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微生物學檢驗帶教領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強調崗前培訓的重要性
學生進入微生物室工作時,實驗室負責人必須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并簽字存檔。其主要內容包括:
1.1介紹微生物實驗室的基本情況,規章制度、工作要求、檢測范圍、工作流程等,使實習生了解微生物實驗室的概況。
1.2介紹生物安全的相關知識。微生物實驗室是病原菌相對集中的地方,而實驗室中的一些事故、傷害以及與工作有關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為失誤、不良實驗技術以及儀器使用不當造成的。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務必做到“有菌觀念、無菌操作”,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自身不受標本的侵襲,也確保周圍環境不被污染。
1.3介紹微生物實驗室的標準操作規程,包括標本的采集與接收、檢驗項目和儀器的標準操作規程、微生物的室內質控等內容,要求學生們在上崗前仔細閱讀并掌握實驗原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項等內容,這樣能使他們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
1.4介紹微生物實驗室的操作系統軟件,強調標本接收、編號、錄入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項。介紹拒收標本的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標本如何做好臨床溝通及記錄工作。
2強化實驗技能的培訓
臨床微生物檢驗是一門技術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雖然自動化的儀器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上機前的標本處理仍需要手工操作。操作的正確性及熟練程度決定著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及工作效率。在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中形態學判斷非常重要,需要依靠技術人員的個人經驗,因此必須加強實習生的基本功訓練。要求實習生掌握從接收標本,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分區劃線接種,到對標本進行涂片、染色、鏡檢這一過程。要求他們對鏡下菌落進行描述,能夠辨別臨床常見細菌的菌落特征,并與染色結果結合起來。同時對于觸酶、氧化酶、凝固酶、KIA等基礎實驗、K-B法藥敏試驗也是通過反復操作來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對于全自動或半自動的微生物儀器,我們要求學生們掌握其基本原理并熟悉儀器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項。除了臨床標本的處理,我們還要求實習生參與染液的配制、培養基的制備及消毒滅菌等工作。這樣經過一輪的實習,學生們不但能夠熟悉自動化儀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而且能夠熟練掌握傳統手工鑒定方法,以更好地適應各級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室的工作。
3增強質量控制的意識
臨床微生物學檢驗的核心是檢驗質量,微生物檢驗的質量保證是一個連續的質量管理系統,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質量控制,這個過程只要某一環節出現誤差,都會導致檢測結果錯誤,影響到患者的疾病診斷和治療。因此,引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逐漸樹立起全面的質量控制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質量控制是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關鍵,其內容包括3個方面:
3.1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對于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來說,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尤為重要。包括醫生檢驗單的申請,患者的準備,標本的采集、標識、保存和運送,如痰標本的留取好壞、血培養采集血液的時機和血量、留取尿標本的最佳時間和注意事項等這些因素都將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3.2分析中的質量控制分析中的質量控制項目包括培養基、試劑、診斷血清、染液、藥敏紙片等,定期用標準菌株對各種染液、培養基、試劑、診斷血清、生化反應管、藥敏紙片、鑒定和藥敏板條或卡片等進行質量控制,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每天記錄冰箱溫度,環境、儀器的溫濕度,如果超出范圍立即報告老師及時處理;儀器的運轉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保養等。
3.3分析后的質量控制檢驗報告的填寫是否正確、檢驗結果發送是否及時,檢驗結果與臨床資料進行相關性分析等。
4加強與臨床的溝通
在臨床微生物檢驗實習教學中,除要求學生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應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要加強學生與臨床溝通能力的培養,為今后更好地與臨床合作,發揮檢驗與臨床的橋梁作用打好基礎。在日常工作中讓學生學習與臨床醫生、護士的溝通,如指導檢驗項目的申請、標本的采集與運送、血培養陽性等危急值的報告、對檢驗結果做簡單的解釋等等。通過加強與臨床溝通能力的培養,加深對臨床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之,作為臨床微生物學帶教老師,深深體會到要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并有一定實踐經驗的高素質畢業生。
作者:馮雪呂蕾單位: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