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引進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的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新一輪城市規劃中,地區被升格為副城。目前,已有大學等11所高校入住,在校師生達15萬人,其中教職員工近15000人。同時,隨著大學的建設發展,現已建成各類小區20個,已交付的商品房和高校教師公寓總面積已超過300萬平方米,還有不少樓盤在建。按此測算,到年,的常住人口將達到15萬人,加上國際教育園區、高新區、IT產業區等教育和高科技產業各類園區、平臺的建設,到2050年將突破50萬人。許多入駐的高校老師和領導反映,目前的城市配套還很不到位,尤其是中小學教育質量不能滿足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僅有的外校、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還都是民辦性質的教育,這與新市區的人口構成不相適應。
據了解,許多地方為提升新區的生活環境,增強新區的吸引力,千方百計地引進名牌中小學的分校入駐。比如:新城引入了中學、南師大附中、中華中學、外國語學校四大名校的分校。正因如此,連地區的房價都始終比城東地區高出一籌,的城市配套顯然走在了的前面。
鑒于引進名牌中小學分校是地區的一件大事,特提出如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是要高度重視名牌中小學對地區環境的影響。按照省市的要求,地區正在加快城市功能配套步伐,規劃中的15萬平方米的鼓樓國際醫院、五星級賓館、金鷹購物中心、大型超市等都將在今明兩年正式投運;地鐵二號線也將在年東延到大學城。盡管如此,地區的入住率還不高,人氣不旺,究其原因,還是買得起房子的人家上不到名牌中小學。許多家庭就是為子女考慮,眼下還難以居住在。而規劃建設中的高檔醫院、賓館、購物中心,又會因為人氣不足而不能正常營運。某種意義上講,有無優質的義務教育資源,已經成為新市區建設必須跨過的坎。
二是要做好先期調研。要向新城等調研引入名校資源的成功做法,以及辦學效果與經驗,以使我們不走彎路。
三是要對現有的中小學義務教育狀況作深層分析,可否采取"騰籠換鳥"的辦法,在現有中小學的設施基礎上,引進優質義務教育資源,這樣可以減少、降低引進的成本。
四是鑒于引入中小學名校對于房地產項目有很大的拉動,同時,考慮到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區財政要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建議按照"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原則,由大學城管委會牽頭地區各大房地產商商榷如何共同分擔引入中小學名校的投入,共同打造最佳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