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防風感冒顆粒解熱抗炎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部中醫藥雜志》2014年第七期
1抗炎實驗
1.1小鼠耳廓腫脹法[1-4]取昆明種雄性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阿司匹林組,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大劑量組。每天灌胃給藥,連續7天,1次/d。空白對照組予等容量生理鹽水,阿司匹林組予阿司匹林混懸液0.072g/kg,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大劑量組分別給予防風感冒顆粒0.32、0.64、1.28g/kg。末次灌胃給藥后0.5小時,將小鼠右耳二甲苯致炎,0.5小時后將小鼠脫頸處死,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8mm直徑打耳器分別在同一位置打下圓耳片,用組織天平稱重,以兩耳片重量差作為腫脹度。
1.2大鼠足趾腫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隨機分為5組,分別為空白對照組,阿司匹林組,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大劑量組。每天灌胃給藥,連續7天,1次/d。空白對照組予等容量生理鹽水,阿司匹林組予阿司匹林混懸液0.036g/kg,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大劑量組分別給予防風感冒顆粒0.16、0.32、0.64g/kg。末次給藥前用足趾容積測量儀測大鼠右足容積,然后灌胃給藥,給藥1小時后在每只大鼠右足跖中部皮下注射新鮮蛋清0.1mL,1小時后測大鼠右足容積,然后將大鼠脫頸處死,將致炎足于踝關節上1cm處剪下,稱重,剝皮后浸泡于5mL生理鹽水中,45分鐘后離心浸泡液,取上清液0.3mL加0.5mol/LKOH溶液2mL,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波長278nm處測PGE2吸光度。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解熱實驗
2.1.1防風感冒顆粒對LPS所致青紫藍兔全身性發熱的影響各組實驗動物予LPS后明顯發熱,給藥后各組前期退熱效果均不佳,1.5小時時防風感冒顆粒中、大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阿司匹林組比較,防風感冒顆粒中、大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小時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和阿司匹林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防風感冒顆粒對于LPS致熱青紫藍兔有良好的退熱效果,其作用在2小時時甚至優于阿司匹林,見表1。
2.1.2防風感冒顆粒對干酵母所致大鼠全身性發熱的影響各組實驗動物予酵母懸液后均明顯發熱;各組給藥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0小時,僅阿司匹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小時阿司匹林組和防風感冒顆粒中劑量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2小時阿司匹林組和防風感冒顆粒中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小時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和阿司匹林組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8小時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劑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阿司匹林照組比較,0小時時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小時時防風感冒顆粒大、小劑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1、4、8小時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防風感冒顆粒對以酵母懸液致熱大鼠有良好的退熱效果,和阿司匹林相比其退熱效果時效更長,見表2。
2.2抗炎實驗
2.2.1防風感冒顆粒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防風感冒顆粒小、中劑量組和阿司匹林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阿司匹林組比較,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防風感冒顆粒具有一定抑制小鼠耳廓腫脹的作用,其作用弱于阿司匹林,見表3。
2.2.2防風感冒顆粒對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腫脹度及炎癥組織中PGE2含量的影響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大鼠足趾腫脹度和PGE2吸光度值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阿司匹林組比較,防風感冒顆粒各劑量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防風感冒顆粒能明顯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腫脹度,并能降低炎癥組織中PGE2的含量,見表4。
3討論
防風感冒顆粒為甘肅省中醫院注冊中藥制劑,以防風為君藥,以黃芩、柴胡為臣藥,佐以半夏、野菊花等,全方共奏解表散風、清熱解毒、溫胃止嘔等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色原酮類成分為防風發揮藥效作用的主要物質基礎,具有解熱、鎮痛、鎮靜作用;黃芩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其中以黃芩苷、黃芩素、漢黃芩素為代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熱等功效;半夏含葡萄糖苷、兒茶醛、β谷甾醇、多糖、多種氨基酸及少量揮發油等,對多系統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尤以鎮咳、祛痰、止嘔等作用突出;柴胡中含有皂苷類、揮發油類及多糖類化合物,具有解熱、抗炎、保肝、抗菌、抗病毒、調節免疫等作用;野菊花含有萜類和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多糖及多種微量元素,其主要藥效部分為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免疫等藥理作用。
本研究采用經典發熱和炎癥模型,每種模型選用兩種不同動物,觀察防風感冒顆粒的解熱抗炎作用,并檢測炎癥組織中PGE2成分。實驗結果表明防風感冒顆粒對脂多糖所致青紫藍兔發熱模型和干酵母所致的大鼠發熱模型具有較好解熱效果;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腫脹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癥組織中PGE2含量,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郭曉穎馬新換單位:蘭州市城關區五泉鐵路西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甘肅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