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獸醫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實驗階段
這一階段的實驗主要是結合1~2年級的《家畜解剖學》、《家畜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獸醫病理學》和《獸醫藥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開展。老師應認真講解實驗的原理、方法、實驗步驟和過程,使學生熟悉實驗的基本方法、盡快入門,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實驗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學習知識的實際運用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為下一階段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臨床診療實驗階段
經過第一階段學習的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為完整的知識基礎和一定的實踐能力,按照教學計劃的安排將進入到《家畜內科學》、《獸醫外科學》、《獸醫產科學》、《獸醫傳染病》和《獸醫寄生蟲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當中,而這些課程與獸醫臨床聯系最為緊密。因此從實踐和臨床角度出發,分別構建相應的臨床診療模塊,使學生掌握扎實的臨床診療及預防技能。
2.1臨床診斷模塊動物疾病的臨床診斷模塊包含:臨床診斷的基本技術(問診、視診、觸診、叩診、聽診、嗅診、一般檢查和系統檢查)、動物動物病理解剖技術、動物器官形態結構觀察技術、家畜的接近與保定技術等。
2.2實驗室診斷技術模塊動物疾病實驗室診斷模塊包含:病料的采取、保存及送檢方法,血涂片的觀察,顯微鏡油鏡的選用及細菌形態結構觀察。細菌標本片制備及染色法,細菌的分離、移植和培養性狀的觀察,細菌的生化反應試驗,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檢查,常見寄生蟲檢查技術,常見疫病血清學診斷技術(快速診斷),超聲檢查技術,X線檢查技術,獸醫臨床常用生化檢驗技術。
2.3疾病治療技術模塊動物疾病治療技術模塊包含:藥物的配伍與治療、灌藥、肌肉注射、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穿刺法、沖洗法、麻醉、閹割技術、動物助產手術、疝及骨折外科處理等。
2.4疾病防控技術模塊動物疾病防控技術模塊包含:動物營養代謝病與中毒病的防控、動物畜舍消毒技術、病死動物尸體的無害化處理、動物免疫技術、抗原抗體水平檢測技術、動物隔離檢疫、產地檢疫、市場檢疫、屠宰檢疫等。
2.5臨床病例討論模塊根據臨床常發病及各門理論課程中涉及的內容尋找或制作經典的傳染病病例模型和普通病病例模型,病例討論課完全這些病例模型展開。根據每種疾病的特點,在疾病發展的每個特征階段,能夠利用“病理學、診斷、內科、外科、產科、寄生蟲、傳染病”等各科的理論知識以及各科所需要的化驗、檢查方法對動物進行全面的臨床檢查,給出階段性診斷結論,并根據所學所有專業課程知識和課程實驗知識對病例模型進行綜合分析,實施診斷和治療。通過系統的治療使學生將各種專業實驗中掌握的方法和理論有機融合,并與實踐接軌,真正提高學生的臨床治療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
不管是4年制還5年制獸醫專業的學生,在進入這一階段時,已經具備了較為完整的知識基礎和一定的臨床實踐能力,可根據個人的職業發展需要選擇生產實踐或研究型實驗作為自己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方向。有志于從事生產一線工作的學生,可選擇與臨床診療密切的實習工作,如豬場、牛場、寵物醫院等,通過自身的臨床實踐以病例報告或病例調查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而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學生,可將教師的部分科研課題或學生感興趣的科學問題作為實驗內容進行畢業實習,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驗方案的構思與設計、儀器的選用與測試、試劑的配制與標定、材料的采集與處理、資料的收集與檢索、數據的記錄與整理、實驗結果的統計與分析等全過程,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
綜上所述,圍繞高等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目標,積極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與實踐教學內容相結合,探索新型的獸醫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既按照本專業特點強化了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又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和效果。
作者:鄔靜李榮芳袁莉蕓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