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效果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我院接收的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入選時間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隨機拋硬幣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通過臨床常規性方法和中醫針灸方法治療。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療效。結果對照組治療獲得的總有效率為77.1%,觀察組95.8%,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療效顯著(P<0.05);經有效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降低,且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降低幅度更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2.1%,對照組患者并發生發生率為37.5%,差異顯著(P<0.05)。結論相對比常規治療方法,應用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更顯著,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中醫針灸;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性的疾病。腰椎間盤的各部位,特別是髓核形成了退行性變化,如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引發椎間盤纖維破裂,導致髓核組織從破裂部位進入椎管,由此引發給周圍脊神經形成壓迫與刺激。此時患者腰部會出現疼痛,同時下肢還會有麻木感[1]。中醫理論記載,腰椎間盤突出癥歸類在腰痛和麻痹的范疇中。中醫的理論文獻中并沒有記載相關的詞匯,但根據此種疾病的臨床癥狀,普遍觀點是腎虛引發外邪入侵。而針灸具有通經舒絡、活血化瘀的效果[2]。本文研究分析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我院接收的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入選時間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經診斷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判斷標準。采用隨機拋硬幣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9例,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齡為55~80歲,平均年齡為(62.8±8.7)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為(3.2±0.9)年。觀察組49例,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齡為56~80歲,平均年齡為(63.1±8.9)歲。病程0.5~8年,平均病程為(3.4±0.8)年。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方法治療,即采取牽拉治療,牽拉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始終仰臥于治療床中。操作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耐受力、肌腱韌帶選取恰當的牽引力。一般情況下,牽拉治療的牽引力為患者體質量的20%~25%,每天1次,每次20min。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針灸治療。針灸治療,應取患者第二掌骨側腰穴,側突患者取患側穴位,中央突出患者取雙側腰穴。在患者站立后,治療部位常規消毒后使用28號針操作。對準患者的第二掌骨側全息腰穴,保持毫針直刺。進針期間如存在骨型障礙,可通過捻轉針法促使患者感受酸脹,直至延續患者上肢肩部。治療后還需留針15min。治療期間,需伴隨患者腰部動作。如患者咳嗽伴隨腰部疼痛,應先治療咳嗽。隨后可進行深呼吸,直至患者疼痛消失。隨后可指導患者進行前后俯仰運動,直至疼痛有所減輕,每天治療1次,持續治療10d。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患者癥狀,統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痊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臨床表現與體征全部消失,腰椎功能恢復;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與體征全部消失,腰部不適明顯減輕,日常生活影響不大;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的各項癥狀與體征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日常活動受到影響。
1.4統計學分析:使用專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此次研究活動產生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利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判斷兩組數據差異性,如P<0.05表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率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8%,觀察組患者痊愈25例,有效21例,無效2例,相對比對照組的77.1%,對照組患者中痊愈11例,有效26例,無效11例,明顯較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中相關性對比:經有效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降低,且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降低幅度更明顯,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分別為(8.81±0.13)分和(8.87±0.12)分,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顯,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分別為(4.78±0.14)分和(2.34±0.18)分,差異明顯(P<0.05);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1例發生腰椎兩側隱痛,發生率為2.1%,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13例出現腰椎兩側隱痛,5例腰椎脫節,并發生發生率為37.5%,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在臨床中比較多見[3]。此種疾病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不同原因引起纖維環變薄、纖維環破裂造成髓核突出,對患者硬膜囊與脊神經產生壓迫,而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增加代謝性產物,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此時血漿開始外滲。最終引起患者神經根與周圍軟組織產生病理性粘連[4]。而此種現象主要表現為機械性壓迫與化學性刺激。患者表現為腰椎功能障礙、神經根受壓而導致下肢麻木、肌肉萎縮與發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有針灸、推拿、手術等。即便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5]。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的時候,非手術性的常規治療方法主要為牽拉。此種治療方法對改善患者臨床效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牽拉治療并不能滿足患者治療要求,同時治療期間容易產生多種并發癥[6]。因此,更有效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受重視。其中中醫針灸就是此類方法的一種。在此次研究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選我院接收的9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入選時間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采用隨機拋硬幣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通過臨床常規性方法和中醫針灸方法治療。對照組治療獲得的總有效率為77.1%,觀察組95.8%,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療效顯著(P<0.05);經有效治療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降低,且相同時間內觀察組患者VAS評分降低幅度更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2.1%,對照組患者并發生發生率為37.5%,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見,中醫針灸治療效果更明顯。針灸治療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已有多年的歷史。中醫針灸可舒經活絡,有助于調節患者體內陰陽。患者采取針灸治療的時候,需刺激相應的穴位[7]。通過刺激穴位可刺激中樞神經,并促使中樞神經釋放出止痛物質,以此減輕患者疼痛,這對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應用針灸治療損傷區域,可促使長時間病變的區域血流量增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改善患者肌肉痙攣,消除神經根周圍組織疼痛和炎癥,對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具有明顯的效果[8]。綜上所述,相對比常規治療方法,應用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更顯著,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楊勇,楊啟源.中醫針灸推拿加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A01):876.
[2]薛青理.中醫針灸、推拿、牽引聯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7):181-182.
[3]林仕彬,吳慧,貌楊萍,等.淺談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4):107-108.
[4]羅勤.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中醫傳統療法聯合針灸理療治療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5(67):786.
[5]趙玉閣.中醫針灸推拿加牽引治療81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醫學信息,2015,28(21):236-237.
[6]鄒樹榮,張偉,余將焰,等.中醫正骨聯合溫針灸及藥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10):50-51.
[7]代大軒.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2):15-16.
[8]朱嬌生.中醫針灸推拿配合牽引治療對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95):152-153.
作者:焦利峰 單位:遼寧省盤錦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