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的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心理問題
1.1孤獨、失望心理老年患者一經確診DM會產生恐懼心理,常表現為失眠、煩躁、情緒低落、孤獨和回避等消極心理。因DM不可治愈,且患病時間長,隨病程進展,并發癥逐漸增多,治療效果不佳者,他們對治療用藥產生對立態度,認為無藥可醫,自暴自棄,對治愈感到無望,甚至拒絕治療。對人生充滿悲觀失望的情緒,不能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和護理。
1.2輕視、放任心理常見于教育水平低、DM早期和癥狀較輕或無癥狀患者,認為對身體影響不大,不愿改變自己多年的生活習慣。還有的患者不知DM會產生的危害,對疾病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治療稍見效就不堅持服藥或控制飲食。這類患者因對病情認識不足或放棄治療,不能配合醫生治療,不利于病情。
2護理對策
2.1健康教育、宣教患者入院后,向其講解DM相關知識,讓患者知道DM是常見疾病,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各種急慢性并發癥,重者甚至喪失自理能力。目前尚無法根治,告知控制飲食、控制血糖等的重要性,定期監測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相關指標,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積極配合治療。
2.2針對性心理護理
2.2.1焦慮、恐懼心理與患者進行耐心細致溝通,運用語言技巧進行心理疏導,表示理解患者痛苦,使其在關愛的氛圍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并感到被理解、尊重、關懷,消除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信心,保持良好穩定情緒。
2.2.2悲觀、抑郁心理給病人以語言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顧,告訴患者DM雖不能根治,但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科學用藥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耐心的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悲觀、憤怒和失望的情緒。DM治療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堅定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2.2.3孤獨、失望心理對于這類患者首先用溫和的語言、豐富的醫療知識取得患者的信賴,主動與其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盡可能滿足老人的需求,增加其安全感,讓患者感覺處在溫暖的大家庭中,不再孤單,從而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克服冷漠孤獨和回避的心理現象。
2.2.4輕視、放任心理耐心細致地介紹有關DM及并發癥的相關知識,使患者意識到DM的危害,幫助他們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加強自我約束,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幫助其克服淡化心理。可列舉一些實例,使其改變對疾病及醫護懷疑,拒絕治療及滿不在乎的心態。
3討論
老年DM患者的心理狀態對疾病的轉歸有明顯影響,針對其焦慮、悲觀、抑郁、孤獨等不良心理特點,采用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法,主動與患者交流,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DM教育、心理疏導,使其正確對待所患疾病,可明顯改善焦慮、抑郁等不靈心理狀態。做好老年DM病人的心理護理對于病情的良性控制和有效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景偉單位:大慶市第四醫院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