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檢驗醫學教學體系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學改革的內容
(一)改革實驗內容,探索實驗教學新模式。
1.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比例,不斷進行實驗內容改革:根據實驗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具體的實驗內容,先講授理論課,然后根據理論課的內容針對性設計配套的實驗組合,增加綜合性實驗的比例。例如:以前關于缺鐵性貧血,上完理論課后緊接著看血液片子,對理論課只是簡單驗證,改革后我們根據該病的診斷標準設計一套綜合實驗組合:從臨床表現入手,血片、骨髓片、骨髓片鐵染色、代謝指標的選擇和檢測,每個環節環環相扣,最后綜合分析得出診斷意見,學生通過綜合實驗組合對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思路有清晰的脈絡,理論聯系實際,既鞏固了理論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實驗的熱情和興趣。2.實驗模式的探討:檢驗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操作多,動手能力強,僅僅依靠實驗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顯然是不夠的,要熟練掌握各環節就必須經常練習,
為此我們將實驗教學大部分內容以“半開放式”或“全開放式”教學模式進行?!鞍腴_放式”教學主要是一些技術性比較強的實驗課,這些實驗往往持續時間較長,如造血干細胞的培養、染色體檢查、白血病分化抗原的免疫學檢查和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學診斷等實驗。先在實驗老師帶領下參與部分試劑或器材的準備工作,然后再根據內容和時間的要求安排完成下一階段實驗?!叭_放式”教學主要針對常規檢查試驗。我們每月至少開放1次實驗室,可根據學生要求適當增加開放實驗室的次數或時間,盡可能的滿足學生需求。對于骨髓細胞形態學采用多媒體形態教學,然后再讓學生對照血細胞圖譜進行觀察,并對特殊細胞及無法辨認的細胞進行繪圖,在老師的帶領下共同討論進行辨認,最后讓學生寫出骨髓報告單。實施半開放式和開放式實驗教學,學生親自參與大部分實驗準備,自己主動完成實驗內容,避免了以前實驗課教師準備實驗,學生被動應付,不注意調動思維進行積極思考的弊端。另外利用業余時間開放實驗室,可增加學生的操作時間,及對學生選擇部分小課題進行科研基本訓練。
3.增加臨床見習:我們拿出1/10的實驗學時組織學生到臨床檢驗科見習各種病人,從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診斷入手,讓他們參與標本穿刺,自己動手制作骨髓涂片—染色—顯微鏡觀察—細胞化學染色—制作骨髓報告—結合臨床作出最后診斷。使學生對疾病特別是血液病的診斷過程有一個系統的實踐認識。
(二)實驗課程大綱、計劃、教材的改革與實踐。
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逐年積累教學資料,總結教學經驗,逐步完善課程大綱、實驗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及使用教材配套體系。在使用國家規劃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我系醫學檢驗實驗教學特點,組織編寫實用性、適合性更強的《臨床血液學與血液學檢驗實驗指導》及配套CAI課件,補充完善實驗教材中常見實驗內容、特別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實驗內容。
(三)改革教學考試形式,加大實驗考試所占比重。
充分考慮到醫學檢驗實驗操作的特殊性,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改革原來純理論考試,增加實驗考試所占比重,實驗成績占整個考試成績的40%;對實驗考試內容也進行改革,如采取實驗筆試、實驗技能操作、顯微鏡分辨鏡下形態結構并和出勤、實驗報告相結合,綜合判定實驗成績。(六)加大實驗教學體系的效果觀察與反饋機制。建立多種形式的反饋渠道,及時反饋“教與學”的信息,使“教與學”更好地統一起來。具體內容有:學生座談會及學生問卷調查形式,定期聽取學生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實驗課的內容,完善每一個實驗內容。
二、實踐教學改革結果
我們通過改革以上各種教學環節,使學生在短短的一學期內既掌握了主干課程的主要內容,又提高了綜合素質。在總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逐年積累教學資料,
總結教學經驗,逐步完善課程大綱、教學計劃及使用教材配套體系。我們自己編寫了《臨床檢驗實驗指導》,選擇實際工作中常做的實驗充實到此教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開放性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從成績結果分析看,隨著教學方法的改革,成績逐漸得到提高,及格率從90.1%提高到98.7%。新老教師齊心協力,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外語水平。近5年中,教研室完成了科研課題4項,1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獲濟寧市應用成果三等獎;完成教學研究課題2項,1項獲廳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獲院教學成果一等獎。還有5項科研和教學課題正在研究中,實現了以科研促教學的目的。我們的教學、科研成果也得到了國內同行的認可,2012年參加了第5版規劃教材的編寫。《血液學圖譜》和《骨髓細胞形態學MCAI課件》是教具、教材建設的產物,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血液學圖譜》一套2冊,學生每人1套,攜帶方便,解決了形態學學習的難題。
三、討論
醫學檢驗專業是一門多技術、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專業[6]。從教師抓起,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優化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明顯的作用。
作者:邵澤偉陳廷單位:濟寧醫學院醫學檢驗系臨床血液學檢驗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