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圍術期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觀察組患者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安全管理;婦科疾病;圍手術期;應用效果
婦科疾病護理在臨床護理環節易出現護理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女性患者傳統思想的束縛,在接受治療及護理時配合程度不高等所致。而隨著醫療體制的深入改革,護理安全質量管理已經成為臨床中的關注焦點,如何在護理過程中避免患者身心受到威脅和傷害,提高護理質量,控制風險因素,較少甚至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重點[1]。基于此,臨床上開展護理安全管理,旨在提高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組處理,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8~55歲,平均年齡(40.9±2.3)歲;對照組患者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41.1±2.4)歲。患者主要疾病類型為流產術、清宮術、子宮肌瘤摘除術等。本次調查由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具有知情權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基線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圍術期間,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指導、心理干預、配合醫師對患者進行相關檢查等。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管理,介紹如下:①術前溝通:結合患者以往經驗及患者具體情況,對常規護理中的常見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中,盡量減少使用過于專業的語句,減少患者的困擾。及時解答患者疑問,幫助患者緩解內心的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師的意見與建議,順利進行手術治療。②制定護理安全管理措施:結合患者個人情況與醫院制度、設施等多方面因素,為患者實施安全性的護理措施。由護士長對護理人員進行分配,保障在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監管,指導患者藥物使用、改善以往不良的飲食及個人生活習慣;確保每一個環節均能做到及時、有效把握。③圍術期安全管理的落實:由護士長召開會議,提高每例護理人員對于護理安全事件的認知程度,希望護理人員在實施圍術期護理過程中能夠加以重視。對于可能發生的護理安全事件具有預知性,同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做好預防工作,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與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護理滿意度統計主要由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調查表進行,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分別將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標準。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對所得數據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作分析,計量資料以(s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率分析本研究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觀察組40例患者在本次護理過程中無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對照組40例患者在圍術期護理過程中有5例患者發生不良事件,包括遺漏重要治療2例、技能失誤3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3,P=0.021)。
3討論
對于女性患者而言,婦科疾病將對其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婦科疾病得到有效治療,患者預后顯著改善。手術治療在多種婦科疾病治療中得到應用,但若不加以重視,易造成風險事件,引發安全事故[2]。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醫院本身也在不斷做出改革,就婦科患者圍術期的安全性考慮,院方特提出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安全管理。護理安全可視為患者在院內接受護理服務的根本,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更是對醫院護理質量的體現[3]。在本次調查中,我院即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由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2.50%,高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72.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護理安全管理在拉近護患關系,提升護理滿意上具有積極作用。此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該調查結果可說明,護理安全管理可降低婦科疾病圍術期患者治療風險,提高安全性。女性群體首先多存在敏感心理,當入院診斷發現存在婦科疾病后,其多產生焦慮、恐懼的情緒[4]。若不加以護理干預,可對患者實施治療期間的依從性造成影響,甚至會影響治療效果。而護理安全管理的應用,則重點幫助患者改善情緒,提升患者配合度,降低護理期間常見安全隱患出現機率,保障治療的順利進行[5]。在本次實施的護理措施中,我院首先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旨在強化患者及其家屬自身的安全意識,解答患者疑惑,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而具體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中,由護士長統一負責,對其他護理人員制定有效的考核管理制度,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操作時,規范各項護理操作標準,加強護理人員的安全服務意識,消除常規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水平隨之發展。但人們的要求不僅于此,尤其是近年來護理服務的改革與更進,使得許多患者在院內接受病理治療的同時,護理滿意率大大的提升[7]。安全護理是反映護理人員操作質量最直接的因素,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術與加強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的重視程度具有重要意義[8]。而本次的護理結果也有效說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效果明顯,對于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護理不良事件具有積極作用。由此可見,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術期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可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殷玉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9):75-76.
[2]郭兵.探討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現代養生B,2015,31(4):212-212.
[3]徐麗紅.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14):61-62,63.
[4]李曉鳳.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心理醫生,2018,24(2):256-257.
[5]楊華,李海燕.研究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2):166-167.
[6]陳曉霞.護理安全管理對婦科圍手術期的作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386-387.
[7]高肖梅.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6,29(3):187-188.
[8]王莉.護理安全管理在婦科疾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臨床價值觀察[J].當代醫學,2013,20(3):131.
作者:張沙沙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