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代學生運動生理學教學改革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通過對運動生理學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結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對課程進行改革創新與研究,提出以學生為主體,運動實踐為中心,突出運動生理課程在運動健康領域的應用,利用慕課(MOOC)在線課程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完善考核機制。期待這些改革措施能為以后的教學改革創新提供基礎素材,為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思路,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優化提高。
關鍵詞:運動生理學;教學改革;MOOC;本科教學;體育專業;
“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教育部部長指出高校要回歸大學的本質職能,把“培養人”作為根本任務,調整思路,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等學校也在進行各學科教學改革創新,把培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優秀大學生作為首要目標。隨著“90后”“00后”邁進大學校園,把握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有效的開展教育工作成為了大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實踐經歷欠缺,高估自己的實際能力;有些同學學習目標模糊或沒有長期目標,迷失自我;對于專業課學習態度不端正,重視程度不夠,興趣不足,缺乏激發積極性;課堂紀律差,手機等電子產品充斥課堂,如何消除它們的不良影響或合理利用,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棘手問題。[1,2]運動生理學是人體生理學的一個分支,與醫學、生物學等自然學科有著密切聯系。同時,運動生理學揭示體育運動對人體機能影響的規律及機理,對不同人群運動鍛煉和訓練進行科學指導,以達到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和提升訓練效果的目的。
1學情分析
運動生理學課程涉及面廣,教學時數少,有些概念較為抽象,學生在平時沒有接觸到,這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定困難。運動生理學屬于理科范疇課程名詞繁多,概念抽象,知識點分散,而與此同時,體育相關專業的學生通常高考成績不高,而且文科和理科的知識背景不同,文科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接觸過生物課,沒有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學生不容易接受新知識,到后面的章節越發感到困難,直至最終放棄學習。再者,體育專業學生更加重視運動技術的學習,認為只要專業技術好,就業時就會有優勢,對花在理論課程上的學習時間不足,學習缺乏足夠熱情,最終的考試成績也達不到基本要求。同時,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策略欠缺,學習策略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依據學習的一般規則,主動對學習的工具、方法和程序進行有效地整合,達到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過程。[3]研究表明學習效果包括50%的學習策略、40%的努力以及10%的智商。[4]可見,影響教學、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學習策略。多數體育專業的學生學習策略欠缺,他們長期進行運動訓練,沒有充足的精力進行理論課程的學習。大多數學生只能機械地死記硬背,學習效果差,付出的努力與得到的成績不成正比,學習動力不足,沒有興趣。
2教學內容改革
2.1密切聯系運動實踐
本課程面向的本科生為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等專業,各個專業特色鮮明,同時也存在共同的特點,它們都與運動實踐緊密聯系。這也決定了運動生理學課程必須圍繞著運動展開,既符合課程教學核心內容,也滿足了各專業的學習要求,更為重要的是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的學習會更自覺、更有效率、更具創造性。運動生理學基礎內容的理論性、抽象性、邏輯性較強,部分內容不易理解。在教學中把基礎理論的內容盡可能多的與運動實踐相聯系,突出以運動實踐為中心的教學目標。如“肌纖維收縮”這一部分的學習,只有弄清楚肌絲的顯微結構、肌纖維的收縮機制才能深刻理解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大小取決于活化的粗肌絲橫橋數目,肌肉力量大小差別的生理機制,分析所完成運動技能,繼而提高運動水平,這樣層層剖開,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相關內容有所期待,在學習時會更有興趣,效果更好。教學中再以視頻輔助進行直觀講授。這樣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影響肌肉力量的運動生理學原理等一系列問題。
2.2突出運動的健康促進功能
本課程教學內容與運動健康促進功能密切相關,教學中圍繞運動的健康促進作用進行學習,為了能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生理學的作用,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認識到學的知識貼近生活實際,教學中應多聯系日常生活的現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比如現在高發的慢性疾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慢性疾病的病因時間上從青少年時期就已經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顯現,讓學生結合所學重視大學時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如我們可以感知汽車速度變化,電梯升降等都是我們機體的前庭反應。這樣把運動生理學原理結合生活實踐,學生就會更愿意參與教學。[6]再如學習呼吸與運動這一部分,在講述肺活量的概念和意義、作用和影響因素等時,結合當前的廣泛開展的體質測試講解,使學生理解肺活量與年齡、性別、胸廓的大小、呼吸肌的發達程度等因素的關聯性,理解系統科學的鍛煉對增大肺活量、提高肺通氣功能。同時結合運動訓練的方法進行呼吸肌訓練的講解,使學生體會理論知識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性。[7]還有體檢時的相關指標,如血紅蛋白含量、心率值、血壓值、血糖值等,可以直觀的反應機體健康狀況,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這些常規的參數,這些也是在將來在工作、學習中經常接觸到的基本常識。
3教學手段改革
3.1結合MOOC在線課程的教學創新改革
目前,運動生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脫節,學生主動性差,教學模式不夠豐富等不足。因此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使之既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又能跟隨大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的潮流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8]而MOOC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運動生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方式。[8][9]3.1.1MOOC的教學形式MOOC的授課視頻短小濃縮,一般時間在十五分鐘左右,每一章節的課程都由一系列視頻組成,學習者可根據自身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學習進度,自由提前預習和反復觀看復習。每節內容包含隨堂測試和課堂作業等。[10]課程測試通常是在線考試,包括判斷題、選擇題和簡答題等題型有不同的判卷方式,判斷、單選和多選題可以通過提前輸入正確答案,系統可以實現自動打分,簡答題和論述題可以由學生互評和老師評價相結合,因為這些題型沒有固定答案且主觀性強。這樣可以使得學習者之間加強溝通,互相學習。MOOC的每門課程都有大量的學習者,可以通過MOOC的討論區參與問題的討論和實現互助學習。同時,任課老師也會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進行相應地解答。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在線教師助理也可以直接與學習者進行溝通,解答學習和技術方面的問題。[11]3.1.2MOOC在線課程引領教學改革的優勢——以中國大學MOOC平臺蘇州大學《運動生理學》課程為例蘇州大學《運動生理學》課程注重這門課程內在的知識體系與邏輯關系,以學科內容為中心,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重難點。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與章節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在課下及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使學生能系統牢固地掌握好運動生理學知識。利用MOOC平臺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先根據目前自身的學習水平進行預習,在教學過程中,小組討論、老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以及老師集中分析解決問題,實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加強課堂互動,提升學習效果。[12]
3.2課外學習資源創新
網絡的輔助教學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輔助手段。由教師將教學內容、教學課件和習題等素材,上傳到教學輔助平臺上,學生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來進行預習、學習和復習鞏固。學生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掌握程度,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當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電子郵件、QQ和微信等手段詢問教師。[13]
4教學方法的創新
4.1探究式教學
教育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運動生理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講授法,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傳統被動學習方式替代為自主合作與探究的主動學習方式。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老師啟發引導,優化學生的綜合能力結構的新型教學方法。探究學習是一種新穎、有效的學習方法。[14]把運動實踐中的案例與運動生理學的有關知識相結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探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逐漸提高。[15]老師對各組情況進行及時地反饋與評價,一旦發現有創新點,應該予以充分肯定學生,最后,通過教師歸納分析達到掌握知識,升華、拓展的目的。
4.2問題啟發式教學
讓學生提出問題,以問題來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啟發式是構建主義理論的一種,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運動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這一部分的學習中,運動訓練對心臟有什么影響?在講述牽張反射時,在體育運動中哪些動作是應用的牽張反射?這樣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去聽課,通過老師的講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主動思考和回答,來提高學生對知識和問題的分析能力。[6]
5實驗教學的創新
在實驗課教學中,通過設計一些應用性強的實驗,針對運動訓練和大眾健身中的心率、血壓、體成分等一些常規檢測指標,學生可以在每年體質檢測實踐服務時,到運動隊、社區、運動場為專業運動員、居民、健身愛好者等進行親自實踐、現場測定;同時,通過開放實驗室,學生可以自行組織活動,可為檢測對象進行現場解答和指導,達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運動訓練和指導大眾健身的工作中去。[6,16,17]
6考核方法的創新
6.1評定構成比的調整
考核成績包括平時成績10%、實驗成績10%和理論成績80%三部分。平時成績包括考勤、課堂提問、課前問題準備和課后作業等,實驗成績包括操作成績和實驗報告成績,理論成績為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分別占總成績的30%和50%。理論考核時,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內容,增加課堂提問、作業的比例,試題要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平時不學,期中期末突擊、應付考試、只要及格就過關的現象出現。[18]
6.2試卷自由度的增加
為檢查學生對所學運動生理學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對運動訓練和體育鍛煉理論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情況,考查學生的實驗課效果,設計多樣化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名詞解釋、判斷題、填空題、問答題(包括簡答題和論述題)等。問答題提供二道題目自由選擇一道回答的模式,增加學生的自由度。評分標準也靈活處理,鼓勵學生自己理解分析,綜合問題的答案。
6.3實驗考核方法的創新
實驗考核應重在反映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這是顯著區別于理論課考試的。通過實驗報告反映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掌握技術的能力,了解學生是否可以用所學的理論去解釋、分析實驗結果。其次,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情況現場打分。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應當區別于理論考試,重點在于反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振華.新形勢下90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探究[J].現代教育,2018(06):46-47.
[2]羅冬蘭.面對“00”后大學生,“90”后青年輔導員心理健康分析及調適[J].教育現代化,2018(26):80-81.
[3]桑青松,江芳,王賢進.學習策略的原理與實踐[M].安徽,2006.
[4]史耀芳.二十世紀國內外學習策略研究概述[J].心理科學,2001(05):586-590.
[5]許云霞,胡水蘭.健康促進理念下的運動生理學教學改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04):85-86.
[6]高麗,鄭陸,王明燕,徐秀英,隋波,李驍君,沙繼斌.運動生理學課堂理論和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01):95-96.
[7]楊錫讓.運動生理學學科現狀與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9):1153-1158.
[8]唐光旭,吳本連.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運動生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衡水學院學報,2010(01):115-117.
[9]周龍,張曙林,呂東亮.慕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局限性與改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61-62.
[10]李曉明,胡崇嘉.在線開放課程的優勢與不足——以MOOC教學方法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9):12-15.
[11]任儉.高校體育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應用探析[J].武術研究,2018(09):136-138.
[12]吳本連,季瀏.論新體育課程中的自主學習[J].中國學校體育,2004(06):57-59.
[13]封飛虎,張雁立,歐陽燕.基于WEB的《運動生理學》網絡輔助教學應用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03):96-98.
[14]金其貫,劉霞.《運動生理學》課程開展研究性教學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06):112-114.
[15]馬寶發,孫賀.慕課微課學習模式下的體育專業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8(13):181-182.
[16]劉行海,買文麗,劉紅,鄭倩,敬華娥.提高留學生生理學實驗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4(02):94-96.
[17]衣雪潔,李秋萍,趙大林,高海寧,張肅,吳翊馨,高淑杰,于洋,張日輝.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運動生理學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01):172-174.
[18]曹士云.高師體育院系《運動生理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實踐和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07):105-107.
作者:張慶 單位:蘇州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