嚴禁跨級別、超范圍從事醫療活動。對惡意截留病人和用不正當手段招攬病人的醫療機構按有關規定沒收其非法所得,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吊銷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規范藥械質量管理。各地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大對各類醫療機構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監管力度,規范藥械采購行為,杜絕非正規渠道購進藥品和醫療器械,強化醫療機構內部的藥品質量管理。各級醫療機構必須憑處方使用藥品,個體診所不得超出規定使用藥品;必須執行一次性醫療器械不得重復使用和用后立即銷毀的規定。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不得使用疫苗等生物制品;對違反藥品、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的行為,必須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七、規范醫療廣告。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規范各類醫療機構的廣告宣傳行為。醫療廣告的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工商部門審查后方可對社會。對虛假宣傳或未經審批醫療廣告的,除給予經濟處罰外,還要追究單位和醫療機構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八、規范衛生執法行為。各地要按照國家和省、市的要求,加大對無證、無資質和超范圍等非法行醫行為的清理整頓。對照醫療機構的設置標準,切實履行對醫療機構規范管理的職責。要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實施長效管理,按照《市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的有關要求,建立健全年審、校驗和評審等一系列規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