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生物學對中醫藥現代化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1中醫藥要達到國際的認可,實現國際化,在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醫藥的標準化、中醫臨床療效和中藥的藥理、毒理學發展等方面存在著問題就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要采取促進中醫藥的宣傳活動,請名老中醫去國外講學。目前,在國內各大電視臺養生保健等節目中請中醫界的專家去現場講解,掀起了國內的中醫熱,各大中醫醫院也出現了掛號難的問題,也間接的說明人們對中醫藥開始重視。去國外講學也是一樣的道理,宣傳中醫藥的學術文化、營養保健文化以及養生文化等,要像宣傳國寶大熊貓一樣宣傳中醫藥文化,促進西方對中醫藥的認識。此外,最重要的是國際上認為中醫藥的不良反應、藥效和作用機制等不清,這些因素嚴重的阻礙了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筆者認為,要解決該問題需要從循證醫學和現代生物學這兩個方面著手。中醫藥具有上千年的歷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治療經驗,這些臨床證據的文獻需要進行總結、評價后確定其真實性、可靠性和臨床價值,得到研究結果后指導臨床用藥和針對其進行療效的具體機制研究,這個過程就需要循證醫學的參與。劉建平教授[13]認為,循證醫學在推進中醫藥現代化過程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在中醫藥臨床研究中開展國際認可的、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評價療效的指標應當有以患者為中心的癥狀結局和終點事件,同時,也不能忽略安全性的評價。對現有的、質量較好的臨床試驗加以收集和整理,根據不同的療法和病種建立相應的療效資料庫,促進國際交流與傳播。中醫專家寶貴的臨床經驗,只有依據RCT的嚴格驗證才能轉化為最佳的客觀依據[14]。但需要對RCT進行改良,或者利用大樣本的隊列研究的特點,同時采用定性研究進行方法學整合,有可能在中醫療效評價方法學上產生突破[15]。循證醫學對中醫藥進行臨床效果的評價之后,可以根據其研究結果進行科研課題的選擇,對療效的具體機制進行研究,可進一步明確中醫藥的藥理作用,對促進中醫藥的國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運用現代生物學技術如生物芯片技術、蛋白質組學等解決具體問題。
1.2綜合素質人才的需要作為中醫院校生物學專業的教師,筆者體會最深的就是現在的中醫專業的學生,對現代生物學以及相關的基礎課程不感興趣。他們常常提到以后利用中醫藥看病救人,用不到生物學,不需要了解那么多生物學知識。中醫藥要實現現代化、國際化和產業化,必須要與現代生物學技術相結合,一方面需要多學科交叉合作,一方面從事中醫藥臨床和科研的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因此,提高綜合素質是必要的。
2中藥藥材的生物資源保護及知識產權保護
中醫藥產業化的大基礎是中藥材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醫藥的發展,中藥產業作為/國家戰略產業0發展已經寫入我國5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2002)2010年)6(簡稱5綱要6)。中藥的產值大幅度的提高,在產值提高的同時中藥材的銷量也是成倍的增加。而中藥材是一種有限的生物資源,過度的采集會使一些物種瀕臨滅絕,一旦滅絕遺傳多樣性就會消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進行中藥藥材的生物資源保護是必須執行。筆者認為,中藥藥材的生物資源保護需要:1)加強宣傳力度和法律保護制度,如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原等,可以保護一些野生資源。2)對于瀕臨滅絕的種類要進行保護,針對不同種類的藥材進行就地保護或遷地保護。3)發展中藥的科學種植和養殖產業,符合GAP標準。4)利用生物多樣性的潛在使用價值,采用現代生物學技術進行中藥藥材的鑒定和分類,發現新的藥材。5)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培育新植物的品種。6)減少藥材的出口量,增加中成藥的出口量。在進行中藥藥材的生物資源保護的同時,還應該做好中藥知識產權保護。張大方等[16]認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應該在科研管理方面,強化知識產權意識;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知識產權歸屬;科學界定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和內涵。
3中藥新藥開發
中醫藥產業化要持續發展必須有自主創新能力,中藥新藥的開發是其主要的體現。中醫藥在治療慢性病、難治病、重大傳染性疾病、惡性腫瘤以及精神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大多數治療還停留在傳統中藥復方的水平上,所以中藥復方的藥效、劑型及臨床藥理學毒理學研究的現代化是走向國際的重要基礎,也是新藥開發的中藥資源。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對中藥復方進行藥物作用的物質基礎研究,有利于闡明中藥復方的療效機制和藥理作用機制[17]。就治療惡性腫瘤的中藥新藥開發方面,筆者認為,中醫學者應該注重進行臨床病例的整理和收集,建立數據庫。首先腫瘤的西醫診斷已經有了明確的臨床分型,中醫學者根據收集的臨床分型資料和中醫的辨證論治相結合,確定中醫的證型和西醫臨床分型的關系,再根據個體差異,進行中藥復方中各藥物的劑量范圍的設定,臨床跟蹤,臨床效果記錄在案,根據臨床效果利用現代生物學技術如生物芯片和蛋白質組學等對其進行藥理機制分析,最終開發出一種抗腫瘤的復方新藥。這種新藥既有中醫證型的指導又有西醫臨床的分型,還有臨床藥理分析,所以一些不能來大城市看病的人,可以直接買藥服用,利國利民。此外,中藥新藥的開發,現在國際上好多國家在做,香港大學的學者FengY等[18]就對抗腫瘤作用中草藥的專利情況進行了綜述,分析了美國最近10年關于中草藥的專利,其中包括一些潛在抗癌作用的提取物(包括復方成分)以及具有新抗腫瘤作用的單純化合物。
4結語
總之,中醫藥要現代化、產業化,走出國門得到世界的認可,必須要進行多學科的交流與融合,但絕不是中醫藥的全盤西化。而是利用現代生命科學解釋、論證中醫藥已有的理論、作用機制,使其成為真正的中國醫學,造福人類。
作者:胡秀華王如峰趙丕文楊向竹唐炳華王媛媛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人體機能系生物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