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發展環境有關補充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標準建設行政服務中心,營造良好的環境平臺
按照“公開、公平、高效、便民”的要求,真正實現“進一家門辦事,全程辦好,按承諾日辦結”的目標,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好行政服務中心。
1、堅持應進盡進原則,完善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事功能。各部門的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服務項目必須無條件進市行政服務中心,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服務。
2、堅持充分授權原則,提高行政服務中心現場辦事能力。各部門要整合行政審批職能,確保審批事項在中心窗口集中辦理。實行窗口首席代表制,使用行政審批專用章,實行“一審一核”。
3、規范運行程序,提高行政服務中心服務水平。公開行政審批程序及服務事項,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聯審聯辦制。
4、加強票據管理,堅決杜絕亂收費。市財政非稅收入管理局票證股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市行政服務中心要加強票據監管。各單位收費全額進入行政服務中心設在財政非稅收入專戶,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開票,統一繳納,統一分配。
二、加強對企業和投資建設項目的重點保護與服務
1、嚴格執行發[]17號文件《關于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不準”規定》的規定。凡涉企檢查、收費和罰款的部門、單位和個人,必須向市行政服務中心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核同意后,方可到企業進行檢查、收費和罰款。
2、實行“首次告知不罰款”制。職能部門要遵循“規范警告在先,查處罰款在后”的原則,在檢查過程中,對企業存在的問題,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未按要求整改的企業再進行行政處罰。
3、實行收費、處罰備案制。職能部門對企業收費和處罰要按下限執行,并報市行政服務中心備案。市行政服務中心每年將根據備案情況與企業進行核對,無備案的,視為“三亂”行為。
4、實行聯絡員制度。每個企業指定一名聯絡員,及時向市行政服務中心反饋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經濟環境方面的問題及協助處理各種矛盾與糾紛。
三、建立全程制度,為企業和投資客商提供優質、便捷的行政審批服務
凡在我市投資額500萬元以上的項目,所辦理手續涉及多個部門的,實行全程,由市行政服務中心負責召集相關部門與申辦人召開聯席會議,一次性明確申辦所需材料,并安排專人為申辦人辦理所有手續,領取各類證照。各類規費一次性收取,再由行政服務中心分解到各部門。
四、嚴禁公路“三亂”行為
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京珠高速公路與我市的連接線上設卡收費、罰款。對為市企業服務的外來車輛,交警部門只糾章不罰款。
五、強化監督管理
1、加強群眾監督與評議。行政服務中心負責對窗口單位服務情況進行民主測評,評議結果將作為年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考核和民主測評滿意不滿意單位的重要依據。
2、建立投資業主、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議和投資業主、企業負責人與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征求企業對職能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加強雙向溝通。
3、實行定期通報制。對職能部門在行政服務中心開展工作的情況、群眾測評意見、投訴受理、案件查處的情況,行政服務中心定期向四大家領導通報。
4、暢通舉報渠道。市經濟環境投訴中心設在市行政服務中心。
六、責任追究
1、實行經濟環境問廉問責制。對出現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市紀委、監察局下發問廉問責書,該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說明情況并給予相應處理。
2、實行一次投訴停職制。凡窗口單位工作人員被企業、投資業主投訴、舉報或被優化環境特邀監督員反映“吃拿卡要”和亂收費的,對當事人一律先停職后查處,停職期間只發基本工資。
3、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部門、單位將取消本年度評先創優資格,單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年終考核定為不稱職:
(1)因嚴重違規違紀行為造成年納稅額30萬元以上企業外遷的;
(2)出現雙軌制運行和在規定時間不能辦理相關證照和相關手續的;
(3)被投訴或舉報2次以上經調查屬實的;
(4)被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公開曝光經調查屬實的;
(5)有關信訪或投訴材料被上級領導簽字經調查屬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