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發生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四川醫學雜志》2015年第五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源于醫務部專項收集的“非計劃再次手術審批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7個科室提出34例“非計劃再次手術申請”(排除因為治療或診斷需要而預設的貫序手術),其中肝膽外科6例,急診科3例,脊柱外科6例,泌尿外科4例,胃腸外科5例,胸外科6例,眼科4例,見圖1。
1.2方法:對34例“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發生原因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針對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原因進行分析,發現發生原因主要有術后出血、病理檢查不準確、手術醫師技術、術后感染和切口裂開等五大因素。約三分之一非計劃再次手術病例為多因素所致再次手術,其中術后出血是發生非計劃重返手術的主要原因,列入分析的34例病例中20例存在術后出血,占全部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原因的40%,主要與術中止血不徹底,關閉切口時檢查不仔細相關;其次為術中冰凍切片病理診斷不準確占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原因的30%,尤其部分原位癌、交界性腫瘤、少見腫瘤快速病理診斷難,術中冰凍切片診斷與術后常規病理診斷不一致,須再次進行手術;手術醫師手術操作不當占全部發生原因13%;術后感染占9%,自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時有抗菌藥物使用過于謹慎,預防感染不力,醫院感染管理資料提示有時術者無菌觀念不強也是導致術后感染的原因;切口裂開占8%,切口裂開主要與患者存在糖尿病、肥胖、營養不良等自身因素,術前評估不恰當造成。除以上五大因素外,還存在院科兩級監管不力,手術分級管理制度執行不嚴格等不可量化的原因。見圖2。
3討論
分析上述非計劃再次手術原始資料,可知非計劃再次手術主要由以上五大原因引起。減少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發生,必須積極做好醫院和科室對非計劃再次手術的專項監管,采用PDCA管理模式,深入分析發生原因,制定整改計劃,逐個落實整改,持續改進。強化以下五大主體職責,參與者各司其職,履職盡責,以減少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
3.1加強醫院管理層對非計劃再次手術的重視:醫院應將“非計劃再次手術”作為手術科室醫療質量考核指標納入科室績效管理定期考核,積極鼓勵上報;嚴格處理漏報瞞報。醫務部每月定期統計全院“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情況,定期組織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分析發生原因,制定并下達整改任務,督促落實整改到位。
3.2加強臨床科室對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管理:臨床科室應將“非計劃再次手術”作為科室內部各醫療小組醫療質量考核指標,積極配合醫務部和科室醫務人員開展“非計劃再次手術”管理。組織學習并落實手術相關核心制度,實施非計劃再次手術前必須由業務主任組織全科進行再次手術術前討論。必須分析非計劃再次手術原因,對再次手術病情評估、圍手術期管理、術式選擇、并發癥預防、感染控制等全面分析討論;必要時要求醫務部組織全院相關專家參與討論,務必吸取第一次手術的教訓,確保再次手術安全。科室指定專人定期統計分析本科“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情況,結合醫院下達的整改任務制定本科室整改計劃,逐項整改,減少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
3.3規范手術科室醫務人員診療、護理行為:醫務人員應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對疾病的診療、護理能力,強化對患者管理的責任心,加強對患者的圍手術期管理。術前認真做好病情評估、術前討論、手術安全核查、麻醉及手術風險評估;術中嚴格按照醫學手術操作基本規程進行無菌操作,術中仔細檢查止血務必徹底;術后醫護配合密切觀察病情,必要時進行營養支持和免疫支持,注重預防和處理并發癥。嚴格按照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要求預防感染、抗感染。嚴格按照手術分級管理要求開展手術,避免越權手術。
3.4提高冰凍切片病理診斷正確率:病理醫務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病理診斷能力,保障病理診斷質量。遇到診斷困難時,不盲目下病理診斷,爭取短時間內組織科室內部討論后再提出統一診斷意見,提供手術醫生參考;加強與手術科室醫務人員相互溝通,共同促進對疾病的診治水平。
3.5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手術的預后除了與患者所接受的診療、護理相關,還與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密切相關。為了取得預期的手術療效,避免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發生,務必讓患者和家屬明明白白就醫,對疾病的診治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做好正確術前準備、膳食供應、康復訓練以利痊愈。我院通過采取以上五大措施,強化各相關工作主體對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管理,取得一定成效,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例數明顯減少,2014年1月至12月在全院手術工作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非計劃再次手術發生例數比去年同期減少5例。可見PDCA方法能有效降低非計劃再次手術的發生率。
作者:雷正元 單位: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