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生接觸臨床的實踐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調查問卷。在第八學期,采取問卷調查法,參考相關文獻研究,并結合見習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設計《臨床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的問卷調查表》,對參加早期接觸臨床的實踐研究的96名醫學生問卷調查。收回問卷96份,回收率100%。對問卷調查的結果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對“早期接觸臨床”的實踐教學改革活動,參加的學生均能積極配合。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早期接觸臨床所涉及的問卷內容表示滿意。90%以上的學生認為“早期接觸臨床”的見習模式改革,對培養專業素質、提高學習興趣與明確學習動機、增強人際溝通交流能力、促進臨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12.50%的學生認為不能鞏固專業知識與技能,主要原因有部分帶教老師的不負責任和自身學習積極性不高等;16.67%的學生對醫療環境表現出不適應,主要原因可能是接觸時間短,對醫院醫療糾紛發生和醫患矛盾的恐懼、擔憂,尤其是不良醫療事件的負面影響等。
早期接觸臨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從專業素質的培養來看,早期接觸臨床使學生較早的了解到自己未來職業特點,能夠處理學習與職業的關系,加深對臨床專業的認識,提高自我能力。醫學生在醫院早期接觸臨床的實踐中,真實的體會到自己未來的角色,且通過對病人問診等的接觸,認識到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的相關性。特別是通過親身接觸患者,參與整個病史的采集、體檢到最后的診療等一系列過程,再回到課堂理論學習,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明確學習動機。
早期接觸臨床有利于提高臨床醫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絕大多數學生能較快地適應自己角色的轉變,能熟練地利用診斷學所學的問診和體檢等技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嚴格診療規程,進行問診和體檢。每次問診和體檢的完成表現出自信、成就感,同時也在早期接觸臨床中,潛移默化的學生培養了人際溝通交流能力,特別是醫患溝通的技巧,對病人痛苦的深切同情之心,建立對病患的人文關懷的意識[2]。
早期接觸臨床有利于臨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早期接觸臨床使醫學生可以較早進入臨床實踐學習階段,將自己所學與臨床實際情況進行比照,在實踐中不斷的得到驗證與強化。尤其是在理論學習階段對一些臨床表現模糊的理解,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得到解惑。面對現代醫學理論與科研的迅速發展,學生在早期接觸臨床的過程中總是發現自己所學和實際的臨床工作有相當差異,感到有壓力,這種壓力很快變為學習的動力。在如何診療病情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的問題上,早期接觸臨床的學生普遍采取積極的態度,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進行補充學習。
總之,通過以上臨床實踐改革探索,表明“早期接觸臨床”能夠使臨床醫學生在早期臨床接觸中,更早的適應自己的臨床醫師的職業,鞏固專業知識與技能,熟練運用臨床理論解決具體實際問題,增強人際溝通交流能力,尤其是醫患之間的溝通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早期接觸臨床時機的選擇和醫學生對醫療不良事件的認知等在早期接觸臨床實踐模式改革中值得進一步研究。
作者:劉麗軍裴景堂郭聰叢趙川李鐵強李勇單位:河南大學淮河臨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