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百億斤糧食大市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抓好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擴大糧食面積
去年秋播,全市認真實施調油擴糧、壓縮冬閑田工程,全市壓縮油菜面積17萬畝,開發冬閑田23萬畝,秋播糧食作物面積達到565萬畝,比上年擴大39萬畝,其中小麥擴大37萬畝。在春夏播生產上,壓縮小秋雜,推廣“麥—瓜—棉”、“麥—薯—棉”、“薯—瓜—棉”等幾種高產高效立體種植模式,擴大水稻、玉米面積,確保水稻面積突破300萬畝,玉米面積突破200萬畝,秋糧面積再擴大10萬畝以上。全市全年糧食作物面積達到1090萬畝,比上年擴大50萬畝,依靠面積擴大增產3.5億斤。
二、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以水促糧”保增產
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突出“以水促糧”,主攻“小農水”,全面實施“當家堰”工程。開展好“三萬活動”,確保完成清淤擴挖當家堰13896口的目標任務,改善灌溉面積52萬畝。認真實施“田間渠系通暢、抗旱水源修復、灌區節水改造、小農水捆綁推進”重點工程,清淤疏浚渠道1826千米、硬化渠道913.5千米,修復水毀67處,新建整修機電井泵663處,使全市新增灌溉面積5萬畝,全市新增蓄引提水能力5億立方米,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改善灌溉面積80萬畝。依靠強化水利建設增產糧食1.2億斤。
三、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嚴把種子質量關
加快高產優質糧食新品種推廣步伐,水稻主要推廣深兩優5814、Q優6號、廣兩優476等優質高產品種,玉米主要推廣鄭單958、鄭單23、中單909、宜單629等優質高產品種。糧食作物主推品種比重達到70%以上,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嚴把春夏播種子質量關,在水稻種子中抽檢3000個樣,玉米種子中抽檢400個樣。通過加強種子檢測,強化種子安全,進一步解決我市糧食作物品種多亂雜的問題。依靠擴大主推品種比重、提高種子質量,增產0.9億斤。
四、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地產出能力
一是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普及率。強化示范帶動,層層大辦樣板。市里在州區古驛鎮創辦測土配方施肥示范樣板1萬畝,每畝提供配方肥50斤。按照免費測土、免費配方、免費技術服務和定點配肥、定向供肥和定時施肥指導的“三免三定”定向特色服務模式,圍繞全市30多個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和509個種糧大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定向特色服務,從測—配—產—供—施實施一條龍服務。實現糧食作物配方施肥全覆蓋,全市糧食作物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090萬畝,增加200萬畝。二是大力推進耕地質量建設,加強農作物秸桿還田技術的推廣應用。強化秸稈還田技術、秸稈快速腐熟技術的推廣力度,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實施規模,全市農作物秸稈還田面積達到400萬畝,增加200萬畝。三是加強硼肥、鋅肥、硅肥和磷酸二氫鉀等微肥的推廣應用。小麥重點普施拔節肥,水稻重點基施鋅肥、硅肥,孕穗期追施硼肥。全面普及小麥、水稻葉面噴肥。依靠測土配方施肥增產糧食1億斤。
五、狠抓植保機防隊建設,實施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一是實施主產糧村“一村一個植保機防隊”計劃,每個村建立有五臺以上擔架式或十臺以上背負式機動噴霧器的植保專業機防隊,種糧大戶每百畝有一臺背負式機動噴霧器或三百畝有一臺擔架式機動噴霧器,全市建立村級植保專業機防隊2000個,種糧大戶植保專業機防隊509個,統防統治率達到60%以上。二是加強測報體系建設,抓好50名縣市植保員和300名鄉鎮植保技術員的培訓管理工作,組織好100個病蟲系統監測點的系統監測工作;抓好重大病蟲的應急防控工作,重點突出小麥條銹病和赤霉病、水稻稻飛虱和穗頸瘟、玉米的玉米螟,制定應急防控工作預案,確保有蟲不成災、有病不流行。三是大力推廣玉米生物防控技術,突出“生物導彈”防治技術,把玉米螟的為害損失由目前的10%以上降低到5%以內。通過以上措施,將病蟲為害損失率由4.2%降低到3%以內,挽回糧食損失16.5億斤,比上年增加1.2億斤。
六、大力發展糧食機械化,促進農機農藝有效結合
大力推行水稻機械化插秧,新增2000臺機械插秧機,新增機械插秧20萬畝。大力推廣旱育拋秧技術,擴大旱育拋秧面積50萬畝。通過機械插秧和旱育拋秧,增加水稻栽插密度,優化水稻群體結構,使水稻單產提高100斤以上,新增糧食0.7億斤。
七、整市推進糧食高產創建,集成糧食增產技術
啟動整市推進糧食高產創建項目,集成良種、良法配套增產技術,全市高產創建萬畝示范片達到100個以上,比上年增加50個。全國整縣(市)推進試點,把南漳、老河口、谷城納入全國整鎮推進試點。把全市41個億斤以上產糧大鎮和6個國營農場納入市級糧食高產整鄉鎮推進范圍,通過高產創建活動推動大面積平衡增產,全市糧食單產提高5%以上。
八、加大土地開發力度,實現耕地增量提質
一是實施漢江流域農業綜合開發。通過漢江梯級渠化整治、灘涂開發治理、堤防截彎取直、基本農田整治、低丘崗地改造,擴大糧食面積,推進標準糧田建設,新增耕地面積3萬畝,比上年擴大1萬畝,其中新增糧食面積2萬畝以上。二是實施土地整理開發。爭取國家、省土地整理項目投入3.4億元,采取增肥、改土、治水、良種、良法相結合等方式,提高耕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確保土地整理面積達到20萬畝,比上年擴大7萬畝。三是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爭取農業綜合開發投入1.5億元,比上年增加0.5億元;改造中低產田面積12.6萬畝,比上年擴大4萬畝。
九、加強抗災減災體系建設,減少糧食生產損失
加強災情監測體系建設,增強抗災減災能力,完善農田土壤墑情監測網絡,大力推廣旱作農田節水技術。建立農田監測點12個,興建集雨水池200個,推廣機械深耕深松技術100萬畝,溝壟耕作技術30萬畝,覆蓋保墑技術50萬畝,化學節水技術5萬畝,讓旱作節水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成為全市抗災減災的重要技術措施。進一步完善人工影響天氣體系,強化抗災物資儲備和抗災技術培訓,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十、切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強化項目整合
在爭取國家、省政策投入,增加地方預算投入,鼓勵工商資本投入的基礎上,市里新增、單列2000萬元沖刺百億斤糧食大市專項資金,重點用于高產創建、植保工程、新品種新機械新技術宣傳推廣、農業災害的應急防控等關鍵措施扶持。同時,加大國土整治、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糧食增產工程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整合力度,并向糧食生產大縣、大鎮、大村、大戶傾斜,充分發揮項目效益。
十一、開展糧食增產競賽活動,激發糧食生產熱情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縣(市)區、鄉鎮、農戶三級糧食增產競賽活動。對全市糧食增產總量和糧食增產比重居前三名的縣(市)區、糧食總產增幅居前三名的鄉鎮、糧食種植面積達到5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和糧食增產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基層推廣人員進行獎勵,調動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增產措施落到實處
一是市政府成立市創建百億斤糧食大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發改委、市監察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農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審計局、市環保局、市糧食局、市供銷社、市氣象局、市農科院、市農發行、市農村信用聯社等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指揮和協調。二是成立創建百億斤糧食大市技術指導小組,聘請農業部、中國農科院、省農業廳、省農科院、華農大等單位著名的糧食專家為顧問,指導我市百億糧食大市創建。市、縣兩級都要成立專家指導組,負責創建百億大市各項技術措施的制訂、實施和落實。三是實行目標管理。把百億斤糧食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建立分級分部門責任制,按目標化、項目化、路徑化將任務落實到單位、落實到項目、落實到人頭。四是實行一對一的保姆式服務。對全市509個種糧100畝以上的大戶,1444個種糧3000畝以上的糧食主產村,每戶、每村派駐一名農業技術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對全市41個產糧過億斤的主產糧鄉鎮,每鎮派駐一名市或縣(市)區農業部門領導班子成員駐點指導,建立包保責任制,實行保姆式服務,保障糧食增產措施的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