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檢驗專業生實習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課程設置是現代醫學檢驗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醫學檢驗水平和現代化程度也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傳統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亟待優化的同時,還應遵循鞏固基礎知識、加強技能培養、提高科研創新能力的理念,根據醫學檢驗專業的特點和培養目標,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程設置中側重向臨床醫學傾斜,緊密結合臨床實際應用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如臨床實驗管理學、檢驗儀器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預防醫學、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專業英語、科研設計與論文撰寫規范等。在課堂中采用問題引導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利用臨床病例、檢驗結果,應用醫學檢驗知識與臨床病例的綜合分析,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和思維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
醫學檢驗專業屬于應用型專業,其實踐性較強,實際操作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追求系統課程的理論教學,而對實驗實踐環節要求較低,學時比例設置較少。且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不利于學生求知欲望、綜合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應適當增加實驗課學時數,結合專業特點精心設置安排實驗課內容,選擇有新意、可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研究興趣的驗證知識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實驗內容應以突出驗證知識為主,讓學生在學習掌握專業基礎的同時,具備良好的實驗操作技能。注重廣泛開展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教學,旨在培養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科研意識、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突出學生在教學實踐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潛能。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案式教學法,達到開放式實驗教學目的。實驗室開放主要以專業基礎的強化訓練為內容,在鞏固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使學生在實驗中變被動操作為主動思維、自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豐富預實習階段培訓內容
預實習階段培訓是于醫學專業學生生產實習之前開展專項技能培訓,通常安排在生產實習之前的1~2周進行,也有很多學校沒有開設預實習培訓課程。匆忙的進入實習環節,由于學生對臨床檢驗的操作流程和工作細節了解不多,對突發事件準備不足,無法很快適應實習工作狀態,對自身和患者都會造成困擾。因此應促使學生更早接觸臨床工作,預實習階段的培訓學習可以從大學生進入專業課學習階段開始,可以分批次到臨床醫院檢驗科開始見習工作。正式實習期間,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生分組實習,課程設置可安排醫院概況的介紹、規章制度的學習、臨床檢驗工作流程、實驗室管理規范、儀器設備維護技術、實驗室安全知識、醫學職業素養、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及安全防范等,將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檢驗工作實踐相結合,學習與病人溝通的技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便進入實習單位后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角色的轉換,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4制定有效的實習量化考核指標
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實習時長約為42周,對實習質量和效果的考核通常是在學生每個專業組實習結束前進行。考核主要內容為:先由學生對實習工作進行小結,然后各專業組負責人評定成績寫出評語。但是這樣的評價體系主觀隨意成分較多、沒有統一的評價考核標準,不利于實習環節中的監督與管理,更無法真正的保證學生實習的質量。而且現在醫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大,相當數量的畢業生在畢業實習期間全力以赴備考碩士研究生,到各科室實習只是走過場。這樣“走馬觀花”一樣的實習態度,不但達不到很好的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學習效果,還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同時無法保證實習質量。
筆者認為,醫學檢驗專業量化考核指標應從四個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強化考勤制度,保證出勤率。加強實習醫師考勤管理,由實習單位人事部門或教務部門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并嚴格考核,對遲到、早退、曠課的現象給予嚴肅處理并錄入檔案,量化為學生實習成績。二是以實綱為藍本,將各科的實習內容細化,并附有考核標準。同時也要注重醫學生能力的培養,隨著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的快速發展,對檢驗人員知識廣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應“多思多動”,主動學習檢驗儀器學、專業英語等相關學科知識,熟悉主要檢驗儀器的校準、定標、維護保養與項目開發等方法。三是加強溝通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學生在醫院實習時應加強與臨床醫護人員和患者的溝通,主動接觸和了解患者,主動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爭取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從而有效提高醫療與檢驗質量,努力避免醫患糾紛。四是注重畢業實習綜合成績。根據用人單位對醫學檢測技術的要求及崗位設置的需要,于實習結束前開展一次綜合理論考試,考試成績列入畢業實習成績,確保學生在實習期間了解和掌握各項檢測技術,在畢業后能夠適應醫院檢驗工作崗位的需要。
作者:王迪迪張鵬霞樸金花歐芹宋漢君單位:佳木斯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