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醫學知識科普工作的現狀和對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解放軍健康》2017年第5期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部對高職院校辦學理念不斷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以及辦學費用的巨大投入,為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契機。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作為將來深入社會一線工作崗位的技能型人才,通過科普學習現代醫學知識,了解醫學健康保健,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預防職業病等,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醫學知識;科普;高職院校;職業病
高職院校自身培養的雙師素質教師或是從企業市場聘請的高級職稱的兼職教師,共同特點就是擁有較高的科研素質和一流的科研技術操作水平,對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有著豐富的經驗。高職院校在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功能。科學研究是樹立堅定的科學思想,通過自身掌握的科技知識,運用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際科研能力;開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生創業就業為主的科學研究。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包括對廣大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術技能培訓,高新技術產品的推廣應用等,是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文化傳承,包括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傳承,但其主體或重心還是現代職業文化的傳承、現代科技創新文化的傳承。隨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同時也帶來很多現實的問題。比較突出地表現在進入高職的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對獲取知識缺乏主動性。高職院校作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場所,采取積極高效的教育措施,通過醫學科普宣傳,使這些將來深入工作一線的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不良生活方式會造成亞健康,以及預防職業病等,從而增強現代高職大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醫學保健知識的現狀
本文主要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電子郵件問卷和隨機現場咨詢結合的方式,總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到143份,回收率95.3%。從此次調查問卷的統計情況來看,對于接受醫學知識的途徑主要來自于微信和網絡,占到74.82%,接受過醫院的專業衛生保健宣傳講座的僅為17.46%;對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常見疾病的預防了解群體比例為52.41%;對醫學知識的科普建議,35.28%希望了解健康食療保健,26.33%希望了解臨床急救,5.16%希望了解兩性生殖健康等。顯示學生對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了解,有12.5%的學生認為是肢體接觸傳播,33.7%的認為是體液傳播,認為同室居住、餐飲傳播的也分別占到了24.3%和39.5%。根據調查統計的情況,高職院校學生的醫學保健知識的現狀如下:
1.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思想上不夠成熟,價值觀也處于形成階段,當前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在其群體里蔓延,煙草酒精和網絡虛擬世界的誘惑,很大程度地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亞健康的狀態。煙草和酒精的毒害,長期熬夜打游戲的狀態,暴飲暴食的習慣讓例如心血管、頸椎病、慢性支氣管炎、眼睛黃斑區病變等疾病趨于年輕化。
2.由于向來國內對性知識教育持保守態度,大學生對性和生殖健康知識的了解比較少。有資料顯示,大多數學生了解性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電影電視、報紙雜志等,這樣獲取的性知識往往缺乏科學性,甚至容易誤導學生。高職大學生正處在青年成長過程中,對青春期的性心理面臨各種困惑,而往往學校對這方面的心理咨詢和輔導等流于形式。
3.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技能型人才,將來從事的行業主要在生產一線。例如電子商務類專業將來從事的工作主要為室內辦公,長期在電腦前久坐容易導致肥胖和頸椎病等;烹飪類專業將來從事的工作環境要求持久站立,容易造成下肢靜脈曲張,以及油煙熏染導致慢阻肺、支氣管炎等疾病;建筑機械類專業將來從事操作類工作,條件艱苦,而且長時間出差飲食不規律,容易導致胃病、肌肉勞損等,而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往往缺乏針對性職業病預防的科普。
二、對策與建議
1.樹立正確價值觀,定期開展醫學科普講座。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學校,承擔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義務。高職教師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學生有了遠大目標,就會脫離低級趣味,有披荊斬棘的勇氣克服困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醫生作為特殊職業群體,有著崇高的理想,定期開展醫學科普講座,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促進心理健康。同時,醫學科普講座也能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包括急救常識,怎樣撥打急救電話,學習心臟復蘇的按壓、人工呼吸的方法等,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突發緊急情況下可以有效自救和幫助他人。通過聯系專職醫療工作者定期為高職院校大學生開設健康保健系列講座,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聘請專業醫生參與對高職學生的醫學健康科普教育的宣傳和服務工作,科普內容可根據高職學生的需要量身定做,針對性講解,包括職業病防治、飲食與健康等。
2.開展校園性教育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年齡正值16—25歲的青春期,身體逐漸發育成熟,性生理帶來性心理變化,通過專業的醫學知識,結合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各種性心理問題,對青春期的困惑進行有效必要的正確引導尤為重要。通過醫學科普手段,包括展板宣傳、電話心理咨詢、定期講座等豐富多樣的教育形式,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困惑,客觀對待性生理變化,培養科學理性的性道德觀和戀愛觀。
3.培養積極有效的體育運動愛好,預防職業病的發生。有資料顯示,近年來國內的職業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群體性發病情況也經常發生。如何減少職業病的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預防,所以在高職院校通過專業的運動醫學科普宣傳,運用醫學的知識和技術對學生進行醫學監督和指導,從而達到防治傷病、保障學生的健康、增強體質和了解預防職業病知識的目的。例如長期進行電腦操作的學生,下肢久坐血液不暢,頸椎、手腕承受壓力容易變形,所以可以通過游泳、羽毛球等體育運動有效釋放肩部、頸部及手腕的壓力,同時也促進下身血液循環。運動醫學的科普教育除了讓學生掌握動作技能外,更重要是幫學生形成自我保健和熱愛體育的思想意識,當學生走入工作崗位,就會懂得如何運用體育鍛煉來增強體魄,遠離職業病,而且影響身邊的人讓其終身受益。高職教師除開教學和科研基本工作外,科普工作也是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拓寬科普經費的渠道,設立科普獎勵機制,優化學校的科普校園氛圍,從而有效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綜上,醫學知識科普工作將對高職院校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廖倫建.地方高職院校科普工作的責任與擔當[J].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15,(21):319-325.
[2]儲爭流.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及教育對策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31(1):157-158.
[3]劉曉梅,陳尚,鄭輝.蘇州地區高職院校衛生科普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社區醫學,2013,11(4):58-59.
[4]沈莉,沃建中,彭彧華.大學生性知識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性科學,2012,21(6):45-49.
[5]黃永順.以“弱勢群體職業衛生學”引領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3,26(4):308-310.
[6]許志峰.論高校大學生的高級科普內容與形式[J].科普研究,2007,(5):132-134.
[7]李曉華.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與對策研究[J].高職專論,2013,(4):37-38.
作者:歐愛芬1;曹燕明2;劉益芬2;陳小燕2;楊藝超2 單位:1.廣州城市職業學院,2.廣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