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妊娠期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2015年第三期
1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用均值±標準差(x珋±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Pearsonchisquare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項指標在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和正常孕婦的比較妊娠合并心律失常者三酰甘油顯著低于正常孕婦(P=0.007),其余指標包括年齡、孕周、收縮壓、舒張壓、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及各項心臟指標(如左室射血分數、左室舒張功能、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及收縮末期內徑)在兩者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構成比及心功能情況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45.4%,269/592)最為常見,其次為房性早搏(35.3%,209/592)、竇性心動過速(18.1%,107/592)和預激綜合征(1.2%,7/592);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所有孕婦中無器質性心臟病者共562例,占94.9%(562/592),心功能Ⅰ~Ⅱ級;而器質性心臟病共30例,占5.1%(30/592),其中圍產期心肌病2例、風濕性心臟病2例、先天性心臟病10例和妊娠期高血壓病16例。心功能Ⅰ~Ⅱ級占95.8%(567/592),包括5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全部無器質性心臟病者;心功能Ⅲ~Ⅳ級患者均伴有器質性心臟病,共25例,占4.2%(25/592)。
2.3妊娠合并心律失常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對孕婦和新生兒結局的影響無論懷孕期間是否出現心律失常,無器質性心臟病孕婦其總體妊娠結局良好,無一例出現孕產婦死亡、醫源性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兒或圍生兒死亡;而心功能Ⅲ~Ⅳ級的器質性心臟病孕婦中,分娩方式為剖宮產的共12例,醫源性早產共12例,其中28~32周4例,32~34周1例,34~36周7例,新生兒低體重兒11例,新生兒窒息1例,圍生兒死亡7例;醫源性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兒和圍生兒死亡分別占器質性心臟病孕產婦的34.3%(12/35)、31.4%(11/35)和20.0%(7/35),與無器質性心臟病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合并有心律失常孕產婦中,醫源性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兒和圍生兒死亡分別占2.0%(12/592)、1.9%(11/592)和1.2%(7/592),與正常孕婦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正常孕婦在妊娠期間伴隨一系列心血管改變,從而增加了母源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結構性心臟缺損或修補術后殘余缺損可能引起臨床相關性心律失常的出現。妊娠期心律失常種類繁多,最常見的是室性和房性異位起搏、竇性心動過速和室上性心動過速[3]。正確鑒別心律失常對孕婦尤為重要。血流動力學紊亂、激素的直接電生理作用以及基礎心臟病是引起妊娠期心律失常的潛在危險因素。通常,沒必要使用藥物治療室上性或室性早搏,但必須去除潛在的危險因素。研究報道,獨立于母親和胎兒的其他危險因素,產前心律失常的發生增加胎兒不良事件的風險。持續的心律失常可能引起母親及胎兒的危險性增加。對引起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引起惡化癥狀的心律失常應及時處理,因為上述心律失常對減少子宮血流起到足夠的血流動力學作用。妊娠期心律失常的處理與非妊娠期婦女的相似,主要是對正在發育的胎兒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胎兒可能遭受血流動力學變化及治療的不良反應(致畸風險)。
本研究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所有孕產婦中,心功能Ⅰ~Ⅱ級占95.8%(567/592),包括5例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全部無器質性心臟病者。大多數孕婦無明顯癥狀,血流動力學穩定,無嚴重并發癥,其總體妊娠結局良好。少數出現臨床癥狀的或心律失常發作時,通過嚴密觀察和規范化治療,也能平穩渡過圍生期。心功能Ⅲ~Ⅳ級心律失常患者占4.2%(25/592),均合并有器質性心臟??;與無器質性心臟病相比,器質性心臟病孕產婦的醫源性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兒和圍生兒死亡明顯增加。無器質性心臟病心律失?;颊呷焉锝Y局良好,而合并有器質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孕婦其妊娠結局與心功能密切相關。
故懷孕期間母源性心律失常并非引起妊娠不良結局的直接原因。從本研究數據中可以看出,剖宮產終止妊娠的比例占器質性心臟病孕產婦的34.3%(12/35),而在合并有心律失常孕產婦中占2.0%(12/592)。雖然懷孕期間血流動力學紊亂、激素的直接電生理作用、分娩時疼痛刺激,使出現心律失常的風險增加,除非合并有產科危險因素,一般認為妊娠期間心律失常本身并非剖宮產的指征;當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引起惡化癥狀時,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為宜[8]。對于有癥狀的或器質性心臟病,產程中及產后應當進行持續、嚴密的心電監測。
綜上所述,合并無器質性心臟病心律失?;颊撸ㄟ^嚴密監測和規范治療,孕婦和新生兒結局良好;而器質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孕婦其醫源性早產、新生兒低體重兒和圍生兒死亡均明顯增加,故合并有心律失常的孕婦其妊娠結局與是否存在器質性心臟病密切相關。
作者:高錦雄 石延科 熊小英 望艷美 彭海軍 嚴炳存 陳明 單位:南方醫科大學附屬中山市博愛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