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年失智社區預防項目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預防醫學雜志》2015年第十四期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本項目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方法確定315名社區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分批次進行社區干預研究,本文對33名第一批研究對象,進行初步的項目滿意度調查分析,調查由上海市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工作人員及上海大學社會醫學系社會工作者完成。
1.2統計方法應用Epidata3.0數據錄入并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中Transform菜單中的ComputeVariable和RecodeintoDifferentVariables等過程進行變量轉換后,運用DescriptiveStatistics過程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總體滿意度評分的影響因素運用多元回歸的Stepwise逐步法進行分析。
1.3等級賦值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對調查結果進行賦值,從最滿意到最不滿意五個等級分別賦予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然后將各指標得分進行平均,得出滿意度分值。滿意度水平按以下標準劃分:91~100分為非常滿意,71~90分為比較滿意,51~70分為一般,31~50分為不太滿意,30分以下為不滿意。
2結果
2.1基本情況本次調查了參與服務項目的社區老年人33人。其中,男6人(18.18%),女27人(81.82%),平均年齡(65±7)歲;文化程度為文盲1人(3.03%)、初中12人(36.36%)、高中/中職/中專/技校10人(30.30%)、大專/高職8人(24.24%)、大學本科2人(6.06%);婚姻狀況為在婚30人(90.91%),喪偶3人(9.09%);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為17人(68.00%),占較大比例;退休前從事腦力勞動24人(88.89%),體力勞動3人(11.11%),見表1。
2.2滿意度測評調查問卷的滿意度測評部分分析結果顯示項目的總體平均滿意度得分為90.09分(92.12%)。其中,歸屬感滿意度得分為95.15分(98.99%),易及性滿意度得分為90.51分(92.93%),接受性滿意度得分為94.24分(100.00%),舒適性滿意度得分為95.15分(100.00%),安全性滿意度得分為93.33分(98.99%),完善性滿意度得分為87.27分(93.90%),成效性滿意度得分為83.31分(80.30%),總體性滿意度得分為93.64分(96.97%)。其中,在歸屬感、接受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滿意度得分均在91分以上,為非常滿意;在易及性、完善性和成效性方面的滿意度得分在71~90分,為比較滿意,參與者在知識獲取方面和主觀知信行方面均有改善和提高。自參加項目以來,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的人占84.85%;對老年失智的認知改變率為78.79%,多數人對老年失智的認識有所改變;改變信念持有率為87.88%,多數人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的想法和信念;行為改變率為78.10%,多數人認為其改變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例如較以前相比鍛煉意識明顯提高,改變以往每天呆在家里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運用訓練班上學到的益智健腦技能和有氧鍛煉動作。有些人嘗試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生活中刻意增加讀書、看報等習慣,主動用腦。主觀記憶力改善率為59.40%,相對偏低,在主觀感覺上,還未明顯體會到記憶力有所改善,但也未感到下降,見表2。經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及離退休前從事的職業性質對滿意度評分無影響(P>0.05),文化程度對滿意度評分有影響(P<0.05),隨著文化程度的增高,參與者對項目的滿意度評分越低,說明文化程度越高者對項目服務的要求和期望更高,見表3。
2.3問題與建議驛站內的自測儀器設備利用率不高,參與者與服務者雙方的主動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老年人的主動自測意識還沒有形成,需要驛站內服務人員主動帶動和宣傳,調動其自覺性,形成自測習慣和意識。在服務需求方面,有氧訓練班的個別參與者認為教練教授的動作與難度還不能滿足需要,并感覺活動場地有些局限。同時,也希望增加一些娛樂活動和設施,如卡拉OK等。如果融入基本的醫療服務會更加受到歡迎。
3討論
本次調查表明老年失智社區預防項目的總體平均滿意度得分為90.09分,參與者對項目總體比較滿意。他們對健康驛站的內外環境規劃布置、基礎設施配備方面和服務接待工作非常滿意,驛站內外環境清潔衛生、空氣清新,非常溫馨舒適。另外,對驛站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非常滿意,他們能夠及時快速地了解服務的相關信息,物品遺落在驛站,都予以妥善保存歸還,使其感到安全放心。大多數參與者認為項目提供的服務很全面,由里到外,從細微中體會到關愛,容易接受。對項目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專業測試、專業檢查、訓練課程及舉辦的活動都感到安全放心,對認知訓練班、有氧訓練班的李博士、倪教練的專業技術能力非常信任,在訓練過程中他們耐心細致教授、引導及囑咐,使其能夠自覺接受和配合。在主觀感覺上,參與者認為項目的服務效果總體上比較令人滿意。自從參加項目以來,掌握了老年失智的一些基本知識和預防技能,改變了對老年失智的傳統認識,并相信老年失智社區預防項目能夠提高老年人認知功能,并對健康有利,有信心及信念通過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來積極預防老年失智。大多數老年人認為項目為其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給他們的生活注入許多快樂,也結交到很多朋友,擴大了社會支持網絡。同時,他們對服務活動非常認可和接受,仍然愿意繼續參加老年失智社區預防項目,并愿意向親朋好友推薦該項目提供的相關服務活動。雖然第一周期的訓練課程已經結束,他們計劃自行組織運動團隊,相互督促在社區繼續進行有氧鍛煉,并愿意作為志愿者協助教練教授下一批參與者,以身說法鼓勵其提高自信心,堅持訓練。在成效性方面平均滿意度得分為83.31分,比較滿意,但行為改變率相對偏低(78.79%),主觀記憶力改善率較低(59.40%)。由于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及形成行為3個連續過程,掌握的知識越深,實行的傾向性越強,要去除過去學來的舊觀念的影響,重新學習形成新觀念,從而支配行動的過程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且,從知到行三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但不存在必然關系,如知道某些生活方式或行為是老年失智的不利影響因素,但仍照樣堅持這種習慣的人仍很多,要使其了解相關知識,并改變態度,形成轉變的信念,最終改變行為,并能長期堅持下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經過許多不同的層次,是一個既復雜又困難的過程。在本次調查中,與“知”和“行”相比,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改變的態度得分較高,經過訓練,他們對老年失智的危險因素有了較多的了解,形成了比較積極正確的信念和態度,這對于其形成有益的健康行為、改變危險行為、最終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非常有利。本項目的干預結局是維持或改善認知功能,預防老年失智。干預結局的實現需要參與者和服務者雙方的共同努力,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及對干預活動的依從性對干預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認知功能的改善需要經歷一個復雜而相對漫長的過程。為了增強參與者的自信心和依從性,探索較敏感效果指標,使參與者能夠體會到項目的短期效果。針對不同個體制定具體的個性化訓練方案。對于接受性較好的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動作或難度。對于接受性較差的老年人,適當降低要求。以服務需求為前提,堅持專業性和科學性原則,繼續完善項目內容和課程設置。注重知信行三者統一,加強老年失智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其充分了解基本知識,從而指導正確健康的行為。充分利用驛站內自測儀器設備,在老年人參加服務項目之前,進行全面測量,形成綜合報告作為基礎數據,同時也使老年人對自身的情況有所了解。
作者:陳玉明 莊曉偉 劉寒 馮輝 俞祺桑 單位:上海市靜安區精神衛生中心